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宋高宗本有恢復中原的機會,奈何兩次都功敗垂成

大家都知道,金朝大軍攻破北宋京城汴梁後,宋欽宗和宋徽宗被俘虜。而此時的趙構,本來只是排名靠後的一個王子,只是因為前面的哥哥都被金人帶走了,於是才輪到他當了皇帝。

趙構隻身逃到南京的應天府,立即改年號為建炎,也就是後來史稱的宋高宗。

趙構即位後,父親哥哥都還在金人手裡。按理說,只要有點血性的男子,別說國恨,家仇也得報吧。但趙構似乎只求偏安,做自己的皇帝夢,根本無意收復中原、北伐抗金。

從歷史的角度看,只要趙構有心報仇,是有很多機會實現目標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有兩個機會:

第一次就是在趙構登基不久的建炎初年。這一年,抗金名將宗澤病死,杜充被任命為東京留守。

這個杜充不是什麼好鳥,為了所謂的“和談”,把宗澤留下的兩河豪傑都邊緣化,促使守護邊疆的豪傑紛紛脫離朝廷的管轄而成了散兵遊勇,甚至落草為寇。

杜充、洪皓先後出使求和被金人扣留之後,起居郎胡寅聽到這個訊息,奮筆上書給宋高宗,請求斷絕和議。

胡寅對宋高宗全面闡述了議和的害處和可預期的結果,當時的宰相李綱也是一個主戰派,對於胡寅的建議是大加讚賞,一同勸諫宋高宗御駕親征,以提振士氣,並做好還都汴梁的準備。

宋高宗如果能接受李綱的提議,這時候正是舉戰派佔上風的時候,上下一心,有李綱在朝中主持大計,李綱手下也有很多名將奮勇殺敵,收復中原是很有可能實現的。

但宋高宗很害怕上前線,反而試圖逃亡江南。

當金兵在九月進犯河陽,逼近東京時,高宗便不顧大臣勸阻,聽了汪伯彥和黃潛善的意見,匆匆南逃至淮南,後又至揚州,並一路南逃到了杭州。

這一走,從而徹底離開了抗金一線,使得好不容易形成的抗金共識被打破,這是宋高宗第一次失去的收復中原的機會。

如果說上一次還是宋高宗登基不久,立足未穩之下,不了決心的話,則第二次的機會失去,宋高宗完全就是自己作死了。

紹興年間,南宋軍隊一連取得了好幾個勝利:

太湖大捷:抗金名將陳思恭用水師在太湖大敗金兵,金兵元帥金兀朮也差一點被活捉;明州大捷:大將張峻在明州大破金兀朮,一時間南宋朝野士氣高漲。鎮江大捷:世忠在鎮江又大敗金兵,又差點活捉了金兀朮;江西大捷:牛皋在江西大破金兵,金兀朮連夜逃走;靜安大捷:岳飛在淮南率部攔截金兵,再次重創金兵,金兀朮最後只與幾名騎兵逃生。

這樣一連串的大勝仗之後,南宋將士一鼓作氣,先後又有了牛皋的安豐大捷、吳玠的和尚原大捷、殺金平大捷、採石大捷等,先後共有十三處大勝。

有了這些勝利,不僅僅是人們的熱情被激發了,南宋自身的地盤也更穩固,獲得的資源也更多,也終於有了和金兵分庭抗禮的底氣。

眼看著收復中原、直搗黃龍就要實現,這時候,秦檜回到了杭州,並被宋高宗一路封為參知政事,也就相當於宰相。

秦檜上位之後,立即把議和提上了日程。先是誣陷岳飛,以十三道金牌將岳飛逼回臨安。再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殺害在風波亭。抗金名將岳飛,便是在獄中寫下了振聾發聵的“滿江紅”。

岳飛作為抗金名將,同時也可以說是南宋朝廷最大的支柱。岳飛一死,韓世忠等人獨木難支,於是,好不容易打出來的勝利在望,就這麼被宋高宗白白送走了。

所以說,南宋朝廷為何未能力挽狂瀾、收復中原。最大的原因就是宋高宗這個帶頭人不爭氣,軟骨頭。如果換一個趙匡胤那樣的人,面對這麼好的機會,收復北方、一統天下不正是一氣呵成的事嗎?

也正因為這樣的思想,南宋朝廷再也沒有能力“北顧”。最終甚至連偏安也不得,崖山一戰被元兵趕盡殺絕。這也算是宋高宗趙構為自己子孫立下的榜樣吧。

16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侵華日軍主要將帥的最後結局》,銘記歷史恥辱柱的罪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