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歷史上一個讓人喜憂參半的朝代,喜的是宋朝時期國富民強,在經濟、文化等方面遙遙領先,是我國古代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憂的是宋朝是一個只會割地賠款的國家,縱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卻讓少數民族打的無法還手。
拋開宋朝弱小的軍事力量不談,宋朝人民的生活方式極為接近現代。
尤其是飲食習慣和作息規律等方面,即使是普通的百姓也都過著吃外賣、逛夜店的生活。
而皇帝及富甲一方的權貴們就更不用說了,奢華程度絲毫不落於現在的土豪。
作息規律和飲食習慣普通人的早飯
太陽出來意味著新的一天開始,也意味著勤勞的古人們要起床洗漱,或是勞作或是上學,開啟新一天的生活。
在沒有手機和鐘錶的宋朝,人們起床的依據有兩個:僧人和公雞。
在遠離城市中心的農村中,公雞打鳴意味著到了起床的時間。
而城市中心的寺廟居多,僧人每天早上五更敲起晨鐘,一方面提醒廟內的和尚要開始一天的早課,同時也可以讓悠揚的鐘聲喚醒熟睡的人們。
起床後第一件事情當然是洗漱,可宋朝人的洗漱並不像大家想象中那樣用清水洗把臉或漱漱口就結束了,宋朝已經有了我們現在的牙刷和洗面奶。宋朝的牙刷叫做刷牙子,和現在的牙刷形狀差不多,而洗面奶也叫麵湯,可以起到清潔的作用。
這兩種物品並不是多麼稀有,普通家庭都可以在集市上買到。
洗漱過後就到了早飯的時間,與現在的年輕人不喜歡做早飯一樣,宋人早上不需要勞作,也同樣不喜歡做早飯,所以基本上宋朝百姓都會選擇去早餐攤兒吃早茶。
當時的早茶有些類似於現在廣東的早茶,主要有炒肺和粥飯等人食物。享用過早飯後就迎來了人生中要頭等大事——上廁所。
宋朝的公廁體系十分健全,由於當時習慣的影響,大家都會在早飯後在街邊找到公廁處理自己的代謝廢物,為自己接下來一天的活動做準備。
皇帝和大臣們的早飯
但慵懶的早飯只屬於普通的百姓,皇帝和大臣們是沒有資格這麼悠閒的,作為國家執行的重要保障,皇帝和大臣一早就要進行朝政的處理。
宋朝皇帝上朝時間根據冬至和夏至季節不同,具體時間也會有所調整。
祖訓規定皇帝起床的時間是黎明十刻前,按照現在的時間以及季節的影響來看,皇帝大約是在冬天4點及夏天2點就要起床。
而大臣們起床時間會在這個基礎上根據距離遠近來調整,住在天子腳下的大臣可以多睡一會兒,而住在郊區的大臣就會起得比皇帝還早,以免耽誤朝政。
這種情形與現在孩子上學十分相似,學區房的孩子可以得到更好的休息,而住在偏遠地方的孩子則要早起趕公交,家長為了孩子多睡一會兒會在學校附近租房子,大臣們為了自己的健康同樣會在離皇宮近的地方租房子。
大臣們進入到皇宮的第一道關卡就是內城門,這個門五更時才開(宋神宗4更開門),一般來講大臣們都會提前到這裡等候開門。
進入內城門後走一段距離就會到禁門,到了這裡就意味著大家可以稍微休息一會兒,因為這裡是國家給大臣們準備的職工食堂,裡面酒水、肉食、水果應有盡有。雖然種類齊全,但這個食堂與現在的食堂有同樣的缺點,那就是難吃。
所以大臣們基本上會選擇在這裡的早餐湯吃胡辣湯和麵條等食物,就連皇帝也會偶爾在這裡解決早飯。
吃飽喝足之後皇帝帶著大家一同商議國家大事,朝會結束后皇帝會繼續批閱奏摺,而大臣們只需要簡單處理一下工作就可以外出遊玩享樂。
足球和高爾夫球早飯過後宋朝一般喜歡進行體育運動,比較主流的就是蹴鞠和捶丸,蹴鞠就是現在的足球,捶丸就是高爾夫球。
比如兩個人叫做"踹花枝",三個人叫做"踢官場",八個人叫做"八仙過海"……
宋朝的蹴鞠有一個最大的社團,齊雲社,而且是一個全國連鎖社團,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分店,只要經過入社考核就可以在裡面與其他人一起踢球,一起學習技巧。
