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個細節還原宋朝#在800年前,中國有這樣一座城市,至午夜仍燈火璀璨,到了夜晚,城內河流兩岸燈火相接,常常有人分不清水面和陸地,直接走進河中淹死。
不僅如此,城內每條街道都鋪有精緻的石板,主幹道寬達60米,街道有專人清掃和運輸,清澈的河流穿行於城中,117座橋樑飛架其間。
這座輝煌的城市,就是南宋的“行在”:杭州。
1、定都杭州的“好處”公元1126年,馬背上的女真人以雷霆之勢攻佔宋王朝的國都汴梁(即今日開封)時,南遷開始了。不過,當時並無任何跡象顯示出臨安(杭州)會成為新王朝的“行在”,它當時只不過是一個邊遠省份的省會,坐落於錢塘江畔,距離當時主要的商道相當遙遠。
趙構於公元1127年在南京稱帝,爾後便在遊牧民族侵襲之前望風而逃:有時候逃到長江中游的城鎮;有時候再向東逃到揚州,大運河在那裡與淮河相接;或是逃到長江右岸的鎮江,江水經南京流到這裡,又再向南逃到蘇州———接著是杭州。
這些地方的城牆均不足以抵禦侵略,但相比起來,高宗多次停留過的杭州卻比長江流域的城池更易於防衛。金兵若想抵達那裡,必須先經過一片佈滿無數湖泊和泥濘稻田的地區,這使得騎兵難於展開。
在開封失陷10年後,局勢恢復平靜,中國劃淮河面分為兩半,淮河以北為金人所據,以南則屬漢人,而皇帝最終選杭州作為都城。
杭州為都,看來給該城帶來了極大的改變:人們作了一切努力,去改善該城的外觀,並便利其交通以減少危險。由於有了運河和街道這樣的雙重交通網,在主要幹道上並無交通擁塞。
定都杭州還因為有一個好處:
它那令人流連的風光。
杭州城西的湖泊以及環湖的優美山勢,使得它至今仍是中國最有魅力的城市之一。
周密在《癸辛雜識·續集下·西湖好處》對它的描繪可見一班:
“青山四圍,中涵綠水,金碧樓臺相間,全似著色山水。獨偏無山,乃有鱗鱗萬瓦屋宇充滿,此天生地設好處也。”
2、世界第一流的公共設施事實上,直至12世紀中葉,皇帝及其廷臣仍然對是否要永久安身於杭州猶猶豫豫。他們不捨得花錢去改善自己的居所,卻大力改善城市的公共設施,自己只要能遮風擋雨便足矣。
直到公元1133年,才勉強決定在皇宮(以前的縣衙)南門修造一條遮蔽路,以便百官在雨天中能不再於泥濘中穿行。到公元1148年,又決定把宮牆擴建至東南方,總體來說,比起漢唐明清,南宋的皇宮並不算奢華。
而杭州的城市公共設施則在當時世界名列第一,御街的長度超過9公里,從皇宮北門直抵西北城門。它足足有60米寬。
和西方中世紀城市的泥濘汙穢的街道相比較,這無疑已是一條輝煌的大道。不過,杭州仍遠未能達到此前開封的華麗程度,在開封,御街寬達300米……
杭州城裡,幾乎所有的街道均由石板鋪設築成,至今仍可在環湖和城邊的路上看到這種情況。為了保養街道,南宋政府耗費了大量資金。
1271年當地政府奉旨維修御街自朝天門以南的路段。據稱,當初在整個路面上共用去35300塊石板,而在維修過程中,也曾調換了2萬塊損壞的石板。
3、專人維護城市衛生,糞便運出城外1268年,亦即在修復御街路面的前三年,政府開始重新修造杭州的橋樑,1170年時城中共有橋樑71座;到1250年,增至100座;而到1271年,則多達117座,另外在市郊還有230座,這些橋樑中的一半以上被推倒重造,其餘的也大多被修葺一新。從1268年10月直到1269年11月,該項工程始告竣工,耗錢總數達4.66億之多。
