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上回我們說到,戰國之初,李悝變法,魏國崛起。到公元前403年的時候,周威烈王正式承認韓趙魏三家為諸侯。至此,戰國七雄的天下格局就此形成。

戰國策——“戰國”名稱的由來

魏國稱霸

公元前400年,趙烈侯去世,因太子趙章年幼,群臣擁立趙章的叔父趙武候繼位。

田子方誡子擊

魏武侯繼位後僅一年,功勳卓著的老臣李悝就去世了。

魏武侯只能按照父親、按照李悝制定的國策、國法執掌魏國朝政。好在父親給自己留下極為強大的家底。在經歷短暫的休整後,魏武侯終於可以一展宏圖,征戰天下。

公元前393年,魏國同時攻打鄭國與秦國,並在酸棗築城,扼制鄭國。名將吳起大敗秦軍於注城。

公元前391年,魏武侯號召韓國、趙國,即位以來第一次結成三晉同盟,三晉聯軍大敗楚軍於大梁、榆關。三晉攻佔楚國的軍事重鎮大梁,輕取襄陵,並順勢對殘餘楚軍進行清剿,向楚國腹地挺進。

楚國朝堂一片震恐,楚悼王派遣使臣向三晉求和,三晉拒不退兵。楚悼王無奈,一面派人帶著財物、珍寶赴秦,賄賂秦惠公,請求秦國出面與三晉謀和。

秦惠公收下賄賂,並派兵攻打三晉之中最弱的韓國,攻取宜陽六座城池。三晉迫於秦國的背後偷襲,放鬆了對楚國的緊逼。另一面楚悼王派使臣入齊國,希望齊國能夠插手中原戰事,協助楚國共謀三晉,減輕自己的正面壓力。

公元前390年,魏武侯見到後院失火,便協助韓軍直撲秦軍主力,與秦軍大戰於武城,不分勝負。吳起設定陝縣,密切注視著秦軍的動向。在三晉與楚國爭鬥進入尾聲時,齊國陳和率軍攻打駐襄陵的魏軍,並乘機佔領襄陵城。

公元前389年,秦國進攻秦軍東進道路上的重要城鎮——陰晉,秦軍在陰晉城外排兵佈陣,一場大戰一觸即發。魏武侯親自到前線犒勞將士,魏軍上下士氣高昂。吳起率領五萬魏軍,包括戰車500乘、騎兵3000反擊秦軍。魏軍作戰勇猛,更兼有吳起為將,個個以一當十,大敗秦軍於陰晉城外,取得了輝煌的決定性戰果,史稱“陰晉之戰”。此戰過後,吳起率軍勢如破竹地進入關中平原,橫掃河西。

以一當十的魏武卒

公元前387年,吳起率軍攻打秦軍,再次大敗秦軍倉促間集結的殘餘部隊於武下,並向秦國腹地推進。

此時公叔痤是魏國相國,還娶了魏國公主為妻。

電視劇《大秦帝國》中的公叔痤形象

公叔痤對吳起非常忌憚,就想陷害吳起。公叔痤有個僕人說:“吳起很容易除掉”。公叔痤問:“如何下手?”。僕人說:“吳起為人有節操,廉潔而重視聲譽,你可以先向魏武侯說:‘吳起是個賢明的人,我們魏國屬於侯爵一級的小國,而且和強大的秦國接壤,臣恐怕吳起不想長期留在魏國’。魏武侯必然要問:‘那怎麼辦呢?’。你就乘機向魏武侯說:‘君侯可以把一位公主許配給吳起,他如果願意留在魏國就必定欣然接受,如果不願意留在魏國就必然辭謝。以此就可以試探他的想法’。然後你再親自把吳起邀請到你的府上,讓公主故意發怒而輕謾你。吳起看見公主那樣輕賤你,他想到自己也會遭到輕賤,就會辭而不受”。於是公叔痤依計行事,吳起果然看見公主輕謾公叔痤就辭謝了魏武侯許配公主的想法。魏武侯因而對吳起有所懷疑而不信任他。吳起害怕魏武侯降罪,於是離開魏國而到楚國。從此,公叔痤穩居相位,多年執掌魏國權柄。

