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奧林匹斯眾神在巴爾幹半島的最南端開了個叉,一端指向愛琴海,另外一端指向了地中海。經過時間的孕育,這裡產生了古希臘世界最強大的兩個城邦——雅典和斯巴達。

公元前480年,萬王之王薛西斯率軍入侵古希臘。雅典和斯巴達組成了同盟,同心協力抵抗侵略者,留下了300斯巴達勇士的傳奇。隨著波斯人的退去,這對昔日的戰友在利益的摩擦下逐漸同床異夢。公元前431年,他們終於開始同室操戈,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這場戰爭重創了古希臘世界的文明、秩序和經濟,雅典和斯巴達幾乎同歸於盡。而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起源於伯羅奔尼撒戰爭中的一件小事。

公元前424年,一位雅典將軍奉命增援安菲波里。但是很不幸,當他抵達安菲波里的時候,斯巴達人已經在城裡開完慶功宴了。丟了城池,總要有人背鍋,所以遲到的將軍就光榮的擔當了背鍋俠,被流放到了色雷斯。聖經裡說,上帝關閉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你開啟一扇窗,這句話用在他身上就很合適。在20多年的流放生涯中,他完成了《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在後世名垂千古。2012年,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教授、院長、國際問題專家格雷厄姆·艾利森發表了論述中美關係的專欄文章《Thucydides's Trap Has Been Sprung in the Pacific》,從此他的名字修昔底德便和陷阱綁在了一起!

=====================修昔底德陷阱=====================

誰是修昔底德?

為什麼他挖的陷阱這麼有名?

世界上有跳出修昔底德陷阱的國家嗎?

聽懂掌聲!順帶三連!

Part 1 修昔底德

公元前460年,雅典的一個貴族家裡降生了一個孩子,父親為他取名修昔底德。雖然沒有霞光萬丈,也沒有金光四射,但是不得不承認,他的運氣不錯,投胎了個好胎。父親奧羅路斯是雅典的貴族,坐擁色雷斯地區的金礦,家境殷實,生活優渥。用今天的話來形容,就是家裡有礦。家庭給了他良好的教育,修昔底德從小就能學習到伯里克利的政治演講,希羅多德的歷史、希波克拉底的醫學以及詩歌、戲劇和哲學。成年之後,憑藉著出身和才能,順利的當上了一名“公務員”。

當時的古希臘主要有兩大城邦同盟,一邊是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另外一邊是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

按照今天西方歷史學家們的觀點,雅典是自由、民主、理性、進步、城市化的代表,經濟繁榮、文學藝術領跑世界。而斯巴達卻是專制、獨裁、蠻橫、保守、農村化的代表,經濟滯後、文化鄙俗落後拖後腿。

對這兩個國家的形容是不是很熟悉讓你想到了什麼?

兩大同盟之間不僅意識形態格格不入,同時在販奴、資源、和市場等利益問題上也是摩擦不斷。公元前435年,伯羅奔尼撒同盟中的兩個小弟因為面子問題打了起來,吃了虧的小弟跑去找了外援,而這個被找來的外援叫雅典,從此拉開了兩大同盟戰爭的序幕。

貴族出身的修昔底德責無旁貸,選擇了參軍報國。憑藉著能力、實績和自信,當上了雅典將軍,率領艦隊駐守塔索斯島,扼守海路的同時,策應臨近的安菲波里。當時的安菲波里是優質木材產區,雅典海軍建造戰艦的木材多產於此。公元前424年,斯巴達軍隊在伯拉西達的率領下劍指安菲波里,修昔底德則奉命前往支援。

雖說雅典是古希臘世界民主、自由的燈塔。但是雅典的民主也是看物件的,對內只針對公民,而對外的雅典則從來不講民主只講拳頭。在提洛同盟內部,雅典也是蠻橫跋扈,今天要求接管其它城邦的海軍,明天要求納貢,搞得大家非常不滿。這個操作是不是也很熟悉,很多受欺負的小城邦平時只能忍著,而戰爭爆發後,機會就來了。安菲波里恰巧就是其中的一個,伯拉西達抓住了機會,打出推翻雅典,解放希臘的口號,和安菲波里不滿希臘的貴族裡應外合,在修昔底德率軍趕到之前,打開了城門……

