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30年正月的陰山,大雪紛飛,寒風呼嘯。卻見白茫茫一片草原上駐紮著一處軍營,在這冰天雪地中顯得是那麼突兀。軍營中三五列軍士沉默著來回巡營,不發一聲,不知是軍中紀律嚴明的緣故,還是這寒冷的雪夜讓人連嘴都不想張,生怕跑了熱氣。
突然,營地中心的大帳內爆發出一陣激烈的爭吵。
“我不同意,皇上在詔書中說的明明白白的,同意突厥投降。而且這時候唐儉他們還在突厥那兒,咱們這個時候發兵攻擊,老唐他們怎麼辦?”一箇中年漢子滿臉漲紅道。“你們這麼做,置皇上的信譽於何處?置老唐他們於何處?”看他身著將服,不想還是一員將軍,卻不知為何這麼生氣。
“弘慎,你不要意氣用事,唐儉他們現在突厥人那,正好可以麻痺突厥人。趁著阿史那咄苾這個賊子現在沒有防備,一舉消滅掉他們才是正經,你不要因為一個唐儉而耽誤了大事啊。”旁邊另外一個將軍勸道。
沉默了片刻。大帳內主位上,一名老者說:“懋功說得對,機會難得,不能再猶豫了,就這麼決定吧。按照剛才的計劃,立即出兵。”
帳內三人,赫然是李靖、張公謹和李勣。
李靖影象
時間回到四年前。公元626年秋,剛經歷了玄武門之變的李世民,還沒來得及“擦去”身上沾染著兄弟們的鮮血,在皇帝位置上坐穩、喘口氣,就接緊急軍報,頡利可汗帶軍來犯,即將兵臨長安城下。作為能夠馬上打天下,且在世界上所有皇帝中都能夠算得上能打的一位皇帝,李世民即將面臨人生中最為恥辱的一幕。
唐太宗—李世民影象
當時,朝堂之上,政局不穩,太子李建成殘黨尚未肅清,朝中大臣仍有人不服李世民。長安城內守備兵員不足,人不過萬餘人,加上朝局動盪,人心思變,大唐對來犯的突厥勝率不大。面對如此局面,李世民表示很無語:但凡局勢稍微穩定一點,給我個數萬人馬,頡利可汗小兒,我定讓你有來無回。
這可不是李世民吹牛皮,他是真的能打。大唐立國,基本所有的大戰李世民都曾參與過,不誇張地說,唐能立國,一多半的江山都是他李世民打下來的。當年虎牢關大戰,李世民率領千人就敢硬衝對面十萬人馬。打天下之時,年輕的李世民經常幹這事。當時他是一個將軍,只要能打贏,可以肆意妄為。現在當了皇帝了,要剋制,不能為所欲為就算了,諾大的一個長安城居然幾無可戰之兵就無奈了。說到底,還是玄武門之變的後遺症啊,這個鍋得李世民他自己背。
但頡利可汗表示,這與我無關,管你有人沒人我就是要打你,你沒人,更方便我打你。
《貞觀之治》中頡利可汗劇照
剛一登基就面臨這種局面的李世民沒有辦法,打又不能打,打了還不一定打不過,那就只能談判唄。於是就帶人前去談判,談判麼,這種事情,底氣很重要,你要上來就很弱勢讓人看出破綻來,那還談什麼。索性,狼人李世民帶上六個人騎著馬,溜達溜達就去與人談判了,很有社會大哥風範。萬幸,這個時候,部分援軍也已到達,李世民空城計不至於真的空城。
在史料記載中,雙方在渭水甫一見面,社會大哥·李世民,就把頡利可汗一頓訓。
上自出玄武門,與高士廉、房玄齡等立騎徑詣渭水上,與頡利隔水而語,責以負約。突厥大驚,皆下馬羅拜。俄而諸軍繼至,旌甲蔽野,頡利見執失思力不返,而上挺身輕出,軍容甚盛,有懼色。上麾諸軍使卻而布陳,獨留與頡利語。蕭瑀以上輕敵,叩馬固諫,上曰:“吾籌之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傾國而來,直抵郊甸者,以我國內有難,朕新即位,謂我不能抗禦故也。我若示之心弱,閉門拒守,虜必放兵大掠,不可複製。故朕輕騎獨出,示若輕之;又震曜軍容,使之必戰;出虜不意,使之失圖。虜入我地既深,必有懼心,故與戰則克,與和則固矣。制服突厥,在此一舉,卿第觀之!”是日,頡利來請和,詔許之。上即日還宮。乙酉,又幸城西,斬白馬,與頡利盟於便橋之上。突厥引兵退。
雙方將士都很懵逼,突厥方面表示咱們這是來給唐朝皇帝當閱兵人員來了嗎。大唐將士則表示皇帝很好,很強大,我們沒丟人。當然史料是這麼記載的,真實情況麼,咱們可以想象,一貫狂妄自大的突厥人,溜溜噠噠來了幾十萬人,是為啥來的?跟《投名狀》電影裡面講的一樣,搶錢搶糧搶地盤啊。真當人是來旅遊的麼?可以想象,為了這次不捱打,李世民付出了多大的代價。雖然正經史料中沒有詳細記載李世民到底給了多少東西,但真正付出的東西嘛,靖康之恥瞭解一下。就算突厥人比金人好打發,又得給出多少東西。
經此一事後,李世民一面跟手下表示小意思,這都不算事。另一方面,加緊穩定局面,恢復實力。有道是人記不記仇,不要聽他怎麼說,要看他怎麼幹的。
實際表明,從沒吃過這麼大虧的李世民是真把這件事情記在心上了。不過三年,就對突厥發動起一系列打擊。也就有了開頭的一面。
當夜,蘇定方率二百騎為前鋒,乘夜間大霧前進,李靖率軍在後掩殺,一舉擊潰突厥, 頡利可汗乘亂軍之際逃走,卻不料被李績部堵截生擒 。 李靖大軍此次消滅突厥軍一萬餘人,俘虜十餘萬,王公貴族不計其數,另獲得牲畜數十萬。萬幸的是,唐儉也獲救生還。
抓到頡利可汗後,東突厥就此滅亡,唐朝也平定了自陰山至戈壁沙漠一帶的局勢。李世民榮獲“天可汗”稱號,他也有意思,不殺頡利可汗,就把他養在長安,好吃好穿的供著,就是有事沒事出來把頡利可汗拎出來展示給大夥看看,也算是敲打了周邊小夥伴國家了,你們都給我老實點,不然,我把你們也養在長安。另外一方面,也算是報了當年的渭水之辱了。嗯,渭水河畔不得已的結盟對於李二而言絕對算得上恥辱。
而李靖成為大唐軍神,更是一手締造了大唐軍魂,為大唐對外征戰,開疆拓土,提供了“學術上”、“精神上”的支援。
不知道被圈養的頡利可汗後不後悔當年沒有趁你病要你命。估計,是會後悔的吧。想象一下這個畫面,皇家晚宴後,一曲舞畢,帶著疲憊的身軀回到棲身的宿舍院子裡,無人打擾的獨處時光中,心靈得以暫時平靜的頡利可汗,舉頭望月,眼中含淚。當年老子風光的時候,拿了好處,達成盟約也就撤了。現在的年輕人,都開始玩起言而無信、表面和談實際出兵這一套了,年輕人,你們不講武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