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闊臺汗國
窩闊臺汗國
(deiulus) 由窩闊臺后王海都所建的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分封諸子,第三子窩闊臺得到葉密立(今新疆額敏縣)與霍博(今新疆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地區。窩闊臺被推戴即大汗位時,與會諸王曾立約:大汗位當永屬他的後嗣,誓不改奉他系宗王。窩闊臺在位時,葉密立地區成為其長子貴由的封地,次子闊端則封於河西一帶。貴由死,蒙哥即位,大汗位便由窩闊臺系轉入拖雷系后王手中。窩闊臺系后王中,除闊端與蒙哥友好,得到蒙哥的信任,仍以河西之地為其封地外,其他諸宗王則多予遷謫:合丹(窩闊臺第六子)遷於別失八里,滅裡(第七子)遷於也兒的石河(今額爾齊斯河),海都(第五子合失之子)遷於海押立(今蘇聯哈薩克塔爾迪·庫爾幹東),脫脫(第四子哈剌察兒之子)遷於葉密立,蒙哥都(闊端之子)及窩闊臺三皇后乞裡吉忽帖尼遷於闊端封地之西,昔列門(第三子闊出子)、忽察、腦忽(均為貴由子)被髮往中原和高麗充軍。窩闊臺的封國被分劃成幾處小的封地。蒙哥死後,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爭奪大汗位,海都依附於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為敵。阿里不哥失敗後,海都拒絕歸附忽必烈。至元五年(1268),開始舉兵東犯元境。他與察合臺汗國的八剌先是互相爭戰,繼而相結納,取得伊犁河谷與可失哈耳(今新疆喀什)地區,並糾集窩闊臺、察合臺、朮赤三系諸宗王,在答剌速河(今塔拉斯河)畔召開忽裡臺(1269年,另一說為1267年)。八剌死後,察合臺汗國實際上成為海都所操持的附庸,它的統治者篤哇追隨海都,多次進擾元朝的西北邊境。海都統治下的窩闊臺汗國所控制地域,西至可失哈耳與答剌速河谷,南及天山南坡諸城,東抵哈剌火州(今新疆吐魯番),北有也兒的石河上游之地,而以伊犁河與答剌速河流域為中心,成為中亞的一大勢力。它的存在,對元朝政治軍事形勢的發展、元朝與西方諸汗國的聯絡、中西交通的往來等方面都帶來巨大影響。中亞、蒙古的某些地區也因之數遭殘破,造成大量流民內徙。大德五年(1301),海都犯元境,在與元軍戰鬥中受傷,回師途中死去,子察八兒繼立。窩闊臺後裔為爭奪汗位發生矛盾和分裂,汗國力量削弱。七年,篤哇與察八兒等遣使入元,“請命罷兵,通一家之好”,元朝許和。次年,篤哇起而與察八兒爭戰,大掠其國西部諸城。元朝海山的軍隊也同時逾阿爾泰山,大破察八兒軍。察八兒窮無所依,投往篤哇。窩闊臺汗國所屬的諸大藩部一部分歸附元朝,大部分降於篤哇。至大二年(1309),察八兒因參與察合臺汗國的一次內爭,失敗,逃歸元朝,元封他為汝寧王。他的領地大半為新即位的察合臺汗也先不花所有,窩闊臺汗國亡。
參考書目
J.A.Boyle,TheSuccessors of Genghis-khan,trans.from Rashīd al-Dīn:the Jāmii‘al-Tawārīkh,NewYork,1971。
(周良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