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我們常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自古以來文壇上各家的“你爭我奪”,結果往往是各持己見,爭得面紅耳赤,你噴不動我、我罵不過你,最終一拍兩散、老死不相往來,各位都在自己的小世界裡當自己的第一名。就算是科舉這種有白紙黑字排名的考試,狀元的文采確實也未必真就強於下位者,這其中還牽扯利益關係、朝廷對文風的傾向等等。總之

在古代文壇,只要你心態好,就可以成為最強的那一個。

但和文壇不同,武林的世界裡可沒有並列第一。尤其是是古代那個沒有TKO(技術性擊倒)的年代,擺在古代武人面前的只有兩條路:

打敗別人/被別人打敗

所以相對文人而言,習武之人大多耿直,只需專心變強即可。

在唐朝以前,古代將軍們晉升一般有兩個渠道:一是立軍功、二是子承父業,就像之前我們講的秦國“斬首記功法”,給了小兵們逐級晉升的渠道。

但是古代能人異士眾多,類似的晉升方法雖然看起來挺公平,但是挖掘人才的效率略顯低下,在偶然性很強的戰場上,更不排除有精英當炮灰早亡,讓將軍之才白白流失。於是到了唐代武則天朝702年,她首倡實施武舉制,開創了以武取才的最早先例,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傳說中的武狀元到底要經歷什麼樣的考試。

武舉制的首創實施,既涉及軍事作戰需要的實用技能,也標誌著對武士應具有的基本身體素質的要求,對唐代的軍隊及民間體育的廣泛開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推動了武藝傳播和體育運動的普及和提高。

在武舉制中,每項課試的運動專案內容和評定標準都有非常具體而明確的規定,考試成績一般可分為上、次上、次三個等級,而考試內容大致可以分為箭術、兵器、力量以及“選美”幾大類。

射箭是人類最為古老的技藝之一,早在我們祖先還往下半身裹獸皮和大葉子時,他們就已經學會射箭了。在尚武崇俠的大唐盛世,人們更是相當推崇射箭這門技藝,武舉選拔的人才都是在日後需要為國出征、守護邊疆的大才,而古代戰爭中弓箭作為僅有的遠距離作戰兵器,箭術的高低可以說是左右著生死的技巧。而且唐代李氏王朝出身關隴集團,太宗李世民更是號稱大唐第一ADC,不僅射的準,而且擁有拉風的個人定製武器---大白羽箭。因此想成為唐代的武狀元,射箭是必須精通的。

唐代武舉的射箭考試為了模擬實戰,被分為很多類別:

長垛、馬射、步射、平射、筒射。

長垛是指將五個靶子並列直立在城牆的垛口之上,距離約 105步,要求應試者坐射 30發,如果射中靶心則為“上”,射中兩個第二層靶則為“次上”,射中兩個外層靶則為“次”,如果沒中,那就趕緊gun。

馬射是將兩個鹿形的皮靶 並列直立在矮牆上,應試者騎在奔跑的馬上向靶射箭,如 果兩靶並中則為"上",射中一靶則為"次上",射不中者則為"次"。

步射是在遠處立上草人,要求應試者在移動步伐中對草人進行射擊,中者為“次上”;筒射又名片箭,是一種把箭裝在竹筒裡,拉動機關進行射擊的射箭方法。

唐代武舉制的射箭專案測試,在當時不僅是選拔人才的考試,更是一項增加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活動。透過聚集全國武藝最高強的人,在圍觀的老百姓面前對他們進行測試,除了選拔武狀元之外還能夠激起人們以身許國、為國建功的雄心壯志。另外,唐代皇帝往往會邀請周邊小國一起觀看每年的武舉射箭比賽,以此來威懾鄰國的外臣。

除了射箭之外,另一項模擬沙場實戰的測驗是“馬槍”考核。長槍是古代常見武器,其殺傷力以及震懾力極大,古戰場上但凡是叫得上名號的武將,無一例外的全都精通於馬上作戰。不論是一呂二趙三典韋還是四關五馬六張飛,不管他們拿的是方天畫戟還是青龍偃月刀,其基本功都是馬上槍術。

馬槍測試中主要考查應試者在馬上運用長槍擊刺的基本技能,其測試辦法如下:

