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說道,公元前225年,李信率20萬大軍攻打楚國,因為昌平君的反叛,導致慘敗。第一次滅楚之戰失敗後,秦王嬴政迅速重新起用王翦,並按照王翦的要求,給予王翦60萬大軍,按照“十丁抽一”的說法,王翦帶走的可以說是秦國的傾國之兵了。而王翦這一次堅持要用60萬大軍滅楚的原因,還有基於以下三點的考慮:
一,楚國有強大的軍事潛能楚國雖然在秦國的不斷打擊下,國土面積和人口有所縮水,但總量也是遠遠超過三晉、燕國和齊國,對外號稱是兵車千乘,帶甲百萬,仍然有足夠的力量跟秦國抗衡,楚國民風彪悍,絕對是個不容小視的對手,況且如果第二次伐楚再失敗,可能會讓整個秦國都陷入被動
楚國兵車千乘,帶甲百萬不只是說說而已的
二,數量龐大的貴族勢力與三晉的四戰之地不同,楚國具有龐大的國土縱深,而楚國又是個貴族林立國家,同時這些貴族都有私兵,龐大的楚國就像是由眾多小軍閥組成的,即使正面打贏了楚軍,佔領了城池,但楚國的小軍閥們經常可以伺機反撲,如果秦軍沒有足夠的兵力駐守已取得的城池,一旦背後出現問題,就會像第一次的李信大軍一樣腹背受敵。為了防止再次發生意外,秦軍就必須用足夠的兵力,做好萬全的準備。
屈景昭三家的實力早已超過楚王,如果戰國繼續,三家分楚也未可知
三,楚軍氣勢正旺前一年秦軍攻楚大敗,士氣低落,而楚軍大勝,士氣高漲,此時的秦軍最重要的是要恢復士氣,如果秦軍不以盛大的軍容出擊,那麼秦軍中頹喪計程車氣將會導致又一次潰敗。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領60萬秦軍,開啟了第二次滅楚之戰,但60萬大軍一進入楚國境內,就開始深牆高壘,堅壁不出,休養生息長達一年,王翦有了60萬大軍,為什麼不一鼓作氣滅楚呢?很簡單,因為王翦需要先解決秦軍自己的問題
雖然都是60萬,但情勢完全不同了
兵員問題戰國時期,各國兵員普遍是徵兵制為主,募兵制為輔的方式。秦國也不列外,所謂徵兵,按照當時的規定,男子16歲或17歲便“傅籍”登記,然後根據國家需要隨時應徵入伍,直到60歲才能免徵。像長平之戰後期,秦昭襄王為了能一舉擊垮趙國,徵兵範圍擴招至15歲,達到了“六丁抽一”,已經是徵兵的極限。而募兵,就是經國家嚴格挑選後組建的常備軍,例如魏國的“武卒”,齊國的“技擊”、秦國的“銳士”等,這些軍人全部都是脫產的職業軍人,待遇相對較為優厚。由於這些常備軍往往經過長期訓練,因此這些軍隊人數雖少,但卻是軍隊戰鬥力的保證。60萬大軍,應該大部分屬於徵兵,戰鬥力就可想而知了。
徵來的兵都是不要工錢,自帶乾糧,但戰鬥力真是難說
秦國在統一戰爭的後期,兵員的補充基本上是靠“以戰養戰”,透過從佔領區的人口中選拔兵員已經成為了秦軍最主要的來源。秦國在發動滅楚戰爭前,除了要對付燕趙殘軍,還有各地的叛亂,秦軍四面出擊,兵力嚴重不足。前226年新政的前韓國貴族們叛亂,前225年昌平君在郢陳反叛,如果這些原三晉計程車兵在軍中發生叛亂,那影響會異常巨大。
羋啟,雖然號稱是這位末代楚王,但真沒有一天好日子
後勤問題在第一次滅楚之戰中,秦軍自潁川郡出發,向南進攻一路高歌猛進,可當李信拿下鄢郢準備和蒙武會師城父之時,昌平君卻突然在郢陳反叛,切斷了李信的後路。使得李信首尾不能相顧,導致失敗,而根本原因就是數十萬大軍出征,後勤補給一旦被切斷,勝負立顯,若想大軍高歌,秦國後方必須保證絕對的安全。
昌平君的反叛導致李信大軍首尾不能相顧
指揮問題由於前一年李信的戰敗,被殺七都尉,按照《商君書·境內篇》記載“國封尉,短兵千人。將,短兵四千人”,一個都尉有衛兵1000人,說明都尉的官階很高,如果都尉戰死,這1000人都將獲罪,除了這7000人的衛兵,還有都尉統帥的其他士兵,可以說損失非常大,更重要的是這戰死了7名都尉,中高層軍官出現了斷層,數十萬大軍的指揮系統需要重建。
士兵沒了可以再徵,中高階軍官沒了可不好補充
秦王在李信戰敗後,迅速組建60萬大軍交給王翦,其中兵員的成分錯綜負責,有老秦人組成的募兵,有新秦人組成的徵兵,還有原來韓趙魏留下的老兵,再加上中高階軍官損失巨大,如果帶領這支大軍出征,很可能會是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局面,沒有這一年的訓練跟思想政治工作,就算王翦再厲害,也不敢輕易出征。
公元前224年,在楚軍士氣和體力都已被消磨殆盡之時,王翦趁楚軍往東調動,率兵出擊大破楚軍,殺項燕於蘄,後俘虜楚王負芻,至此楚國徹底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