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中東地區是蘇美爭霸的關鍵所在,而伊朗則是中東地區的傳統大國。在中東諸國之中,伊朗同蘇聯的淵源很深、糾葛很多。
冷戰的多數時間裡,由於美國在伊朗巴列維王朝境內滲透的厲害,故蘇聯對伊朗持一定的防範態度。
但是,當歷史進入80年代之後,隨著世界格局的變遷,蘇聯和伊朗之間的關係也發生了變化。這其中,有著什麼樣的緣由呢?
第一:近代前期,俄國謀求擴張,但被波斯遏制蘇聯的前身是沙俄,伊朗的舊稱是波斯。16世紀起,俄國和波斯有過友好的往來,但同時也發生過激烈的戰爭。
1592年,波斯薩法維王朝曾派出一支50餘人組成的商團訪問俄國,目的是為了聯合俄國,制衡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這一時期,俄國和波斯之間尚沒有太大的利益衝突。
但是,隨著俄國在阿列克謝沙皇時代的日漸崛起。俄、波之間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並因此而爆發了多場戰爭。
1651~1653年,俄國在北高加索的達吉斯坦地區擴張,最終被強大的波斯重甲騎兵擊敗。
1722~1723年,俄國趁波斯中衰之際,出兵攫取了波斯北方的吉蘭等地,但納迪爾沙隨後領導波斯軍壓制了俄國,1732年《拉什特條約》簽署後,波斯收復失地。
1796年,俄國和波斯愷加王朝發生戰爭,最終雙方平局。
這一時期,由於波斯國力尚且強大,所以俄國同波斯的戰爭,都沒有佔到太大的便宜。
波斯鐵騎
第二:近代後期,俄國迅速擴張,蠶食波斯大片疆域然而,19世紀之後,隨著雙方國力差距的進一步拉大,波斯逐漸難以招架工業化的俄國。
1804~1813年的戰爭,波斯屢戰屢敗,最終被迫同俄國簽署《古利斯坦條約》,割讓包括希爾萬在內的大片國土。
1826~1828年的戰爭,波斯初戰取勝,但由於後勁不足,最終被俄國翻盤,這次戰爭之後,波斯被迫簽署喪權辱國的《土庫曼恰伊條約》,主權被進一步破壞。
19世紀後期,隨著英、俄侵略步伐的加劇,波斯陷入了邊疆危機。
1860~1880年,俄國分步驟佔領原屬波斯勢力範圍的中亞地區。
1881年,俄國迫使波斯簽署《阿哈爾邊界條約》,使波斯徹底喪失了阿姆河以東地區的主權。布哈拉、撒馬爾罕、謀夫等波斯文化圈的歷史名城,也盡數落入俄國之手。
1907年,俄國將波斯北部劃分為“勢力範圍”。
這一時期,俄國實力大有增強,並透過戰爭迫使波斯簽署了大量不平等條約。
俄國佔領中亞
第三:十月革命後,蘇聯摒棄舊政,但仍對波斯施加影響1917年十月革命後,新生的蘇維埃俄國摒棄了沙俄時代的政策,開始同亞洲各國建立新關係。
波斯既是蘇維埃的南方重要鄰國,又同中亞的蘇維埃政權存在密切聯絡。故而蘇俄對其的戰略地位很是重視。
1921年,蘇俄和波斯簽署了《蘇波(伊)友好條約》。該條約廢除了沙俄時代的不平等內容,但卻強加了“若國外敵對勢力試圖以波斯為基地,威脅蘇維埃政權,則蘇維埃軍隊有權出兵波斯”這一明顯不利於波斯的條款。
1935年,禮薩·汗將正式國名由“波斯”改為“伊朗”。與此同時,他在外交上日漸向德國靠攏。試圖藉助德國的力量,來牽制蘇聯和英國。
1941年,德國在伊朗的影響力已日漸壯大,這給了蘇聯以武裝介入的口實。當年8月25日,蘇聯聯合英國入侵伊朗,以肅清德國勢力。
二戰結束時,蘇聯還在伊朗境內扶植了亞塞拜然人民共和國、馬哈巴德共和國這兩個離心主義政權。
蘇聯策動的這些事件,導致了1946年伊朗危機的爆發。
