1952年10月14日,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打響,在為期43天的戰鬥中,美韓聯軍共向志願軍陣地傾瀉炮彈190餘萬發,炸彈5000餘枚,猛烈的火力使我軍前沿陣地的山頭都被削低了兩米多!儘管武器裝備遠不如對手,但英勇無畏的志願軍將士們憑著頑強的意志和視死如歸的精神,硬是打退了敵人900多次衝鋒並最終取得了戰役的勝利!
上甘嶺戰役我軍斃傷美韓聯軍25000多人,但自身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45師損失過半,連一個完整的建制連都沒有了,機關和後勤人員都上了前線,秦基偉還把自己的警衛連給派了上去,戰鬥之慘烈由此可見一斑。上甘嶺戰役之所以打得如此艱難,除了美軍強大的火力優勢之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戰前一份重要的情報被忽視了。
上甘嶺戰役發起前,秦基偉分析敵人為配合板門店談判將會對我軍實施軍事壓力,可能會在九、十月間發動一次規模較大的秋季攻勢。他認為敵人如果對15軍發起攻擊,有以下三種可能:一、敵人用主力從西方山、鬥流峰正面進攻,兩個團迂迴為側翼。二、重點放在15軍和38軍結合部,開啟一個缺口,以戰車掩護步兵從側翼攻擊。三、進攻五聖山。這三種可能性中秦基偉認為敵人攻擊西方山的可能性最大,進攻五聖山的可能性最小。
與此同時,志願軍代司令員鄧華也預判到敵人將在近期發起區域性性進攻,但敵人會把攻擊重點放在哪裡誰也說不準。為打斷敵人的計劃,爭取戰場主動權,鄧華決定先發制人,搶先動手。9月14日誌司命令志願軍一線8個野戰軍,自9月18日開始,在180多公里寬的戰線上,各自選定當面之敵3至5個有利目標,先敵發起連續戰術性反擊。
15軍45師選定的目標是金城至金化公路西側的主要戰術支撐點注子洞南山。此山孤立險要,由韓第二師的一個加強營守備,對五聖山側翼威脅極大。崔建功決心用兩個團的兵力,集中28門重炮,一舉撥掉這根毒刺。或許是被崔建功的決心嚇到了,又或許是不願意當炮灰,總之在45師發起進攻之前,韓第2師第32團一個叫李吉求的上尉參謀於10月5日夜間越過戰線,向我45師投誠了!
按說李吉求這個級別在當時的戰場上只能算一個小人物,但這個小人物卻帶來一份大情報。什麼情報呢?李吉求交代說韓2師將協同美軍進攻五聖山!這對於一直無法判明美軍進攻方向的志願軍來說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情報了。然而這份情報卻沒能引起15軍足夠的重視,對此秦基偉曾在後來的回憶中這樣解釋:“我們估計敵人重點進攻五聖山的可能性較小,因為五聖山地勢險峻,便於我軍防守,如果敵人將攻勢重點放在五聖山,就必須從日本調動力量,只憑在朝力量是不夠的。而且,在五聖山這樣的防禦陣地上,我們也比較容易粉碎敵人的進攻……”
李吉求投誠9天之後上甘嶺戰役爆發,由於對李吉求的情報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我軍雖然最終取得了戰役的勝利,但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在堅持坑道作戰階段,由於準備不足,坑道內水、食物和藥品極為缺乏,不得不從後方往前線運。由於美軍炮火的嚴密封鎖,許多負責運輸的戰士都犧牲在了途中,這才有了一個蘋果的感人故事。如果當初能夠對李吉求的情報給予足夠的重視,我們就可以預先在坑道內儲備足夠的飲用水、食物和藥品,這樣的話仗打起來就會從容得多,犧牲也可能小一些。但瑕不掩瑜,秦基偉和他的15軍以及後來參戰的12軍依然是我們的驕傲!上甘嶺戰役打出了軍威和國威,令世界對新中國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