無功而返的修昔底德被迫承擔了罪責,被革職放逐到了色雷斯,一住就是20年,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算越虧,鬱悶之下開始寫日記。作為一個旁觀者,他詳細地記錄了伯羅奔尼撒戰爭的過程,也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析了這場戰爭的原因和背景。在分析因果關係時,特別強調經濟因素對戰爭的影響。

在修昔底德生命中的最後幾年,他獲得了特赦,被准許回到故鄉。20多年過去,故鄉早已物是人非。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修昔底德留下了他對人性的解讀:“古往今來,不變的只有人性。所以,很多在過去發生過的事情,在未來還將會以相似的方式重現。”

2012年,哈佛大學國際問題專家格雷厄姆·艾利森發表了論述中美關係的專欄文章。從此,修昔底德陷阱一詞開始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視野當中。平心而論,修昔底德的作品中從未出現“陷阱”二字,作為一個嚴謹的歷史學家,修昔底德更不會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一種政治現象。

書中的原話是:這場戰爭發生的真正原因,幾乎被表面現象所掩蓋了。雅典勢力的日益增長,由此而引起拉棲代夢人(斯巴達人)的恐懼,使戰爭成為不可避免。艾利森教授揪住了這句話做出了一個奪人眼球的解讀:中美之間必有一戰。艾利森在文中舉了不少例子來證明他的觀點:比如德國的崛起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的崛起和太平洋戰爭等等。這並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還是中國威脅論的那一套東西。有一說一,《文明衝突》寫的比他精彩多了(注:文明衝突也被證偽),之所以修昔底德陷阱如此有名,說到底還要歸功於艾利森教授專業的營銷手段。

Part 2 修昔底德陷阱

十九世紀末,美國和德國的工業生產總值雙雙超過了英國。按照修昔底德陷阱的說法:新崛起的大國必然會與傳統的強國發生衝突,這種衝突往往會引發一場戰爭。那麼英美、英德之間也應該必有一戰。

英國確實和德國爆發了戰爭。但是英國和美國之間卻風平浪靜。大學課堂上,我們學過機率因果鏈遞減的原理,歷史學意義上的因果性並不是物理學意義上的因果性,而是一種機率上的因果性。假設由A到B的機率是0.8,由B到C的機率還是0.8,那到D、E、F、G的機率就會依次遞減,直到無限趨近於0。推斷歷史意義上的因果性,證據鏈越長,其結論就越不可靠。艾利森教授透過大量羅列事實得出的結論,缺乏邏輯分析,因果鏈又很長,結論也非常牽強。

美國一直是地球上最好戰的國家。獨立戰爭、美加戰爭、美墨戰爭、南北戰爭、美西戰爭、二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海灣戰爭、南聯盟戰爭、阿富汗戰爭等等。從1783年獨立以來,就一直沒消停過。拳打過加拿大,腳踢過墨西哥。為了搶奪殖民地,把老牌殖民帝國西班牙按在地上使勁摩擦,菲律賓、古巴、波多黎各都是那個時候搶過來的。

1907年,為了炫耀武力,震懾日本,美國派遣了16艘無畏級戰列艦進行了一次環球航行。很多文章對於一戰解讀的觀點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德國的漢志鐵路計劃威脅到英國人的蘇伊士運河,進而威脅到了英國人的海權,這是英國人無法容忍的底線,所以讓英國決心與德國一戰。但是打臉的是,美國人派了16艘戰列艦橫穿了英國人的蘇伊士運河,也沒見英國人有什麼表示。當年德國才建了5艘戰列艦,英國人就受到威脅了!邏輯不通,對不對?

