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往返皋埠與市區,很久之後的一天才發現,南宋皇陵宋六陵就在皋埠鎮攢宮村,現在的宋六陵已變成一片茶山,能讓人記住的,就是山頂的一顆古松。 宋朝是一個特殊的王朝,因果輪迴在這裡體現的淋漓盡致。 960年,趙匡胤個從時年7歲的後周恭帝手中獲得天下,時年8歲的宋末帝趙昺在崖山跳海而亡,南宋覆滅。 976年,趙光義以兄終弟及的方式即位,從此,太祖一脈零落,211年之後,宋高宗趙構傳位於趙匡胤七世孫趙昚,帝位重回太祖一脈 976年,南唐後主李煜及小周後被俘進京,一曲虞美人,訴無盡哀傷,151年之後,靖康之變,北宋皇室被俘,世間只餘滿江紅。 望帝陵,一抔黃土,一聲嘆息一、攢宮 北宋定都汴州,祖陵位於今河南鞏義市。宋朝建立之後便開始經營祖陵,北宋共歷9帝,除徽欽二帝被俘之外,鞏義皇陵共葬7帝,並有寇準、包拯等名臣陪葬墓。 宋室南遷之後,1130年,南宋皇室駐蹕越州,改元紹興,升越州為紹興府,1138年南宋定都臨安,取臨時安頓之意。 南宋陵寢位於越城區皋埠鎮攢宮村,攢宮,帝后暫葬之地。南宋將皇陵定於紹興,最初之時權宜之計,希冀有一日,能將皇陵遷回鞏義,但終南宋一朝,只能是希冀。南宋葬於紹興,稱宋六陵,包括宋高宗永思陵、宋孝宗永阜陵、宋光宗永崇陵、宋寧宗永茂陵、宋理宗永穆陵、宋度宗永紹陵。
二、唐珏-普通人的偉大也應該被牢記
風雲際會之時,普通人的偉大也應該被牢記
紹興攢宮在接納了6位皇帝之後,終於等來了崖山海戰的訊息,六陵北遷無望,本安居江南富庶之地的6帝,等來的不是王朝的繼位者,而是自己的掘墓人。1285年,楊璉真迦在蒙元政權的支援下,大量盜掘南宋皇陵。
歷史的巨筆就這麼突然出現在唐珏面前,史書一筆,是無數人傾其一生所求而無法得的。唐珏不曾想到會以這種方式進入歷史,但歷史以這種方式記住了他。
據宋史翼記載,唐珏幼年家貧,以教人讀書為生,全宋詞中記錄了唐珏4首詞,1285年,楊璉真迦遍掘諸陵,盜取大量金銀,陪葬珍寶被洗劫一空,帝王屍骨被拋棄草叢間。唐珏典賣了家裡所有值錢物資,並各種借貸,籌措百金,冒死帶領鄉里少年,應無主屍骨將帝王屍骨替換,用備好的木匣,復以黃色絲絹,署上帝名、陵名,分頭趁月色潛入陵山裝殮,自永思陵以下,隨號將諸帝遺骸分別收藏起來,埋在寶山之陰天章寺前,種上冬青樹,以為標誌。
今日的宋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