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古代戰爭中,最重要的莫過於糧食了。戰國末年的秦國,之所以有平定天下的實力,除了秦人彪悍外,最重要的就是不缺糧食吧。為什麼秦國以一敵六,糧食還夠吃呢?這還得多謝它的鄰居——韓國。
戰國末期,秦國愈發的強大,韓國的領土快要被秦國佔光了,眼瞅著就要被秦國吞併,韓王這時候也是每日憂心忡忡,打又打不過,耗又耗不起,於是他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了一個他認為完美的辦法。
那就是讓秦國修一個水渠,非常大的那種,最好能把秦國給拖垮,這樣韓國才能高枕無憂了。為了表示誠意,韓王派遣了一個名為鄭國的水利專家出使秦國,並說服秦王修這個水渠。
果不其然,在鄭國闡明瞭修這個水渠的利弊後,秦王被說服了,於是一個浩大的水利工程開始動工了,並且秦王讓鄭國負責此事。
這個工程一修就將近是十年,這期間,不知道消耗了秦國多少的人力、物力。這時候秦王才發覺,這是一個針對秦國的陰謀,因為這嚴重影響秦國的實力,憤怒的秦王想要把鄭國殺了洩憤,可鄭國卻不慌不忙,坦言修這個水渠有延緩韓國滅亡的目的,同時他又分析了這個水渠對秦國的重要作用。
秦王也明白,修這個水渠已經讓秦國疲憊不堪,並且已經修了大半了,不可能再半途而廢。於是秦王讓鄭國戴罪立功,繼續主持此事,不久後,水渠終於完工了,秦王大方的將此水渠命名為鄭國渠!
鄭國渠的修建,讓關中地區的四萬多頃荒地變成了肥沃良田,每年產出的糧食足夠解決六十萬大軍作戰所需,秦國能一鼓作氣橫掃天下而不用擔心糧食問題,鄭國渠功不可沒,韓國更功不可沒!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