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遊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輦昇天人已盡,故宮猶有樹長生。
《過華清宮》一詩為李約所著,諷刺帝王追求淫逸,統治者們荒淫誤國。
我們經常從詩句或者影視劇中能看到,古代帝王們大多貪圖享樂,驕奢淫逸,一副不差錢的樣子。但是古代帝王們真的個個都不差錢嗎?其實並不!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因為打仗打窮了的漢武帝是如何想方設法搞錢的。
話說西漢的漢文帝和漢景帝在文景之治後為後代攢下了一筆鉅款,順利繼位的劉徹自然就擔起了振興大漢的使命,也就是著名的漢武帝。然而漢武帝並沒有拿這筆錢去修宮殿吃大餐,而是全都用到了打匈奴上。眾所周知,任何時代打仗就是在燒錢,很快文景之治留下的積蓄就被掏空。而讓漢武帝更痛苦的是,匈奴還在,錢沒了。仗還得打,沒錢怎麼行呢?這時國家該怎麼搞錢呢?行,那就聊聊漢武帝的第一桶金吧。
當皇帝一般主修的是政治課,而經濟課程漢武帝是選修的,點個到就可以了。不過好在他有一個好朋友叫桑弘羊,他是遠近聞名的理財達人,兩人從小關係就一直很好,而桑弘羊則總是在背後默默支援著劉徹。作為文景盛世的繼承者,在還沒有徹底花光家產之前,漢武帝急切地需要賺到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找準方向才是關鍵,於是他盯上了貨幣。更確切地說是造幣業。那個時候有個概念,國家鑄造的叫真幣,個人鑄造的叫假幣,要想富得先把錢管住。每一個朝代都會統一貨幣,把鑄幣權抓在手裡,這是致富的根本,但對於西漢卻顯得有點尷尬。
文景之治時期,中央實力和掌握的地盤非常有限,天高皇帝遠,鑄幣就淪落成了一種民間產業,國家自動放棄了鑄幣權,各家各戶造的都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可是這麼一來造出來這些錢,大家購物體驗感就差了很多,日常交易也是非常混亂,這個就直接影響幸福感了,必須給他統一了。當然漢武帝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原本只有皇帝能造幣,現在什麼阿貓阿狗都能造,那我就不爽。但對於怎麼統一,漢武帝可能想得過於簡單了,國家出錢,大家省事,以後都直接拿著錢花吧。
事實證明他草率了,因為他低估了民間手工藝人對事業的熱愛。你想之前國家沒標準,造了一個亂七八糟,現在有標準了還不飛起來造。這一下就激怒了漢武帝行,你們厲害,我再發現其他貨幣可不可以呢?我就不信我研發的速度你們也能追得上,很可惜,他又草率了。這個時候他的男秘書桑弘羊發威了,霸道總裁看不懂的事情,他一眼就看出了癥結所在。原來民間之所以誰都能造幣,是因為大家手裡都有造幣的工具,只有全給沒收了,貨幣才有統一的可能。
漢武帝先是沒收民間造幣工具,然後把民間造幣劃定為假幣,明令禁止。這一下鑄幣權就徹底收回了。然後又成立了三個部門,由國家管理,統一發行貨幣。分別是收集銅材料包括假幣的均輸官,負責鑄造技術指導的鐘官,負責辨別同種類和成色審查的辨銅官。同時還採用最新的製作工藝和防偽技術,鑄造重量合適規格統一的貨幣。這就是從漢朝到唐初的歷史上使用最久的五銖錢,因為增加了造假成本,造出假幣越來越少,幣值也就更加穩定了。
拿回鑄幣權相當於拿到了古代版的造幣機,以後漢武帝想買什麼?只要造幣就行了。就這樣桑弘羊成功地幫漢武帝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但是我們都知道,錢要是無節制地印就會通貨膨脹,越來越不值錢。可是戰爭還在持續,於是漢武帝把目光又看向了他的男秘書桑弘羊。前面提到漢武帝在桑弘羊的幫助下,靠收回鑄幣權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是不夠花。漢武帝就問桑弘羊能不能再弄點錢出來?
雖然桑弘羊沒錢,但不影響人家能找錢,於是桑弘羊就盯上了商人們。其實商人這個群體一直以來都混得挺慘,秦漢時期基本上都是重農抑商的政策,社會上不是王老闆李老闆受人待見,而是李老漢王老漢。但這個並不耽誤商人們在夾縫中求生存,甚至前邊文景之治時候啥也不管的原則,商人們開始茁壯成長,他們越來越有錢,這個就引起了漢武帝的注意。
於是他想搞個慈善大會,大家都來主動捐一下,但是遭到了拒絕。很明顯,各位老闆思想覺悟他不夠高,這一下漢武帝明白了,原來你們商人看來是吃硬不吃軟了。於是他找到桑弘羊商量出一個對策,那讓商人們多交點稅。桑弘羊憑藉對多年薅羊毛的獨特見解,對羊們量身定做了加稅政策,有錢的大戶收6%,做手工的收3%。如果有車有遊艇的另算。這項加稅政策被稱為算緡,緡就是古代的錢串。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商人們紛紛瞞報資產,開始了一波又一波的偷漏稅的浪潮。然而老江湖桑弘羊豈能輕易被騙?他鼓勵人們是互相舉報,一旦成功就沒收對應的財產,而且還分一半給舉報人,這種小報告的政策就叫告緡。這個政策一出民眾是紛紛互相拆臺,每天盯著隔壁家裡到底有多少錢,鄰里關係變得是十分緊張,而且手工業者也受到告緡的影響。這下大家才反應過來,自己不是羊,是一群雞,什麼雞?取款機啊!告緡這政策搞了幾年,讓漢武帝著實賺了不少錢。
要說加稅這事和印錢一樣,只有即時的快感,但漢武帝想要一種持久的快樂。西漢的時候,各地都要定期進獻土特產,讓皇帝領略各地的風土人情。那個時候車馬郵件都很慢,進貢一次人也累,運費也貴。而且土特產進宮的時候有的已經是過期了,所以進貢這種事情明顯是費力不討好。但是桑弘羊又看到了商機。他腦筋一轉,鬼主意來了,他在各地設定相應的官員先統一收購,然後運到價格高的地方統一賣掉。這種統購統銷的做法叫均輸,官府相當於把進貢換成收錢。
這不就搶了商人的生意嗎?對。所以說不光現在你要和同行競爭,關鍵你還得防著那些跨界的均輸是個創收妙招,但這個還不夠。桑弘羊還讓官員瞅準機會,趁東西便宜的時候買來囤著,然後等價格上漲再拿出來賣,但市場上供的貨多了,東西自然就降價,這個叫平準。有了這兩個神器,一個是賣貨賺錢,一個是穩定物價。這一下就誕生了一套無往不利的致富秘籍,於是漢武帝的第二桶金又挖到了。
漢武帝的這些搞錢高招,主要搜刮的物件是商人,那麼他就放過了農民嗎?莫非皇帝就真的那麼體恤農民?這樣想就錯了!西漢的農民早已被人頭稅榨乾了,哪裡還有什麼油水?對於皇帝而言,無論是哪個階層的民眾,都是韭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