第四:冷戰前期,伊朗親西方,引起蘇聯戒備在冷戰的大部分時間裡,蘇聯對伊朗持防範態度。
根據前文所述,蘇聯在中亞的幾個加盟國,都同伊朗存在歷史、文化、宗教、習俗乃至血緣上的聯絡。蘇聯部長會議內就有人提出:“要以烏茲別克為前哨,經略伊朗”。
伊朗巴列維王朝受西方影響較深,並且購買了大量的美式裝備。而蘇聯則在同與伊朗毗鄰的地區屯駐了大量的軍隊。
60~80年代,蘇軍在中亞土爾克斯坦軍區(烏茲別克加盟共和國、土庫曼加盟共和國)部署了20個師以上的兵力、5000多輛坦克,對伊朗形成軍事壓制。
1970年以後,蘇聯更加積極地介入阿富汗事務,在阿富汗境內扶持親蘇政權。阿富汗是伊朗的鄰國,蘇聯此舉無疑會給伊朗造成壓力。
1979年巴列維王朝垮臺前,蘇聯和伊朗雖然也有一些合作,但整體上還是以對峙為主的。
第五:冷戰後期,伊朗脫離西方,蘇聯與其改善關係不過,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蘇聯和伊朗之間的關係出現了轉變。
兩伊戰爭爆發時,蘇聯考慮援助伊朗。而伊朗雖然在之前喊出了“不要西方,也不要東方”的口號,但也逐漸接受了蘇聯的援助。
蘇聯先是向伊朗提供了相當數量的資金,後又向伊朗提供了包括道路、橋樑、發電廠、鋼鐵廠在內的工程援建。
同時,蘇聯還援助了伊朗相當數量的武器裝備。例如T-72坦克、BMP戰車、米格戰機、石勒喀防空系統、薩姆導彈等。以此來幫助伊朗軍隊抵消伊拉克軍的優勢。
1989年,霍梅尼向戈爾巴喬夫寫了信,這是他唯一一次致信給外國領導人。不久之後,蘇聯外長謝瓦爾德納澤訪問伊朗。在此情況下,蘇伊兩國簽署了一攬子合作協議,交流進一步加深。
那麼,蘇聯和伊朗這對糾葛頗深的“冤家”,為何會在冷戰末期實現和解呢?其實,這其中除了國際格局演變這一大環境因素外,還同蘇、伊兩國的各自情況有關。
首先,從蘇聯的角度講。
伊朗是蘇聯的南方鄰國,而且同蘇聯中亞加盟國有著相當深厚的淵源。
蘇聯若想減緩南部國境的壓力,就必須要認真考慮同伊朗的關係。
伊斯蘭革命後,伊朗高舉反美大旗,這讓蘇聯格外高興。儘管伊朗反美並不意味著親蘇,但蘇聯仍然希望拉攏伊朗,以遏制美國力量在中東的擴張。
另外,80年代中期,蘇聯由盛轉衰。體制僵化、經濟停滯、軍費開支巨大等現實性問題,令蘇聯疲於應對。蘇聯不想再多樹立一個敵人。
在此情況下,蘇聯就需要改善同伊朗的關係,透過給予伊朗一定程度的幫助,防止伊朗重新被西方勢力控制。
其次,從伊朗的角度講。
霍梅尼個人既反對美國,也防範蘇聯。但在現實操作中,反美大於反蘇。
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後,伊朗被西方和阿拉伯國家“圍攻”,在外交上陷入孤立,在經濟上遭受封鎖,處境非常困難。
1986年對伊拉克的攻勢被遏制後,伊朗的戰爭潛力幾乎被消耗殆盡,愈發難以支撐擴日持久的戰爭。不得不重視來自蘇聯的支援和斡旋。
在此情況下,伊朗就得認真處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係,透過團結蘇聯這個“次要敵人”,來對抗美國這個“主要敵人”。
總的來說,世界上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蘇聯和伊朗因為各自的利益,而實現了和解。蘇聯解體後,以俄羅斯為代表的原蘇聯國家,仍然同伊朗保持合作。
參考資料:《蘇聯中東關係史》、《伊朗戰爭史:1500-1988》、《伊斯蘭革命後伊朗與蘇聯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