在場上栽立木樁,木樁頂上各置一塊三寸五分見方的木板,應試者於馬上持有長一丈八尺、徑粗一寸五分、重量為八斤的大槍,沿場邊在馳馬運槍過程中對目標進行左右分刺,凡刺掉三塊木板者為“上”,刺掉兩塊木板者為“次上”,刺掉一塊或不中木板者請gun。

唐人對持槍突刺的能力十分看重,而馬槍是體現個人身體素質和持槍作戰技能的完美考查形式,應試者是否既能夠駕馭馬匹以毫無畏縮的精神展現出勇敢向前之態,又能夠依仗馬匹展現出個人嫻熟的用槍技巧和能力成功擊潰敵人,就成為檢驗其綜合素質的重要評判標準,可以說是及騎術、臂力、槍術於一身的測驗,難度極高。

雖然射箭和馬槍都是技巧性極強的科目,但如果你覺得“我準我也行”那就太天真了。之所以唐代武舉先考這些技巧型專案,是因為這是基本功,如果這些都不會那你壓根進不去下一輪。而通過了技術考核的人則要考核一些原始的能力了,比如舉重。

唐代的武舉科考中將舉重列為重要專案,稱之為“翹關”,《唐書選舉制》對翹關這項運動專案進行了記載:

翹關長一丈七,直徑三寸半(約300斤),應試者首先要雙手舉翹關10次,再手提翹關的一端走出一尺(30cm)以外。

如此的重量和舉法尋常人是做不到的,應試者需要相當大的力量和經過長期的訓練才能做到,秉持著“一切為了實戰”的原則,唐代武舉設舉重作為考試內容主要是其與當時兵器的使用有關。前文提過,馬槍是唐代騎兵使用的重要武器,其一丈八尺長,需要使用兩個手臂力量進行掌握,而翹關的練習恰恰可以充分鍛練人的兩臂力量,讓武將們可以在顛簸的馬背上揮起沉重的大刀。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人為了練習舉“翹關”而製造的鍛練器械,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們邁向建立健身器械的重要一步。舉重在唐代有著深厚的社會群眾基礎,是民間一種比較普遍的娛樂活動。在有關唐代的筆記小說中,對社會上能夠挺舉各種重物者多有一些趣味性的記載。比如《歙州圖經》就記載了一件奇事:

傳說績溪縣太微村曾有一人名叫汪節,這哥們不僅天生神力,更有將神力“變現”的機智頭腦。他到長安城東渭河橋邊找人打賭,說自己可以把一個重千斤的石獅子扔出幾米遠,於是有人不信,他就真的把那獅子扔出去了。輸錢的人除了心服口服之外還得想辦法把獅子抬回來,結果十幾個人都抬不動,只好再出一份錢請汪節再搬一次獅子。

除了“舉重”之外,唐代的武舉考試還要測驗“負重”,據記載,負重考核的標準如下:

負重者,負米五斛,行二十步,皆為中第。

其中的斛是一種計量容器,十石(1.25斤)為一斗、十鬥(12.5斤)為一斛,合計下來五斛就是12.5×10×5=625斤,也就是說只要能揹著625斤的重量走出20步,就算透過,在此基礎上透過越快的人會被擇優錄取。

比如名將郭子儀就是在唐玄宗開元年間的武舉人,從而開始了其長達六十多年的輝煌戎馬生涯,在平息“安史之亂”和抵禦回鶻、吐蕃等少數民族侵略中屢建功勳。由於郭子儀出身於選拔制度極為嚴格規範的武舉,具有良好的軍事素養和個體素質,因而其能夠在後期的統兵作戰中,充分發揮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過人的膽識韜略,這也是唐代武舉制實施優秀人才選拔的成功範例。

受唐代武舉制的啟發,以上幾個專案在後世各個朝代也都受到了重視,提供了可貴的參考經驗,且沿用了一千二百多年,影響深遠。在此小鼬提議,武狀元的標準就放在這裡,各位熱愛運動的好男兒不妨朝著300斤推舉、625斤負重行走努努力,達標了你也可以驕傲地稱自己一聲武狀元!

22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自古以來通姦行為都是重罪,為啥現在不上刑而只由道德譴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