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周延儒的暗中策動下,東林黨人開始對首輔成基命進行“輪番轟炸”。而更關鍵的是,由於自己在袁崇煥一案中的態度和立場,使得崇禎皇帝對於成基命也猜忌重重。

成基命

終於,擔任首輔僅半年的成基命就心灰意冷,在向崇禎上疏自辯的同時還遞交了辭呈。據《明史·成基命傳》記載:

基命奏辯曰:“澄源謂臣當兩首廷推,皆韓爌等欲藉以救崇煥。當廷推時,崇煥方倚任,安知後日之敗,預謀救之。其說祖逢申、道浚,不逐臣不止,乞放歸。”帝慰留之。卒三疏自引去。

成基命離開內閣後,周延儒終於如願以償,成為了大明王朝的第五十七位內閣首輔。

周延儒

周延儒(1593年——1643年),字玉繩,號挹齋,南直隸宜興(今江蘇省宜興市宜城鎮)人。在明朝歷史上,特別是崇禎時期,周延儒可以稱得上是最著名的內閣首輔。可惜,這位最著名的首輔卻被寫入了《明史·奸臣傳》,是一個“大奸似忠”的歷史人物。

1593年,周延儒出生在南直隸一個富庶的地主家庭,而且天資聰慧,是一個難得的少年神童,甚至被十里八鄉驚為天人。因此,他自小就養成了恃才傲物和狂放不羈的性格,這個性格標籤整整伴隨了他的一生。

在輕鬆透過一系列的進階考試後,年僅二十歲的周延儒就參加了會試,並且高中頭名的會元。緊接著,他又在同年的殿試中再一次拔得頭籌,成為頭名狀元。或許在他看來,這一切的取得都是那麼的波瀾不驚,那麼的順理成章。

之後,周延儒依例被授予了翰林院編修之職,開始在此熬資歷和排大隊。期間,他絲毫沒有低調和收斂,繼續延續著他“語不驚人死不休,怎麼高調怎麼來”的風格。不過,直到朱翊鈞駕崩,朱常洛駕崩,他都沒有被重用。

朱由校登基後,周延儒終於排隊排到了,被授予右中允一職,掌管司經局的事務。雖然說,這也就是一個微末小官,但畢竟是取得了品級上的晉升。

魏忠賢

由於朱由校朱木匠根本不理朝政,所以大小事務逐漸到了魏忠賢的手中,閹黨勢力以光速一般崛起。而幾乎與此同時,前朝的東林黨也鬥倒了浙黨、齊黨和楚黨等,實現了自己的一家獨大。

這樣,東林黨和閹黨的巔峰之戰已經是不可避免,雙方已經出現了零星的交火。

而周延儒一向自視甚高,或者說自視太高,他對於閹黨嗤之以鼻,甚至對於東林黨也不屑一顧。於是,夾在兩黨之間的他,仕途之路自然也是走得磕磕絆絆,坑坑窪窪。

1624年,周延儒被趕到了南直隸擔任詹事府少詹事,具體負責南京翰林院的事務。說白了,這就是一次明升暗降,他被趕出了權力的中心,只安排了一個閒職。

木匠皇帝朱由校渾渾噩噩的在皇位上挺屍幾年,終於死掉了。之後,大明江山由其弟信王朱由檢來繼承,也就是著名的崇禎皇帝,更是明朝的末代皇帝。

登基後,朱由檢發現自己接手的不過就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和空架子。國庫空虛、黨爭嚴重、流民四起、邊境不寧、後金崛起、災害不斷……。

崇禎劇照

唯一剩下的,或許就只是十七歲年輕人心中的那份“凌雲壯志”了。他心心念的就是要中興大明,就是要成為聖君,根本不管有沒有可能。

崇禎登基後,立即著手鏟除了魏忠賢的閹黨,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還鏟過頭了。這件事,成為他在位期間做成並做對的第一件大事,也是最後一件大事。