要注意的是每一位齊雲社的成員都要進行中期考核,一旦考核不透過,極有可能被踢出社團。
這種運動方式不僅僅深受普通百姓的喜愛,連皇帝和大臣都會定期舉行蹴鞠比賽。
在宋朝,蹴鞠儼然已經成為了一項全民運動,既能強身健體,又可以保證身心健康。
午飯、外賣和夜市進行過耗費體力的運動後,一頓豐富的午餐可以最大程度上補充身體的消耗,宋人的午飯同樣選擇在飯店解決,
《東京夢華錄》就曾記載只要不是太過貧困的人家,一日三餐基本上都在酒樓餐館中進行,家中很少生火。
由於烹飪和食物的發展,炒菜和油炸已經成為了宋朝飲食的常態,宋朝的餐館更是數不勝數。
《清明上河圖》中的100棟大房子裡有一半是飯店,包子、饅頭等麵食已經成為了宋人餐桌的主要食物。
再加上桌椅板凳的出現,宋朝已經開始了全民合餐制的時代,親朋好友坐在一起推杯換盞,十分熱鬧。
若是想在家中安靜的吃頓午飯也可以不用自己做,因為在幾千年前的宋朝就已經有了外賣這個職業。
比如在宋孝宗給宋高宗請安時就發現自己的父親已經點了一份外賣,深受父親影響的他也經常點外賣,而且十分大方到給外賣小哥雙倍配送費。
晚飯同樣可以下館子或者點外賣,但除非是特別講究的貴族不想與太多人接觸,其他喜歡熱鬧的人都會選擇去夜市兒吃晚飯和宵夜。
而且由於宵禁制度的取消,不用擔心回不了家的問題,夜市很晚才會收攤,甚至像臨安等大城市都是整夜燈火通明,直到天亮人們才會散去。
娛樂活動喝酒和賭博
除去一日三餐及上午的體育運動時間,宋朝人其他時間也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享受自己的生活。在飲食文化如此高速發展的時期,自然少不了用喝酒和賭博助興。
這兩種方式不需要任何基礎,而且能快速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就逐漸被宋人演變出了各種不同的形式。
古人喝酒並不是像現在一樣碰杯酒喝,而是需要行酒令來助興,說是行酒令其實更像是一種情境帶入。
主要的三種行酒令有囚飲、巢飲和鬼飲。囚犯自然就是像囚犯一樣飲酒,披頭散髮再加上刑具;巢飲就是在樹上飲酒;鬼影就是把燈關掉在黑暗中飲酒。
宋朝的行酒令用現代語言來說更像是一種行為藝術。
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沉迷賭博無法自拔,甚至還說自己精通各種玩法。
宋神宗甚至用變法為賭注同自己的弟弟賭博。上行下效之下,百姓賭博更是一種社會常態。但百姓賭博大都以擲色子這種簡單明瞭的方式為主。
看戲、聽歌等
若是不想喝酒賭博,還可以去看戲聽歌。據記載宋朝的藝術形式多種多樣,雜劇、皮影、舞蹈等應有盡有。當時的勾欄瓦舍就是這些藝術形式的生存場所,光汴梁就有50個這樣的娛樂場所。在某種形式上來說,勾欄瓦舍就相當於宋朝的劇院。
若是想安靜的附庸風雅,也可以選擇去茶館喝茶或是逛逛花園,逛逛街。或是租車來一場短距離的郊遊。總之在宋朝的娛樂方式遠遠多於其他朝代,若是拋開戰亂來看,生活在宋朝倒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結語宋朝生活之悠閒,娛樂方式之繁多,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的是這個朝代的繁榮。
宋朝的開放和包容政策加速了與世界經濟的往來,使得宋朝的商品經濟發展越來越快,更使得百姓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不受溫飽困擾的宋朝百姓有了追求精神文明的基礎,也就衍生出了種種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
這不僅是經濟發展的寫照,也是百姓追求精緻生活的寫照。看來宋朝文化獨樹一幟並不是沒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