同年,秦惠公去世,年僅兩歲的秦出公繼位,是為,其母親小主夫人當政,寵信外戚和宦官,賢臣紛紛隱退,秦國進一步淪落。

同年,趙武候去世,趙國群臣擁立前太子趙章繼位,這就是趙敬侯

公元前386年,魏武侯自認為取得了輝煌的戰果。田和欲取代姜氏成為諸侯,透過魏武侯向周安王討封,魏武侯對周天子施壓,周天子不得不冊封于田和為齊侯,史稱“田氏代齊”,田和就是田齊太公。

同年,趙武候之子趙朝作亂,失敗後逃奔魏國。魏武侯陰謀操縱趙國朝政,竟然接納趙朝,並幫助趙朝攻打邯鄲,但沒有成功。魏趙關係破裂。趙敬侯遷都邯鄲。

吳起變法

同年,吳起被楚悼王任命為令尹,楚國開始“吳起變法”

吳起雕像

同年,魏武侯策劃幫助秦公子趙連回國奪位,以建立一個親魏的秦國政權。秦公子趙連雖然有強烈的歸國執政願望,但他知道,秦國與魏國是死敵,如果是魏國送他回去,必然要受到魏國的制約,而對秦國不利。公子趙連不願做有損於秦國利益的事。公子趙連謝絕魏國的護送。

公元前385年,公子趙連動身回國,辭謝魏武侯時,公子趙連感謝三十年來魏國對自己的盛情款待,說如果成功地奪回君位,保證在魏武侯在世之時不與魏國為敵。但這個誓言讓魏武侯很不舒服。

此時秦出公年幼,而當政的小主夫人不得人心,秦國上下擁立公子趙連為秦獻公,秦出公和小主夫人被殺。

同年,晉國攻佔秦國河西八城;趙國在靈丘擊敗齊國軍隊。

公元前384年,趙敬侯派兵到廩丘援救魏國,大敗齊軍。

同年,秦獻公宣佈“止從死”,以法令形式正式廢除從秦武公以來實行三百多年的以活人殉葬制度。

秦獻公廢除人殉,是為避免青壯年勞動力被白白地殺死,為秦國儲存大量的勞動力,對秦國的農業和工商業生產非常有利。作為殉葬制度的變通措施,秦國的奴隸主貴族開始以陶俑代替真人殉葬。

公元前383年,趙敬侯涉足中原,攻打魏國的附屬國——衛國。衛慎公向魏武侯求救,魏武侯出兵大敗趙軍於兔臺。這是自晉陽之戰後魏氏與趙氏的首次交兵,標誌著三晉聯盟的瓦解。

公元前382年,趙敬侯不滿魏武侯插手趙國對衛國的擴張,修築剛平城,決定對衛國再次出手。魏武侯聯合齊侯剡共同抵擋趙軍,衛慎公仗著有魏國與齊國撐腰,甚至出兵攻取趙國的剛平,一直打到中牟,奪取了趙國河東的大片土地,趙國與魏國、齊國、衛國的矛盾升級。

公元前381年,趙國出兵攻擊入侵的魏軍,魏武侯增兵大舉進攻趙國,趙敬侯遣使臣向楚國求救。

楚悼王派吳起統軍救趙。吳起分析了當時的戰局,如果直接赴趙,一是路途較遠,楚軍需要長途跋涉;二是魏軍的主力都到了趙地,而自己國內空虛,不如直接攻魏,攻魏薄弱的地方,這樣,既可解趙之圍,又可迅速取得戰果。這一著果然十分靈驗,楚軍攻勢凌厲,前線的魏軍只得趕緊撤回,在州西被楚軍打得大敗。楚軍所向披靡,橫掃中原,一直打到黃河邊;而趙軍也趁勢反擊,佔領魏的棘蒲、黃城等地。魏軍首尾難顧,齊軍撤兵回國。楚趙從此修好,不再參與魏韓伐楚,楚國由此在魏國後方找到了一個牽制魏國的力量。而魏武侯鑑於多線作戰的睏乏,齊、楚等大國的日益崛起,不得不向趙敬侯求和,希望著重溫三晉同盟的舊夢。趙敬侯也期望著能以和平的方式與強大的魏國瓜分戰利品,三晉再次聯合。

此時楚悼王突然病逝。吳起只得撤兵回國,進宮料理楚悼王的後事。然而,反對“吳起變法”的楚國舊貴族趁機亂箭射殺吳起。吳起情知自己性命難保,就伏身在楚悼王的屍體上,大喊“群臣亂王”。因此這些舊貴族在射殺吳起的同時也射中了楚悼王的屍體。楚肅王繼位後下令:將射殺吳起的貴族一律處死,並罪及三族。

