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皇帝作為當時天上地下第一人,作為無比尊貴的存在,吃穿用度都是要與所有人區分開的,也就是說皇帝的一切都是“孤品”,皇帝的衣服包括他的顏色和配飾,都是獨一份兒;他平時所常用的物品,都是最好的“貢品”,他用了之後別人都不能用;皇帝的妃子後嗣也都是別人不能染指,否則就要殺頭的存在。甚至連口頭的自稱,皇帝的也是與眾不同。

古人非常看重禮儀,禮樂制度非常嚴苛,位卑者見到位高者就要行禮,標準各不相同不說,連自稱也是五花八門。皇后說“本宮”,大臣稱“臣”,下人稱“奴婢”,還有皇親國戚平民百姓的自稱也各有不同,當然皇帝的最是獨特無匹,已知存在的自稱有6個,分別是:寡人、不穀、朕、吾、餘一人、孤。

每個自稱還都有其含義和時代特徵。比如說“寡人”多見於周朝前後,君主和分封制下的諸侯王都常用“寡人”自稱,因為當時的社會還比較迷信,對於“天”有著無比的崇敬,認為自己的權力都是上天之德,而自己的德行肯定是配不上天的,所以寡人,其實是“寡德之人”,是為了向上“天”表現自己的謙虛。

而“不穀”和“孤”,也多見於這個時期,意思大體上也差不多,而且本也都是天子的自稱,但沒有特別講明最高統治者才能使用,尤其是周天子式微的時候,有心犯上的諸侯王們也慢慢開始這些字眼,這兩個自稱使用方式也和“寡人”一樣義,不過只有天子諸侯在聊一些比較沉重的不好的話題時,會特意用“孤”。

“吾”是全國上下統一的自稱,在天子還沒有特意使用某個字眼謙稱時,這個字出現的頻率也很高,但是慢慢地為了顯示與眾不同才棄用了,後來就變成了“我”的意思;“餘一人”則不然,這原本很高階的天子自稱,比之“孤寡”更勝一籌,高階到如果皇位是被篡奪的,那後來的天子就不敢用這個字眼,這也是這個詞基本不怎麼見到的原因之一,而且它還是百姓對王的稱呼,為了表達至高無上的尊敬。

以上這幾個自稱都是先秦前,天下分裂式統一的時候,用得比較頻繁的,直到公元前247年嬴政繼位,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國家後,不僅僅只是“同文”“同倫”“同軌”,還將這個自稱固定為了“朕”。

“朕”並不是秦朝才開始用,西周時期甲骨文中也有很多,說明當時就已經出現了這個用法,只是存在感如“寡人”那麼強,而且民眾也可以用。但“朕”這個字,為什麼會變成天子皇帝們的自稱,暫時還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連其本義,也暫時無從知曉,只是根據對一些文獻的上下文理解,猜測它是縫隙或者預兆的意思,但如果一個字眼要成為天子的自稱,應當存在一些比較有深遠的含義。

這個含義在秦始皇規定只有他能用的時候,得到了補充。有專家說,把“朕”字拆開讀,就能知曉皇帝用其自稱之意,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甲骨文中“朕”字拆開後,是“舟”字和“灷(zhuàn)”字,“舟”大家都知道,有運送之意,而“灷”其實是“火種”的意思,合起來就是“運送火種”之意。

所以天子的自稱,遇上了這個至高無上的秦始皇,連那點點謙虛都沒有了,他自比是運送火種的人,是孕育希望的人,也是傳達希望的人,不再帶有對上天的敬畏之感。

2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武則天退位,眾人紛紛慶祝,唯姚崇痛哭;一年後,沒哭的人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