也有人說,美國人和英國人都是同根同源,所以他們才沒有發生衝突。然而從人類學的角度來追述,並非如此。首先我們來看美國,一個民族大熔爐的稱號,就讓所謂的美利堅民族與血統二字絕了緣。今天的美國人來自世界各地、四面八方,雖然最早的五月花號上都是盎格魯-撒克遜人,但是後來經過幾百年的不停移民,非裔、拉丁裔、亞裔、印度裔,今天的美國早已經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

而反過來我們再看英國,根據《英格蘭教會及人民史》一書的記載, 遷入不列顛島的人口主要由盎格魯人、撒克遜人和朱特人構成,包含少量的弗里斯蘭人和法蘭克人。他們都屬於日耳曼人的分支,文化相通、習俗相近。作為佐證,在托勒密的《地理學指南》中,這些民族也同樣是一個聯盟。

在古羅馬時代,日耳曼人、高盧人、和斯拉夫人被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所以可以想象,他們當時一直生活在歐洲文明世界的邊緣。平時在自己的領地中自娛自樂,每逢秋收和冬荒就組團跑去羅馬的地盤上搶一把。隨著羅馬帝國的日益強盛和對蠻族的持續打擊,日耳曼人的日子就過不下去了。

大約在公元5世紀左右,一部分薩克森人、盎格魯人和朱特人從現今德國北部和斯堪地那維亞南部遷徙至不列顛島。在進入不列顛之後,同化、消滅了一部分凱爾特人,將另一部分凱爾特人驅趕到西南和西北部的山區。後世的史學家為了把他們跟留在德國境內的薩克森人相區別,就把定居不列顛島的這些薩克森人改稱為撒克遜人。再後來經過與同去的盎格魯人不斷融合,最終形成了今天的盎格魯-薩克遜。

而德國這邊,一直到二戰之前,德國的主體民族一直是德意志人,佔比高達95%。而德意志民族由法蘭克人、薩克森人、巴伐利亞人等古日耳曼部落融合形成。所以你看,單純從血統和基因的角度來看,其實德國和英國才是同根同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德皇威廉二世和英王喬治五世是表兄弟,兩國的王室還一直是親戚,但是,這一切都沒有妨礙英國與德國勢不兩立。

為什麼英國不惜放棄“光榮孤立”,也要阻止德國崛起?為什麼英國寧與世仇同盟,也要手撕德國?為什麼同為大國崛起,美國崛起的順風順水而德國卻偏要命運多舛?歸納起來主要有兩方面原因:第一、政治制度的不同;第二,經濟利益的衝突!

Part 3 失效的陷阱

1688年,英國爆發光榮革命,從此由一個封建國家轉變為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國家。光榮革命標誌著英國資產階的勝利,同時也對封建貴族有所妥協。在此基礎上新生的資產階級政府,鼓勵自然科學技術發展、倡導思想解放運動,積極開拓海外的殖民地,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工商業發展的措施。工業革命之後,英國一躍成為日不落帝國。隨後,受到英國崛起的影響,歐洲各國紛紛開始了君主立憲制的程序。

而回過頭來我們再看德國。1806年,在拿破崙的打擊之下,神聖羅馬帝國覆滅。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在奧地利的帶領下組成了德意志邦聯。早期的德意志邦聯十分鬆散,除了名義上在一起之外,日常生活基本各玩各的。軍事、行政、稅收都不統一。

1864年-1870年,普魯士在鐵血首相俾斯麥的帶領下,先後透過普丹、普奧、普法三場戰爭,統一了德意志,德意志第二帝國成立。新生的德國雖然與英國一樣,都自稱君主立憲,但是英國的權力歸於國會和政府,國王是個象徵。而德國的權力則歸於國王,國會是個工具。皇帝掌握著任免首相、解散議會、開戰講和的權力,最重要的是:軍隊只效忠於皇帝。因此,在英國人的眼裡,德國是不折不扣的偽憲政。

而美國和英國在政治制度上則完全一致。對於英國人來說,美國和他們都是資產階級主政,大家立場相同,價值相近。即使美國把英國征服了,人們的生活不會有根本的改變。而德國則不同,如果德國征服了英國,那麼說了算的就不再是資產階級政府,而是德皇威廉二世。這絕對是英國人無法容忍的事情,廢了那麼大勁革的命,怎能又改回去?!