當時的杭州還關注著人行道的安全。據《說郛·卷十·行都紀事》記載:
“城中舊無闌干,沿河惟居民首各為闌障不相聯屬。河之轉曲,兩岸燈火相直、醉者夜行經過如履平地,往往多死,歲以數十百計。後始置大木闌,城內沿河皆周匝地。每船步留一門,民始便之。”
杭州的整體清潔程度也比同一時期的西方城市高許多,當局把街道打掃乾淨,並將垃圾用船運走。
這些船隻先來到城北新橋附近的運河上的匯合地點,然後結成船隊前往農村,在那裡垃圾被置於荒地上進行處理。
每年逢新春之際,地方官署還會對街道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掃除,並對運河進行一次清理。
至於家庭衛生,清潔工每天會來把馬桶中的糞便取走。這些糞便無疑是被用來當作周圍花園和東郊菜地的肥料。而清潔工們,俗稱“傾腳頭”,也結成了一種合作關係。他們“各有主顧,不敢侵奪;或有侵奪,糞主必與之爭,甚者經府大訟,勝而後已。”
4、每天耗費數千噸米、幾百口豬在大米供應方面,據記載:“杭城除有米之家,仰乘而食凡十六七萬人,人以二升計之,非三四千石不可以支一日之用,而南北外二廂不與焉,客旅之往來又不與焉。”
每天有數千噸稻穀被運抵杭州,從江浙一帶大米主產區開來的米船,源源不斷晝夜兼程地沿運河到達這裡。除此之外,杭州甚至還需要從淮河流城輸入稻米,以及經由海路把廣東地區的稻米不遠千里地運來。糧船在北郊的米市橋和黑橋卸下大米,然後大米再從這裡被分售給城中數不清的米鋪和飯鋪。
主要的豬肉市場位於城市中心的御街邊上。在兩條巷子裡,每日有數百口豬被宰殺。
屠戶自三更開行上市,至曉方罷市。被分割成扇及頭蹄等等的豬肉,在這裡被售給城內外諸多面店、分茶店、酒店及走街串巷賣熬肉的人們。
除此之外還到處都有自己屠宰的豬肉店鋪,“皆裝飾肉案,動器新麗。每日各鋪懸掛成邊豬,不下十餘邊。如冬年兩節,各鋪日賣數十邊。案前操刀者五七人,主顧從便切。……或遇婚姻日,及府第富家大席,華筵數十處,欲收頃刻並皆辦集,從不勞力。”
5、市場眾多,買賣興隆,應有盡有除掉大米和豬肉,在杭州居民的食物中就要數鹹魚重要了。在杭州城內外便有近200家專賣鹹魚的店鋪。
此外,還有15個大市場,分別專營特定的貨物。菜市位於東郊的新門外,鮮魚市位於城東南角的候潮門,蟹市位於河岸,布市位於南城牆之外。還有花市、橄欖市、橘子市、梨子市、珠石市、藥市和書市以及賣油、醬油的店鋪。
杭州城內買賣最興隆的地區還要算鄰近御街的街區。在些地方,可以找到奢侈的精品、上等的店鋪、最大的酒店和時髦的瓦肆等等……
……………
……………
南宋杭州的繁華,在後人心目中就像酣睡方醒的南柯一夢,那些借文字來描述宋代日常生活的歷史記述,總是以一個“夢”字來點題。
其中有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以及吳自牧的《夢粱錄》。
前者寫道:
“古人有夢遊華胥之國,其樂無涯者,僕今追念回首悵然,豈非華胥之夢覺哉?”
後者寫道:
“矧時異事殊,城池苑囿之富,風俗人物之盛,焉保其常如疇昔哉!”
……………………………
總之都是黃粱一夢。
在1126年的金人鐵騎和1276年蒙古鐵騎面前,這項些浮華的夢,都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