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中國#國家是文明的載體。中華文明淵遠流長,浴五千年風霜雪雨而歷久彌堅。文明既不是無源之水,也不是無根之木。
傳說中的堯舜禹禪讓
從傳說中的黃帝、堯舜禹時代,再到夏商周三代,中華文明歷經了萌芽、發展、鞏固之期。其中尤以周武王滅商取天下,並利用封建諸侯擴充套件周朝疆域的意義重大。
周朝第一次實現了將整個天下,納入一個政權框架統治。儘管受當時形勢限制,周朝沒能建立中央集權政府,各地諸侯得以在其封地中自行其事,但卻還是具有重要意義。
周朝崛起之後,周公姬旦制訂了一套放之於四海皆准的典章制度。周公姬旦廢除了夏商時代兄終弟及的權力傳承方式,建立了傳位於嫡長子的制度。周公姬旦還建立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五等爵位制度,並據此形成了“周禮”。周禮及周朝的典章制度,促進了中華文明的完善。
黃帝戰蚩尤
周平王東遷洛陽後,周天子逐漸喪失了領袖諸侯的權威,周朝逐漸陷入“禮崩樂壞”的局面,舊有的統治秩序遭到破壞。
於是天下紛爭四起,諸侯恃強凌弱,叢林法則盛行。混亂不堪的時代,為諸子百家提供了競相登臺表演的機會。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建立了儒家學說,以“克己復禮”為目標,提倡“施仁政,復周禮”,以文、行、忠、信教導子弟。
孔子還透過編訂《詩》、《書》、《禮》、《樂》、《易經》,向天下人宣揚儒家思想。在東周時代、秦朝時代,以及西漢初期儒家學說都沒能成為主流思想。漢武帝執政後採納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家學說成為統治階級的主流思想。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
此後,儒家思想便貫穿於長達2000餘年的封建王朝統治史,發揮了統一天下人思想的重要作用,為鞏固天下的大一統局面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儒家學說也成為中華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影響至為深遠。
第一個真正統一天下的王朝是秦朝,中華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是秦始皇。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勵精圖治奮發圖強,在歷代秦王打下的基礎上,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滅六國一統天下,稱皇帝廢分封推廣郡縣制,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帝國。
秦始皇固然有其不恤民力、窮兵黷武、大興土木、以嚴刑峻法治天下之不足。但卻也在其短暫的皇帝生涯裡,為鞏固大一統局面做出過非凡的貢獻。秦始皇統一了全天下的文字、法律、貨幣、度量衡,並制訂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典章制度,為天下的大一統樹立了標準。從此之後,大一統便逐漸成為中華文明的主流觀念。
第一個統一全國的皇帝---秦始皇
漢武帝自公元前141年執政後,一共幹了三件大事,而這三件大事對促進中華文明的進一步發展和鞏固天下大一統局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一件大事,漢武帝用獨尊儒術的方式,統一了全國的思想,為鞏固統一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第二件大事,漢武帝通過幾十年的佂伐,終於在公元前119年徹底擊敗了匈奴人,基本上解除了來自北部邊疆的邊患,為中華文明的不斷向前發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保障。