而且,崇禎皇帝還對周延儒這個當年的會元和狀元影響極其深刻,是他長久以來讀書學習的榜樣。於是,崇禎立即就將周延儒從南京召回北京,擔任了禮部右侍郎。

1628年,周延儒在被“閒置”四年後,終於又一次回到了權力的中心北京。這一年,他才三十五歲,但卻已有了十五年的為官經歷,變得無比的圓滑和世故。看來,張愛玲的那句話說得無比正確:出名一定要趁早。

從此以後,周延儒的好運連連。他在崇禎帝的庇護下春風得意馬蹄疾,升任了禮部尚書。於是乎,當年那個目空一切和豪橫無比的周延儒又開始了。

1628年,駐守在錦州的明軍因為長期欠餉而發生了譁變,薊遼督師袁崇煥發來十萬火急的奏請,要朝廷緊急撥付餉銀。據《明史·奸臣傳·周延儒》記載:

錦州兵譁,督師袁崇煥請給餉。帝御文華殿,召問諸大臣,皆請發內帑。延儒揣帝意,獨進曰:“關門昔防敵,今且防兵。寧遠譁,餉之,錦州譁,復餉之,各邊且效尤。”帝曰:“卿謂何如?”延儒曰:“事迫,不得不發。但當求經久之策。”帝頷之,降旨責群臣。

補充幾句,所謂“內帑”,也叫“皇帑”,是獨立於國庫之外的一個小金庫,專門用於支付皇帝和後宮的日常費用。

因為國庫空虛,所以崇禎帝在文華殿廷議此事時,幾乎所有的朝臣都主張動用內帑去緊急平定譁變。但是,崇禎卻猶豫不決,一來,他捨不得動用自己的小金庫;二來,他擔心開此先例,今後會被更多的事件所脅迫。

而圓滑的周延儒卻敏銳地察覺出這點,因此,他替朱皇帝提出了折中的處理意見,那就是內帑先緊急撥付一小部分,剩下的大部分欠餉由兵部和戶部商量如何拆借。此後,崇禎對於周延儒更加的信任,完全視為了心腹大臣。

可惜,因為周延儒不屬於東林黨的陣營,所以在日後的廷推內閣人選時,他沒有進入十人的候選名單。於是,他也就沒資格參加那場“抓大會”,眼見錢龍錫、李標、周道登等六人入閣參預機務,恨得他牙根癢癢。

1629年,崇禎單獨召見周延儒,君臣二人相談甚久。周延儒逐漸摸準了這位朱皇帝的秉性和脈絡,當場就意氣風發地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而且,完全不管能不能實現,反正心中想到的空中樓閣就全部描述出來了。

入閣後,周延儒開始馬不停蹄地詆譭首輔成基命,為的就是讓他儘管滾蛋好為自己騰出位子。利用袁崇煥一案,周延儒很快就實現了自己的目標。據《明史·奸臣傳·周延儒》記載:

九月,成基命致仕,延儒遂為首輔。尋加少保,改武英殿。

周延儒劇照

伴隨著成基命的離開,周延儒笑了,笑得可開心可開心了。而在他身後,有個人笑得更開心,這個人就是溫體仁,他同樣眼巴巴的盯著首輔的寶座。

溫體仁為人一貫奸佞,只知道一味討好朱由檢,而且是毫無底線的討好。周延儒討好崇禎不假,但他的目的是為了藉此上位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而溫體仁不同,他討好崇禎,完全就是為了追逐私利,而不是為了某些政治主張。或者說,溫體仁壓根就沒有什麼明確的政治主張。不過,比起周延儒來,溫體仁更受崇禎的寵信和支援。

成基命擔任首輔期間,溫體仁積極協助周延儒,兩人結成了“倒成同盟”。如今,共同的敵人成基命已經離開了內閣,而首輔的寶座又只有一把,所以“倒成同盟”很快就破裂了。

在溫體仁的積極聯絡下,言官們開始組隊上疏,不斷彈劾首輔周延儒。比如,縱子行兇、勾結朝臣、挑起黨爭、科場舞弊、徇私弄權……。總之,這是他們的強項,能翻出來的,能編出來的,統統都用上了。