吳起的多面人生

吳起變法不過八年時間,卻成效顯著,使楚國迅速強盛。史書記載“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西伐秦,諸侯患楚之強”。

諸侯混戰

戰國七雄

公元前380年,齊侯剡攻打燕國,攻佔桑丘。燕簡公向趙敬侯求救,趙敬侯立刻將軍機要務告知魏武侯與韓文侯。三晉之君各自率領軍隊,兵合一處救燕國,大敗齊軍。

公元前379年,趙敬侯派兵攻打魏國,奪取魏國的黃城。趙敬侯派兵襲擊衛國,但未能攻克。

公元前378年,田齊不服三晉,再次出兵攻打燕國。燕簡公依然向趙國求救,趙敬侯率軍攻打齊國,並聯合魏武侯與韓文侯組成三晉聯軍,大敗齊軍。三晉攻入田齊本土,直至兵臨靈丘,方才退兵,中山復國。

公元前377年,魏武侯與中山桓公戰於澮水,大敗。趙敬侯也與中山國交戰。

公元前376年,趙敬侯與魏武侯、韓哀侯共同將晉靖公廢黜為平民,正式滅掉晉國,瓜分晉國的殘餘領地。同年,趙敬侯派兵攻打中山國,在中人與中山軍交戰。

公元前375年,魏武侯決定先發制人,與楚軍大戰於榆關。

同年,趙敬侯去世,趙成侯繼位。

公元前374年,周朝太史簷拜見秦獻公說:“周與秦本來是合在一起的,後來秦分了出去,分開五百年後又合在一起,合在一起十七年後,將會有稱霸統一天下的人出現” 。這就是現在熱播的電視劇《大秦賦》中所說的周太史預言的出處。

電視劇《大秦賦》劇照

同年,秦國遷都櫟陽。

公元前373年,魏武侯乘陳侯剡被弒,陳侯午(即齊桓公田午)初立,國勢不穩,聯合燕國、魯國、衛國大舉討伐田齊。燕軍敗齊於林狐;魯軍攻齊至陽關,魏軍伐齊至博陵。

公元前372年,衛慎公薨逝,衛聲公即位,出兵攻取田齊的薛陵。此時趙成侯趁機閃擊衛國,連下衛國73邑。衛聲公向魏武侯求援。魏武侯率軍攻打趙軍,敗趙軍於藺。

公元前371年,趙軍與秦國軍隊在高安交戰,趙軍擊敗秦軍。

公元前370年,魏武侯崩逝,魏惠王繼位。

同年,趙軍攻打齊國,直至鄄地。魏軍在懷地擊敗趙軍。

同年,趙軍攻打鄭國,打敗鄭軍後,將所佔領的土地送給韓國,韓國則將長子地方送給趙國。

公元前369年,趙成侯派兵攻打魏國,趙軍在獮澤包圍魏惠王。

公元前368年,趙成侯派兵侵略齊國,佔領齊國長城。同年,聯合韓國一起攻打周朝。

公元前367年,趙成侯聯合韓國一起將周朝一分為二。

公元前366年,韓魏兩國發兵攻打周顯王的城邑,逼近洛陽,周王室岌岌可危。秦獻公起兵勤王,在洛陽城下打敗了韓魏兩軍,得到周顯王的讚賞。秦國在諸侯間的地位明顯提高。秦人由此恢復了往昔的自信與開疆拓土的熱情,秦國內部各階層的注意力也轉向了外戰。

同年,趙成侯與齊軍在阿下交戰。

公元前365年,趙成侯攻打衛國,奪取衛國的甄城。

公元前364年,秦獻公下令秦軍攻打魏國,奪取秦國的故土河西之地。秦軍一直打過黃河,深入魏國境內到石門,斬首魏軍六萬人,取得秦國前所未有的大勝利。趙成侯派兵援救魏國。秦獻公把新獲得的土地賞給地主和貴族,國內的矛盾得到一定的緩解。周顯王向秦獻公祝賀這一勝利,他被賜予與秦穆公趙任好一樣的伯的稱號,被周顯王賜予黼黻之服。

