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拉開滅亡六國的序幕以後,戰國七雄中的韓、趙、魏、楚、燕相繼被秦軍攻滅,現在秦軍僅剩最後一個對手——齊國。齊國疆域遼闊,而且因為不和秦國接壤,受惠於秦國遠交近攻策略,休養生息,幾十年都沒有發生過大的戰爭。所以,當秦國的大軍進攻齊國的時候,齊國還有上千裡的土地和數十萬的雄兵,那麼這樣一個國家,為什麼在秦軍兵臨城下的時候,還未開戰就舉國投降了呢?
公元前221年,秦國大將王賁率軍直奔齊國而來,齊王建慌作一團,將齊軍主力全部集結在齊國西境戒備,王賁在探知齊國部署後,繞道燕國故土,南下直撲齊國都城臨淄。
秦軍圍城後,秦王政派遣使者入齊勸降,並許諾封賞給齊王建五百里封地,讓他安心的做個封君。齊王建聽後非常高興,覺得自己比另外五國國君的下場強多了,於是下令舉國投降,齊國滅亡。
齊王建隨秦使到秦國後,秦王政兌現諾言,將齊王建封在了共地,齊王建到達共地後發現其實只是一片松柏林,明白自己被騙了,可是悔之晚矣,因為松柏林已經被秦軍圍困起來,斷絕了所有供應,最後齊王建被活活餓死。
關於導致齊國滅亡的原因,竊以為主要是齊國國策上的失誤。齊閔王時期,齊國趁五國伐秦之際,趁機攻滅了宋國,結果犯了眾怒,導致韓趙魏燕秦五國聯合伐齊,齊閔王被殺,齊國也只剩莒城和即墨兩座城邑未被攻破,齊國幾乎滅亡。
因為齊閔王濫用武力齊國自吞苦果,復國後的齊國又開始不用武力,奉行“事秦謹,與諸侯信”的國策,也就是謹慎對待秦國,不得罪秦國,同時也和其他五國搞好關係。齊國的“事秦”與秦國的遠交近攻不謀而合,齊秦交好。
後勝當上齊相執政,收受秦國賄賂,大說特說秦國的好話,勸齊王建採取親秦的態度,不要和各國聯合。所以齊王建在位的前四十三年未曾遭遇危機,直到第四十四年,便是秦軍來襲,而齊王建輕信秦王政,導致國滅身死。
秦滅六國,當屬齊國亡的最為窩囊,也是“罪有應得”。在秦滅五國的過程中,齊國一直保持中立,不僅不出兵增援,而且自己也不備戰,眼睜睜看著秦國平定天下。就連弱小的燕國,也實施了荊軻刺秦的行動,好似“兔子急了也咬人”。可是齊國泱泱大國,未做絲毫抵抗,自己伸直了脖子讓秦國宰殺,真是窩囊至極。秦國滅齊正好印證了《孫子兵法》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而巧合的是《孫子兵法》正是齊國人孫武所著,這真是個絕妙的諷刺。
秦國滅齊,標誌著秦國統一天下戰爭的結束,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王朝誕生。秦王政自覺功德超過三皇五帝,於是自稱“始皇帝”,成為中國第一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