面對這雪片一般的彈劾,周延儒只得上疏辯白。好在,崇禎已經連續更換了太多的首輔,他也開始覺得更換首輔不能視同兒戲,所以決定暫時不動周延儒,還斥責了言官對他的彈劾。

眼見情勢好轉,周延儒那股目空一切的豪橫勁兒又開始作祟了。他竟然公開說了“餘有回天之力,今上羲皇上人”的豪言。啥意思呢?我周延儒的能量很大,皇上名義上當政即可。於是,周延儒就這樣下課了。據《明史·奸臣傳·周延儒》記載:

而延儒至目陛下為羲皇上人,語誖逆。六年六月引疾乞歸,賜白金、綵緞,遣行人護行。體仁遂為首輔矣。

崇禎四年,溫體仁在趕跑周延儒以後,自己終於坐上了內閣首輔的寶座。不過,由於他一味媚上欺下,一貫專橫霸道,很快就引起了新一輪的彈劾浪潮。

而看似聰明,實則糊塗的崇禎卻對他情有獨鍾,每每都出面袒護。

就這樣,溫體仁這樣一個政治流氓竟然在首輔位上尸位素餐長達五年之久,成為崇禎朝在任時間最久的一位內閣首輔。關於他的歷史,我們會在下一篇文章中詳細講述。

溫體仁之後,張至發、孔貞運、劉宇亮、薛國觀等人,都先後擔任過首輔之職。可惜,這些人通通都是曇花一現,甚至都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太多印記。

在這樣的皇帝和這樣的內閣治下,明朝自然是更加的混亂不堪。關內,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農民軍是越剿越多,大有蔓延全國之勢;關外,清軍和明軍早已經實現了攻守易勢,明軍已經徹底處於了被動挨打的局面。

1641年時,崇禎終於又想起了當年的周延儒。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他下旨召回周延儒復為首輔,同時還加太子太師銜,進吏部尚書兼中極殿大學士。

復位之初,周延儒推行了一些舉措,竟然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可事實上,這更像是明朝最後的迴光返照。基本上,他和東林黨人差不多,耍耍嘴皮子還行,可要是來真格的,也沒戲。

1643年,清兵已經攻入關內,周延儒無奈之下,只得硬著頭皮去前線督戰。結果,他在陣前逶迤不前,等到清軍搶掠之後退去,他卻欺君假傳捷報。

可憐的崇禎,國家已經危在旦夕,居然還對周延儒抱有希望,甚至降手敕,賜章服,特旨進封太師。這個職位,明朝歷史上可是輕易不加封的,最多也就是追封有大功於社稷的朝臣。據《明史·奸臣傳·周延儒》記載:

延儒駐通州不敢戰,惟與幕下客飲酒娛樂,而日騰章奏捷,帝輒賜璽書褒勵。偵大清兵去,乃言敵退,請下兵部議將吏功罪。既歸朝,繳敕諭,帝即令藏貯,以識勳勞。論功,加太師,蔭子中書舍人,賜銀幣、蟒服。

不過,錦衣衛很快就揭發出此事,而其他的官員也紛紛跟進,大家一同彈劾周延儒。這次彈劾特別簡單,罪名就一條“欺君罔上”。

崇禎劇照

得知真相後,崇禎氣得鼻子都歪了,下旨徹查。據《明史·奸臣傳》記載:

延儒至,安置正陽門外古廟,上疏乞哀,不許。法司以戍請,同官申救,皆不許。冬十二月,昌時棄市,命勒延儒自盡,籍其家。

不久,隨著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尚有一絲骨氣的崇禎帝選擇了和周延儒一樣的道路,也自縊而亡。

從此以後,明朝滅亡,只有南明的小朝廷還在象徵性的抵抗,但已經無力迴天。而對於周延儒,張廷玉在《明史》中這樣評價他的一生:

周延儒懷私植黨,誤國覆邦。

68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他挽救大明江山,避重蹈宋朝命運,如今一知名相聲演員與其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