第三件大事,漢武帝對同姓諸侯王實行“推恩令”,以此削弱了同姓王的勢力,維護了王朝的穩定。
因此,兩漢近四百年的統治,鞏固了中華大一統的局面,促進了中華文明的發展和提高。故而漢朝與後來的唐朝,才會在歷史上留下“雄漢盛唐”的威名,雄漢盛唐以恢宏包容之胸懷,兼收幷蓄之氣度,進一步夯實了中華文明的寶庫。
鞏固大一統的漢武帝
然而,歷史畢竟不是直線前進的。公元290年至306年的“八王之亂”,不僅斷送了西晉王朝的短暫統治,而且還使中華文明經歷了一次空前浩劫。
長達16年的戰亂耗盡了西晉王朝的精氣神,淘空了西晉王朝的實力,瓦解了西晉王朝的統治基礎。此後整個北方陷入了長期戰亂,各個政權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幸而長江天塹儲存了中華文明的火種,偏安一隅的南方政權依然得以延續。
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建立隋朝,並於公元589年興兵滅陳之後,天下才得以重歸一統。儘管隋朝的統治並沒有維繫太久,但卻發揮了終結南北朝的積極作用。
隋朝崩潰後,唐國公李淵趁機攻佔了長安,並於公元618年建立了唐朝。唐朝是古代王朝的輝煌時期,唐朝也是中華文明發展的新高度。就綜合實力而言,唐朝達到了古代封建王朝發展的巔峰。
晉武帝司馬炎
唐朝後期陷入了“藩鎮割據”的局面,王朝也因此盛極而衰。戰亂,成為套在這個曾經無比輝煌的王朝脖子上的死結,王朝的生命力隨之戛然而止。
公元907年軍閥朱溫篡唐自立,將中原引入了動盪不安的五代十國時代。唐朝的瓦解帶來了嚴重的後遺症——契丹的趁勢崛起,以及党項人的離心傾向。
即使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了北宋王朝,不僅沒能消除唐朝瓦解帶來的後遺症,反而要受制於之。
遼、宋、夏的三國對峙,使中華文明面臨著又一次嚴竣挑戰。結果,儘管北宋王朝終於熬垮了遼國,但卻又被新興的金國一舉滅亡。南宋建立後天下仍然處於三國對峙的局面,只不過由遼、宋、夏對峙轉為金、宋、夏對峙。
宋太祖趙匡胤
由於宋、金、夏都已過了其充滿朝氣的上升期,因此若無新興勢力加入,就無法打破這一長期對峙的僵局。
這時,一股來自漠北草原的旋風颳了起來,蒙古人的鐵騎以無堅不摧之勢,用了幾十時間終於陸續征服了西夏、金國、吐蕃、大理、西遼和南宋王朝,完成了又一輪統一。
儘管元朝上層統治者對融入中原的態度消極,並利用各種手段打壓儒家思想,但中華文明的火種卻依然在熊熊燃燒,它始終在期待著春風吹又生的那一日。
蒙古、金、夏、西遼、大理、吐蕃與南宋的形勢
元朝崩潰後,伴隨著紅巾軍大起義的風暴越刮越猛,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建立了明朝。明朝建立後,明太祖速即派兵北伐。明軍連戰皆捷,兵鋒直指大都,終於迫使元順帝放棄中原北遁大漠。明朝的崛起使中華文明得以復興,舊有的統治模式也得到了一定的恢復。
明朝衰落後,歷史又開始呼喚新的力量取而代之。但是,無論是李自成還是張獻忠卻都無力擔起這副歷史的重擔。
因此,1644年盤踞於關外的那股新興力量,便趁著關內大亂的機會呼嘯而下,在吳三桂、洪承疇等降將降官的引領下,得以迅速消滅了李自成、張獻忠、南明各政權等成體系的抵抗力量,最終成為這片廣袤國土的統治者。
明朝疆域
儘管清朝極力壓制並剿殺反抗力量,但卻並不排斥中華文明。
清朝不僅接受了中原先進文明,還在吸收明朝統治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其統治策略。清朝對中華歷史的最大貢獻,在於其上升期的拓土開疆。
清朝採取各種手段征服了草原諸部,又通過幾代人的佂伐收復了西域,並加強了青藏高原的統治,還收復了東南寶島。
為了消除邊遠地區的隱患,清朝統治者又釆取“改土歸流”的策略,削弱了傳統“土司”制度帶來的危害。