同年,魏惠王把都城從安邑遷至大梁,因此在《孟子》一書中魏惠王多被稱為梁惠王。魏國公叔痤去世前,勸惠王殺商鞅,不要讓他逃走,惠王不聽。

公元前363年,秦軍在少梁大敗魏軍,俘虜魏國將領公叔痤和魏國太子,攻取龐城。公叔痤早年在魏國對秦獻公不薄,秦獻公在盛情款待一番後,將公叔痤放回魏國。這就是電視劇《大秦帝國之裂變》第1集劇情的歷史背景。此戰中趙成侯再度派兵援救魏國。

電視劇《大秦帝國之裂變》劇照

公元前362年,魏軍在澮地擊敗趙、韓聯軍,佔領皮牢。

六世開端

同年,趙成侯與韓昭侯在上黨會盟;秦獻公去世,秦孝公繼位。

秦孝公嬴渠梁

秦孝公繼位時與齊威王、楚宣王、魏惠王、燕文公、韓昭侯、趙成侯並立。當時黃河和崤山以東的戰國六雄已經形成,淮河、泗水之間有十多個小國。周王室勢力衰微,諸侯間用武力相互征伐吞併。戰國六雄中,楚國、魏國與秦國接壤。魏國佔有原本屬於秦國的河西地區,從鄭縣沿洛河北上修築長城。楚國自漢中郡往南,佔有巫郡和黔中郡。秦國地處偏僻的雍州,不參加中原各國諸侯的盟會,被諸侯們疏遠,像對待夷狄一樣對待。秦孝公以恢復秦穆公時期的霸業為己任,立志振興秦國。我國古文名篇《過秦論》中所說的秦國“奮六世之餘烈”,就是從秦孝公說起。

秦孝公雕像

公元前361年,趙成侯聯合韓國一道攻打秦國。

同年,魏國相國公叔痤病重,魏惠王親自前去探望他,說:“您的病如有不測,江山社稷將怎麼辦呢?”。公叔痤回答說:“我門下的中庶子公孫鞅,雖然年輕,但有奇特的才能,希望大王將全部國事交給他,聽任他去治理”。魏惠王默不作聲。魏惠王剛要離去,公叔痤屏退左右說:“大王如果不任用公孫鞅,那就一定要殺死他,不能讓他離開魏國”。魏惠王沒有回答,出來後對左右說,“公叔痤對我說在國事上一定要聽從公孫鞅的意見,這難道不是很荒謬嗎?”。魏惠王走後,公叔痤召來公孫鞅向他道歉說:“今天大王詢問可以做相國的人,我推薦你,看樣子大王並不認可。我又對大王說如果不任用公孫鞅,就應當殺死他。現在你趕快離開吧,不然將被捉拿”。公孫鞅說:“魏王不能聽您的話任用我,又怎能聽您的話殺死我呢?”。

商鞅雕像

不久,公叔痤去世。當時公孫鞅得知秦孝公求賢,於是在埋葬完公叔痤後,帶著李悝的《法經》向西投奔秦國,並得到秦孝公的重用,實施其著名的商鞅變法。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集權國家。

而魏惠王這邊,由於公叔痤戰敗,魏國河西戰場告急。魏惠王下令暫停進攻趙國,調最精銳的龐涓軍前往河西與秦軍作戰。龐涓採用聲東擊西、攻其必救的戰術,誘使秦軍向錯誤的方向集結。在一個漆黑的夜晚,他讓部分魏軍佯裝要經浮橋過河,自己卻親率精銳部隊悄悄北上,從秦軍防守薄弱之處渡過黃河,直撲秦都櫟陽。秦軍雖奮力抵抗,怎奈黃河天險已被突破。龐涓一路勢如破竹,攻破櫟陽,奪回了河西。秦孝公被迫遷回舊都,魏國聲威大振。

秦齊崛起

公元前360年,趙成侯幫助魏國攻打齊國。

公元前359年,趙成侯聯合韓、魏二國瓜分晉國僅剩的土地,將端氏封給晉君。

公元前358年,趙成侯與魏惠王在葛孽會盟。

同年,秦國在西山擊敗韓國。

公元前357年,田齊桓公去世,齊威王繼位。同年,原呂氏齊康公去世,絕子無後,俸邑都歸於田氏齊國所有。

同年,楚宣王與秦國聯姻。

公元前356年,韓、趙、魏三國趁齊國國喪之機,出兵攻打齊國的靈丘。齊威王、趙成侯和宋國在平陸會盟。

同年,趙成侯與與燕國在阿地會盟。

公元前355年,秦孝公與魏惠王在杜平會盟,結束了秦國長期不與中原諸侯會盟的局面。

同年,鄒忌琴鼓自薦,借講琴理之機同齊威王談論治國方法,指出上下一致.國家才會昌盛的道理。鄒忌勸說齊威王不要沉溺於酒色歌舞,要廣招人才,發展生產,操練兵馬。齊威王幡然悔悟,拜鄒忌為相。

