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琦(1008—1075年),字秩圭,河南安陽人。歷相仁宗、英宗、神宗三朝,擁立英宗、神宗即位,他立德、立功、立言,為世垂範,被封魏國公,諡曰“忠獻”,世人常敬稱之謂韓公、魏公、韓魏公、韓忠獻。
公元1027年,韓琦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中進士,虛歲方二十,史稱其“弱冠舉進士”。從此步入仕途,在每一個職位上,都有傑出表現。任右司諫時,連上十疏,揭露當時宰執班子用非其人,仁宗終於聽取了他的忠言,同日一舉罷掉兩個宰相和兩個副相。又上疏請仁宗停止隨意降旨封官賜爵,不要助長僥倖之風。總之,只要發現政事有不當,韓琦未嘗不直言諫阻,三年間連上七十餘疏。名相王曾從不輕易誇獎人,對韓琦卻十分讚許。
夏國獨立後,宋王朝西北邊境受到嚴重威脅。不久,韓琦就被派往前線。從1040—1043年,在西北四年,韓琦和范仲淹並肩作戰,成為著名的軍事統帥。韓琦這時才剛三十出頭,還是個小帥哥,人們已把他尊敬地稱作“韓公”。直到二十餘年後,韓琦做宰相時,他對西夏相關事宜的處置,仍令西夏使臣聳服。
慶曆三年四月,韓琦和范仲淹一起回朝任樞密副使,國人為之興奮不已,接著,韓琦又和杜衍、富弼一道,協助范仲淹,主持了著名的慶曆新政。韓琦於1061—1068年連任首相8年。韓琦無論任職朝廷還是地方,一心為民,百姓對韓琦也敬之親之。1039年,兩川大旱,自夏至秋,沒下一滴雨,百姓鬧起饑荒。八月間,朝廷任命韓琦為安撫使,前往賑災。賑災期間韓琦對抗旱不作為的官員狠狠懲治,先後開不作為的官員六百多人。到十二月,救災圓滿結束,救活饑民一百九十餘萬人。
韓琦一生,最愛助人,不少英才大才,都受過他的恩澤,他提攜范仲淹,力薦歐陽修,1056年他極力向朝廷推舉蘇洵、蘇軾、蘇轍為官。他從政期間,還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干將,北宋中期名將狄青、郭逵,都是經他和范仲淹重用而成長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