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現在人們常用"小鳥依人"來形容少女或小孩子的嬌小可愛,殊不知這一成語剛形成的時候並不是用來形容女子,而是唐太宗李世民用來評價大臣褚遂良的。

耿直褚遂良

"小鳥依人"一詞出自《舊唐書·長孫無忌傳》,其中記載了唐太宗對多位大臣的評語:"禇遂良學問稍長,性亦堅正,既寫忠誠,甚親附於朕,譬如飛鳥依人,自加憐愛。"

唐太宗說這話的時候,褚遂良正在朝中擔任起居郎職位,主要負責記錄皇帝的日常起居言行和國家大事。

有一天,唐太宗問褚遂良:"你這樣天天記錄我的言行起居,我能自己看看嗎?"

按照現在人的常理,這要求並不過分,看就看吧,這是頂頭上司的要求,違逆不得。

可是沒想到,官職不高、權力不大的褚遂良卻一口回絕:"我現在擔任的這個起居郎職位,就像以前的史官一樣,無論皇帝的善行還是惡行都要記錄在案,以督促皇帝不要犯錯。按照以前的先例,皇帝不可以自己看這些記錄!"

在疆場上英勇無敵、一貫果毅殺伐決斷的李世民被褚遂良這一番話弄了個大紅臉,可是他還是不死心,繼續問道:"這麼說我真有什麼不好的言論和行為,你也要如實記錄下來嗎?"

耿直如褚遂良,繼續答道:"那是我的職責所在,一定無所遺漏!"

涉及到自己大臣的職責,李世民也不好再說什麼了。

識人之能與不能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褚遂良這樣忠直敢言的起居郎在,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間一直嚴於自我約束,他任用賢能,勵精圖治,從諫如流,在位期間開創了政治清明、經濟復甦、文化繁榮的"貞觀之治"。

雖然褚遂良並不刻意逢迎李世民,但是李世民卻一直都很欣賞他的才能,凡事都很重視他的意見,敢於委以重任。

李世民剛即位後不久,就按照自己原來秦王府文學館的模式,設立了弘文館,以吸引和培養天下名士英才。這些文人可以和李世民共商國策,賦詩作文,為初唐的政壇和文壇都帶來了新氣象。當時李世民就把弘文館的日常事務都交給褚遂良管理,可見對他十分認可。

長孫無忌當然是首當其衝。長孫無忌幫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又是長孫皇后的哥哥,擔任過吏部尚書、尚書右僕射,封齊國公,位極人臣。唐太宗是這樣評價他的:"無忌善於籌算,應對敏速,求之古人,亦當無比。兵機政術,或恐非其所長。"

雖然長孫無忌曾經和自己一起各地征戰,關係親密無比,但是李世民對長孫無忌的認識卻非常冷靜客觀:你其實最擅長謀劃,並不擅長帶兵打仗和政治方略。

把朝中大臣評價一遍之後,唐太宗才評價到褚遂良:"禇遂良學問稍長,性亦堅正,既寫忠誠,甚親附於朕,譬如飛鳥依人,自加憐愛。"

首先肯定褚遂良的學問很好,性格剛直,對朝廷忠心,和我也很親近,有如小鳥依人一樣,我很憐愛他啊!

不知道褚遂良堂堂一介朝臣,聽到這樣的褒獎之詞,心中會是什麼感受。

不過李世民的識人之能可見一斑。

一代楷模

"一代楷模"一詞也出自李世民,這是他誇獎李靖的話。

李靖是當時公認的軍事雄才,他很早就為唐朝天下南征北戰,立下了不少功勳。李淵和李世民兩朝期間,他曾經先後擔任三軍統帥、刑部尚書、兵部尚書、尚書右僕射,官封衛國公。

到李世民當上皇帝之時,李靖擔任宰相,此時他的年紀已經很大了,他一向性格恭謹溫順,此時位極人臣,心裡常常懷有深深的憂懼,覺得自己應該急流勇退,於是在擔任宰相滿四年後,他就上書奏請皇帝准許自己退休。

李世民看到李靖言辭懇切,知道不可強留,於是就同意了,他派人去傳達旨意,同時進行嘉勉:"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為一代楷模。"

古往今來,貪戀官位和富貴的人很多,有不少人雖然沒有多少才能,可是卻佔據高位,就算是身體病弱,也不知道辭官讓位。有多少人能像李靖你這樣識大體、顧大局呢?如今我批准你退休,並不僅僅是要成全你的志向,還想以你作為楷模,為朝中官員做個榜樣。

即便只是官員辭職這樣的事,李世民也能把它做得事關大局,果然是一代帝王,御人有術。

房謀杜斷

唐太宗時有兩位重要的謀士,房玄齡和杜如晦,兩個人分別擔任尚書左僕射和尚書右僕射,輔佐李世民執掌朝政。

房玄齡和杜如晦都曾經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多年,兩個人都很有才能,不過各有特點:房玄齡考慮事情很周全,把方方面面的利弊都分析得很清楚,之後給出巧妙的計策,但是臨到做決斷時他卻容易優柔寡斷,不能拿定主意。杜如晦對事情分析也很透徹,他的長處就是很快能做出決策。

李世民非常清楚自己這兩位謀士的特點,所以但凡遇到大事需要做決策時,他一定要兩個人都在場,這樣一來房玄齡能給出計謀,杜如晦則能拍板做出決斷,所以叫做"房謀杜斷"。

回到起居注

想看記錄自己言行的《起居注》,李世民並不僅僅向褚遂良提出了這個要求,後來他又要求房玄齡讓他看看《起居注》。

房玄齡果然足智多謀,他既不想違背原則,又不想得罪李世民,於是就和當時的中書舍人許敬宗將《起居注》進行部分刪減,最後定為《高祖實錄》和《今上實錄》,獻給唐太宗御覽。

即使貴為一朝天子,唐太宗最終也沒能看到記錄自己起居言行的真實資料。

1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歷史上以少勝多的典型案例,僅兩千多個兵力拖垮敵方百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