歷史上記載鄒忌身高八尺,妥妥的是個帥哥。

據說他有一天穿戴好朝服,照著鏡子很自戀地問他的妻子:“你說我和徐公相比誰更帥啊?”。他的妻子對他說:“那當然是我老公你更帥啊”。鄒忌所說的徐公是齊國聞名的美男子,因此他還是不太自信,又跑去問他的姬妾,姬妾回答“徐公哪裡有夫君您帥呢?”。鄒忌還是將信將疑,恰好有客來訪。鄒忌又問客人,客人答道:“徐公不如大人您帥”。第二天徐公來訪,鄒忌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前看後看,最後終於確定自己沒人家帥。偷偷照鏡子,還是覺得比人家差遠了。於是晚上睡覺時想來想去,終於想明白了:“妻美我者,私我也;妾美我者,畏我也;客美我者,有求於我也”。

於是鄒忌朝見齊威王,向他講述了這個事情,藉此向齊威王說明要廣開言路,兼聽則明,以防止被矇蔽的道理。齊威王大為認同,齊國自此朝政清明。這就是《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

鄒忌諷齊王納諫

公元前354年,鄒忌被封為成侯,趙國進攻魏國的盟國衛國。此舉招致魏惠王的反擊。魏軍包圍趙國首都邯鄲。

公元前353年,魏軍攻佔邯鄲,趙成侯向齊、楚求援。

齊威王召叢集臣商議,鄒忌反對救援,而段幹朋則建議齊威王分兵一路向南攻打襄陵來疲勞魏軍,然後趁魏軍攻破邯鄲後救援趙國,這樣既救援了趙國,又同時削弱了魏、趙兩國。

齊威王採納段幹朋的建議,兵分兩路,一路齊軍圍攻魏國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孫臏率領救援趙國。齊軍兵分兩路,一路與宋國景敵、衛國公孫倉所率部隊會合,圍攻魏國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孫臏率領救援趙國。齊威王打算讓孫臏擔任主將,但孫臏以遭受過酷刑、身體有殘疾為由拒絕。齊威王於是任命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率兵救趙。

孫臏判斷魏國以精銳進攻邯鄲,國內必然空虛。於是率軍圍攻魏都大梁,迫使龐涓撤圍回援。孫臏趁機桂陵伏擊魏軍,生擒龐涓。史稱“桂陵之戰”

桂陵之戰

龐涓與孫臏本為同窗,他們的老師是我國春秋時期諸子百家之中的謀略家、縱橫家和陰陽家的鼻祖鬼谷子。二人一起學習兵法。龐涓出仕魏國,擔任了魏惠王的將軍。但是他認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孫臏,於是派人將孫臏請到魏國加以監視,後又捏造罪名將孫臏處以臏刑和黥刑,砍去了孫臏的雙足,想使他埋沒於世不為人知。當齊國使者出使至魏國首都大梁時,孫臏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見齊國使者。齊國使者覺得孫臏不同凡響,於是偷偷地用車將他載回齊國。逃回齊國的孫臏得到了田忌的賞識,於是他寄居在田忌門下擔任門客。

田忌經常與齊國諸公子賽馬。孫臏發現馬的腳力都差不多,可分為上、中、下三等。於是建議田忌加大賭注,用下等馬對戰別人的上等馬,用上等馬對戰別人的中等馬,用中等馬對戰別人的下等馬。田忌依計而行,結果兩勝一負,最終贏得齊威王的千金賭注。孫臏由此名聲大振,田忌將孫臏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向他請教兵法並讓他擔任自己的兵法教師。這就是田忌賽馬的故事。