公元1840年很不平常,因為這一年爆發了將清朝拖入屈辱近代史的“鴉片戰爭”。這是歐洲資本主義國家,與傳統的古老的東方封建帝國的大硑撞。在歐洲的資本主義方興未艾之際,東方的封建專制卻早已走入了發展的死衚衕。因此,這場戰爭清朝輸的毫無懸念。
清朝疆域
然而,由於長達2000餘年的封建專制毒害至深,導致清朝無法依靠自身力量擺脫僵化、腐朽的舊桎梏。所以儘管英國人的侵略無恥而又野蠻,但卻也打破了清朝統治者的“天朝上國”迷夢,使其逐漸正視來自遙遠歐洲的強悍對手。
從此之後,清朝統治者便試圖在不觸動封建君主專制的前提下,依靠引入歐洲的技術與機器裝置“求富求強”,長達三十年的“洋務運動”便由此而來。
晚清時代處於所謂“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傳統的儒家思想開始遭受來自地球另一端的西洋文明的日益嚴竣的挑戰。
1894年的“甲午海戰”的失敗,使清朝引以為傲的“洋務運動”為之破產。尤為嚴竣的是,此時的世界已經近乎被西方國家瓜分殆盡。
第一次鴉片戰爭
帝國主義國家已把落後的國家與地區,變成他們的原料掠奪地,初級產品加工地,以及工業化製成品的傾銷地。
所以,一個積弱而又不能自強的古老的東方國家,最符合這些歐美強盜的利益。
歐洲列強已經無法允許清朝走向富強之路,因為他們不允許世界市場上再出現體量巨大的競爭對手了。
於是,中華文明便開始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一些人也因此喪失了信心,一股“我們什麼都落後”的思潮開始潛滋蔓延。
所幸,還有一批仁人志士在為救亡圖強奔走呼號,更有一批革命先烈不惜“我以我血薦軒轅”,不惜為此拋頭顱灑熱血!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終於,公元1912年清朝垮臺了,幾千年的封建帝制終於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中華歷史似乎即將掀開新的一頁,中華的富強似乎唾手可得。然而,無情的現實卻給人們迎頭潑了一盆冷水。
如果說在大清帝國時代,帝國主義列強還只能扶植一個皇帝(太后)賣國,那麼虛偽的共和則可以使其得以放手扶植各自的代理人。
因此,清朝雖亡但中華卻並末能改變積貧積弱的狀況,也末能改變不利的、被動的、屈辱的國際處境。落後必將捱打,公理無法戰勝強權。
然而誰又能料到,對中華文明的最大挑戰竟來自那個一衣帶水的鄰邦。自1894年始,直至1931年霸佔東三省,再到1937年的全面侵華戰爭。
浴血抗戰
日本,這個隋唐時代的曾經的學生,剛剛擺脫被歐美列強奴役的命運,便揮起拳頭打向了命運多舛的師傅。
“失之於歐美,取之於鄰國”“欲佂服世界必先佂服中國,欲佂服中國必先佂服滿蒙”成為日本的既定國策。
日益膨脹的狂妄野心,使日本成為亞太地區的災星,並給中華文明帶來了巨大威脅。
歷經十四年的艱苦卓絕的抗爭,偉大的中國人民終於戰勝了邪惡的瘋狂的日寇,使中華文明得以避免滅頂之災。
與瘋狂的日寇戰鬥到底
此後,掃除陰霾見紅日,蕩盡烏雲現晴空。春天的風兒吹散了歷史的塵埃。1949年10月1日,偉人在天安門城樓的一聲吶喊:中國人民站立起來了!
這吶喊猶如一聲春雷,震撼了世界。從此,中國人民告別了屈辱的近代史,走向了改天換地的新時代!
白雲蒼狗一瞬間,七十餘年的光陰過去了。而今的中華早已舊貌換新顏,中華民族再度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中華文明正在向全世界展現其璀璨奪目的光芒,未來的世界之巔必將重現中華民族的身影!
偉大的抗日戰爭
中華文明淵遠流長,猶如長江黃河之浩蕩不息,亦如泰山長城之屹立不倒。中華文明歷久彌堅,包容並蓄而又氣象萬千。
回首過去,既有雄漢盛唐之輝煌,亦有近代恥辱之辛酸。歷史如鏡,以史為鑑知得失,歷史如橋,一頭挑著遠古一頭聯著現代。
展望未來,中華民族必將猶如一輪朝氣蓬勃的紅日,重新登上世界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