說完英國,我們再看美國。1774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當時的英國議會的話語權主要在掌握在貴族手中,資產階級議員只能是重在參與。直到1832年憲章運動爆發之後,英國才逐漸擴大選舉範圍。所以美國的獨立戰爭和英國的光榮革命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都是資產階級與封建貴族階級之間的鬥爭。用今天的話來說,英國和美國之間屬於資產階級內部矛盾,而英國和德國之間則屬於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之間的階級矛盾。

說完了政治制度我們再來看經濟利益。在工業革命完成之後,英國的生產力大幅度提升,於是在產能被高度釋放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英國所面臨的問題就是市場了。這個時候重商主義登場了。

重商主義的核心就是六個字:賺外國人的錢!放到國際貿易專業裡面的學術叫法叫維持貿易順差。剛才我們提到,工業革命後生產力迅速提升,所有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都急著對外找市場,因為有市場就意味著有銷路,有銷路就意味著有錢賺,有錢賺就意味著有稅收、有就業、意味著國富民強。

那麼理論很好,怎麼實現呢?重商主義理論也很貼心的給配了操作說明,簡單說起來就是兩個步驟:

1、 儘量只從外國進口低價的原材料;

2、 儘量只向國外出售工業成品;

實現這兩個步驟大體分了兩種表現形式,第一種叫對外貿易,第二種叫殖民掠奪。反映到英國人的外交訴求上,就是兩條核心利益。一個是遍佈全球的海外殖民地;另一個是分裂的歐洲。海外殖民地可以為英國的工廠源源不斷的提供廉價的原材料,而分裂的歐洲一方面可以保證不會出現商業上的競爭者,另外一方面更是市場的保障。所以對於當時的英國來講,誰碰了這兩件事,英國就和誰玩命。關於這個問題感興趣的可以回顧一下我的往期影片:《中美會打起來嗎?問問寧與世仇同盟,也要死磕德國的英國會怎麼說》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美國人一直延續著華盛頓的孤立主義政策。關起門來老婆孩子熱炕頭,歐洲的破事兒能不摻和的絕不摻和。當時的美國社會,無論貧富貴賤,都對於國際事務缺乏興趣,國際事務是什麼東西?能比百老匯的女歌星更吸引人嗎?所以在孤立主義的影響之下,當時的美國一門心思的搞國土開發,搞西進運動,在歐洲和殖民地問題上和英國幾乎沒有交集。

而德國就不一樣了。工業革命之後,英國人一手託著工業化產品,一手高舉亞當斯密自由貿易理論的洗腦工具,高調的殺入了德意志的市場去降維打擊德意志原始的手工業工廠。當時德意志雖然沒有全套的工業化工廠,卻有可以和亞當斯密分庭抗禮的經濟學家。弗瑞德李希.李斯特站出來掀翻了英國人的心靈雞湯。根據李斯特的觀點,亞當斯密所提倡的自由貿易,炒作的是英國的利益;德國作為後發國家,需要貿易保護,如果悶頭跟著英國人跑,那是要過錯年的。

在1841年,李斯特提出了著名的幼稚工業保護論,德國與英國矛盾的種子就此埋下。關於幼生工業論,我簡單提煉3點:第一,初期用市場換技術,自由貿易,政策優惠,超國民待遇,要啥給啥,只要你肯來。第二,等我吸收消化了你的生產力之與技術之後,就關門打狗,實施貿易保護政策,增加關稅,設定貿易障礙,保護本國企業快速發展。第三,當本國企業發展起來以後,再逐步恢復到自由貿易狀態,去國外市場競爭。1871年,德意志在俾斯麥的手上完成了統一,更名為德國。在這個過程當中,德國拳打奧地利腳踢法蘭西和沙俄掰手腕一點也不虛,歐洲大陸舊有的平衡被打破了。