田忌賽馬

桂陵之戰中齊國並沒有擊潰魏軍主力,齊國也沒有正式進攻魏國首都大梁,而趙國首都邯鄲仍為魏國所佔領。

公元前352年,魏惠王呼叫韓國的軍隊擊敗包圍襄陵的齊、宋、衛聯軍,齊國被迫請楚國大將景捨出面調停,各國休戰。

秦孝公趁魏國國內空虛之機,任命商鞅為大良造,率兵長驅直入,包圍魏國並佔領魏國舊都安邑。魏惠王急忙派軍隊在上郡要地固陽以東修建崤山長城,以阻止秦軍的進攻。

公元前351年,魏惠王與趙成侯在漳河邊結盟,魏國撤出趙國首都邯鄲。齊國將龐涓釋放,使其回魏國再度為將。

同年,秦國商鞅率兵攻佔魏國固陽。同年,秦國進攻趙國藺地。

而魏國在陸續與各國和談後,集中兵力反擊秦國。魏軍奪回安邑幷包圍固陽。

桂陵之戰的勝利使齊威王有些得意忘形。他開始貪圖玩樂,不理政事。同年,魯國攻入齊國;韓、趙、魏三國攻入齊國博陵。

公元前350年,趙成侯去世,趙肅侯繼位。

同年,為爭取時間在國內進行第二次變法,秦孝公與魏惠王在彤地會盟修好,緩和了兩國緊張的關係;衛國攻佔齊國薛陵。齊國修築長城。

公元前349年,趙肅侯奪取晉君的封地端氏縣,將晉君遷居到屯留。

公元前348年,趙肅侯和魏惠王在陰晉會見;趙國攻佔齊國甄城。

此時,齊威王才有些醒悟。在姬妾虞姬的諫言下,他開始勵精圖治。重用即墨大夫,烹殺佞臣阿大夫以及其他佞臣。齊威王率領各諸侯國去朝見周天子。當時的周王室又貧窮又衰弱,諸侯們都沒去朝見,只有齊國朝見他。天下人都認為齊威王是賢君。

公元前347年,趙肅侯鎮壓了趙範的叛亂。

公元前344年,趙肅侯派兵攻打齊國,奪取齊國的高唐。

同年,魏惠王以朝見周天子為名,召集泗上十二諸侯舉行會盟,圖謀攻秦。

秦孝公一邊下令加強防守,一邊採納商鞅“尊魏為王”的策略遊說魏國改變進攻秦國的意圖。商鞅遊說魏惠王,勸說他除了號令宋、衛、鄒、魯等十二個小國外,還要向北聯合燕國,向東攻打齊國,迫使趙國屈服;向西聯合秦國,向南攻打楚國,迫使韓國屈服,這樣霸業可成。商鞅還建議魏惠王順從天下之志,先行稱王,再圖霸業。

魏惠王中計稱王,按照天子的規格大建宮室,製作丹衣和九施、七星之旗,並召集各小國參加逢澤會盟,秦公子少官和趙肅侯也應邀參加,諸侯會盟後又前往朝見周天子。魏惠王僭越禮制的行為引起了齊、楚等國的憤怒,諸侯紛紛倒向齊國。

秦國“捧殺”魏國的計策大獲成功。

公元前344年,齊威王拜訪秦國。

公元前343年,趙國的公子趙刻率軍攻打魏國的首垣。

公元前342年,魏將穰疵在南梁和霍擊退韓將孔夜的軍隊,韓昭侯派使者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向大臣們詢問應當及早救韓還是推遲救韓。張丏認為如果晚救韓,韓國必將轉而投靠魏國,不如早救韓;田忌則認為趁韓、魏之兵還未疲憊就出兵,等於代替韓軍遭受魏軍的攻擊,反而會受制於韓,不如晚救韓等待魏軍疲憊,韓國危在旦夕一定會求救於齊國,這樣可以名利雙收。

齊威王贊同田忌的計策,秘密與韓國使者達成協議,但沒有立即派出援軍援助韓國。 而韓國自恃有齊國的援助,與魏國作戰接連五次戰敗,不得不再次求救於齊國。

此時成侯鄒忌是齊國的相國,田忌是齊國的大將,但兩人一向不和。公孫閱獻計給鄒忌說:“閣下何不勸說大王讓田忌率兵伐魏。打了勝仗,那是您策劃得好,大可居功;一旦打了敗仗,那麼田忌假如不死在戰場,也必定死在軍法之下”。鄒忌認為他說得有理,於是勸說齊威王派田忌討伐魏國。

公元前341年,齊威王以田忌為主將,田嬰,田盼為副將,孫臏為軍師,率軍援助韓國。齊軍直趨魏都大梁,迫使魏軍回救,以解韓國之困。

孫臏判斷魏軍自恃其勇,一定會輕視齊軍,況且齊軍也有怯戰的名聲。因此決定採用誘敵深入的戰術。孫臏命令進入魏國境內的齊軍第一天埋設十萬個做飯的灶,第二天減為五萬個,第三天減為三萬個。龐涓行軍三天檢視齊軍留下的灶後非常高興,說:“我本來就知道齊軍怯懦,進入魏國境內才三天,齊國士兵就已經逃跑了一大半了”。於是龐涓丟下步兵,只帶領精銳騎兵日夜兼程追擊齊軍。孫臏估算龐涓天黑能行進至馬陵。馬陵道路狹窄,兩旁又多是峻隘險阻,孫臏於是命士兵砍去道旁大樹的樹皮,露出白木,在樹上寫上“龐涓死於此樹之下”,然後命令一萬名弓弩手埋伏在馬陵道兩旁,約定“天黑能在此處看到有火光就萬箭齊發”。龐涓果然當晚趕到砍去樹皮的大樹下,見到白木上寫著字,於是點火檢視。字還沒讀完,齊軍伏兵萬箭齊發,魏軍大亂。龐涓自知中計,敗局已定,於是拔劍自刎,臨死前說道:“遂成豎子之名!”。齊軍乘勝追擊,殲滅魏軍十萬人,俘虜魏國主將太子申。史稱“馬陵之戰”

馬陵之戰

秦國趁機聯合齊趙兩國攻打魏國。秦孝公派商鞅進攻魏國河東,魏國派公子卬迎戰。兩軍對峙時,商鞅派使者送信給公子卬,說:“我當初與公子相處的很快樂,如今你我成了敵對兩國的將領,不忍心相互攻擊,我可以與公子當面相見,訂立盟約,痛痛快快地喝幾杯然後各自撤兵,讓秦魏兩國相安無事”。結果公子卬赴會時被商鞅埋伏的甲士俘虜,商鞅趁機攻擊魏軍,魏軍大敗。魏惠王被迫割讓河西部分土地求和,商鞅因戰功獲封於商十五邑,號為商君。

馬陵之戰,魏國元氣大傷,失去霸主地位,而齊國則稱霸東方。以至於魏惠王感嘆“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

馬陵之戰後,孫臏對田忌說:“將軍有意做一番大事嗎?”。田忌不知所以。孫臏說:“將軍最好不要解除武裝返回齊國,而是讓那些疲憊老弱計程車兵來把守住主地。主地的道路狹窄,車輛只能依次通行,相互碰撞著摩擦而過。如果讓那些疲憊老弱計程車兵把守住主地,定能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然後將軍背靠泰山,左有濟水,右有高唐,輜重可直達高宛,只需輕車戰馬就可以直衝齊國首都臨淄的雍門。如此,齊國的大權就可以由將軍掌握了,而那時候鄒忌必定出逃。否則將軍有可能無法不能安全回國”。但田忌沒有聽從孫臏的勸告。

後來鄒忌果然讓公孫閱派人以重金招搖過市,四處宣傳說:“我是田忌將軍的臣屬,如今將軍三戰三勝,名震天下,現在欲圖大事,麻煩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如何?”。之後卜卦的人剛走,公孫閱就派人逮捕占卜的人,並報告給齊威王。田忌聞訊後大恐,被迫出逃楚國。

可鄒忌還是擔心田忌憑藉楚國的勢力再返回到齊國。說客杜赫對鄒忌說:“我可以為您把田忌留在楚國”。杜赫來到楚國,對楚王說:“鄒忌之所以和楚國不友好,是因為他擔心田忌憑藉楚國的勢力再返回齊國。大王不如把楚地江南封賞給田忌,以表明田忌不打算返回齊國。鄒忌便一定會和楚國很友好。田忌是個逃亡在外的人,他得到了封地,一定會感激大王,如果將來他能返回齊國,也一定會使齊國和楚國很友好。這就是利用田忌和鄒忌二人的矛盾,而有利於楚國的辦法” 。楚王聽了杜赫的話,果然把江南之地封給了田忌。

齊宣王繼位後,得知田忌是被陷害的,於是將田忌召回國內官復原職。

從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到公元前341年馬陵之戰,在63年的時間裡,魏國在李悝變法的基礎上率先崛起,稱霸中原。而後楚齊秦爭相效仿,相繼崛起。至馬陵之戰,魏國一戰而衰,楚齊秦三強並立。天下真正進入群雄逐鹿的時代。

1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多爾袞和孝莊皇后到底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