在一個圈子裡面,新力量的崛起往往伴隨著位置的重新排序和話語權的變更,對於德國也是一樣。當時在美國,普通百姓們成天琢磨的都是哪裡有金礦;哪裡有土地;哪個股票會漲;哪家工廠在招工……而在德國,老百姓的業餘話題就有點不一樣了,啤酒館裡聊的最火熱的一般都是:怎麼掐死法國,怎麼收拾英國,怎麼讓俄國捲鋪蓋滾蛋一類的……

在俾斯麥當政時期,德國經常會用短期利益來換取長遠利益。這個老牌政治家非常清楚各國的G點和死線。他充分施展外交手段,拉攏俄國,安撫英國,孤立法國,以此來換取德國的發展空間,讓德國逐漸成為歐洲的強國。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具備俾斯麥那樣的戰略眼光。雖然在今天,我們能夠理解俾斯麥的高明之處,但是在當時,上至威廉二世,下至普通百姓都對俾斯麥的政策不滿。放棄看得到的短期利益,換取看不到的長遠利益這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說起來很容易,但是做到太難。

俾斯麥下臺之後,德國的很快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英國和俄國從路轉黑,而法國則從黑粉升級為黑粉Plus。德國的外部環境急劇惡化,但是德國人卻毫不自知。所以英國和德國之間的戰爭並不是修昔底德陷阱也不是文明衝突,而是意識形態和經濟利益的紛爭。

在中國春秋時期曾經有過一個哲學觀點的辯論,正方選手孟子,觀點人性本善。反方選手荀子,觀點是人性本惡,大家誰也說服不了誰,誰的觀點都看起來都很有道理,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樣的問題一樣的無解。於是這個問題跨越了千年,跨越了半個地球,跨到了17世紀的歐洲,荀子的性惡論在歐洲著名大V亞當斯密的手中被髮揚光大。亞當斯密致力於研究研究各種社會問題和哲學問題,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人類社會的終級矛盾源於:物力有限,而人慾無窮。亞當斯密一生致力於解決這些問題,在1776年,把他認為有解的問題寫進了他的著作《國富論》,而在臨終前把記錄著他認為無解問題的手稿付之一炬。作為古典經濟學的經典著作,亞當斯密的理論對西方意識形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人性本惡的哲學基礎之上,許多西方政治家和學者的眼中,國家之間的關係只能是零和博弈。在社會交往中你得到的就是我失去的,所以必須把所有利益都攥在自己手中,“自己好處通吃,別人只能完敗”。《文明衝突》“修昔底德陷阱”都是這種價值觀之下的產物。但是,在人類社會數千年的實踐中,從來就沒有絕對零和的現象。“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一種常態;正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人類社會對於利益偏好自古以來就充滿了多樣性。也許,每一個人,每一個國家,逝去之後都可以變成一本書,書的內容就是逝者的生平。在這本書當中,有人變成了地圖,有人變成了菜譜,有人是變成了技術宅的操作指南,有人變成了戲劇家創作的劇本,有人成了不朽的名著,也有人成了人人聞之色變的禁書……

今天,歷經4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和平崛起。我們擁有了全球獨一無二的工業體系,讓世界驚歎的產業叢集;天宮探月,蛟龍入海,南海種島,南極建站,這些都是我們中國人乾的。從東亞病夫到民族復興,我們從苦難的過去走到富足的今天。在國際的舞臺上,我們變得更加主動,更加進取,更加自信,也更加成熟。坦贊鐵路,土耳其高鐵,亞歐大陸橋聯運,泛亞鐵路,中巴經濟走廊……在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之下,中國與其它國家之間的合作一個接著一個落到實處。我們證明了,修昔底德陷阱不是人類發展的宿命,更不是國家關係間的鐵律。國家之間不只有競爭、摩擦、和衝突、更應該有合作、和解、與共贏!

三連不吃虧,關注有收穫;我是首席君,下期見!

16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曾國藩寫輓聯、陸游鏟屎官,這些歷史人物的怪癖,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