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文宗的漢文化修養超過在他之前的所有元朝皇帝。
他的書法,“落筆過人,得唐太宗晉祠碑風,遂益超詣”。他還會作畫,所繪萬歲山畫草圖,“意匠、經營、格法,雖積學專工,所莫能及”。他曾經輾轉流落於江南、海南和荊湖,對當時民情也應有相當的瞭解。
不過,文宗卻處在一個很難有所作為的時代。天曆年間連續兩次重大的變故,致使蒙古色目上層人心離散。兩都戰後遭籍沒財產的官員貴族在百人以上,對隔絕在圍城中的上都官員,後來雖然停止追究,但很多仍被削去官職不復任用。明宗被弒,蒙古朝官中即有人“移疾不出”,有諸王、高階官員甚至西域名僧參與的“謀不軌”案接連發生,有的竟以“明宗太子”為號召。
天曆元年(1328年)四川平章政事囊加臺舉兵,實際上是“欲翊戴明宗”;和世一死,文宗擔心原已詔赦的囊加臺復舉事,立即以其“指斥乘輿,坐大不道棄市”。雲南行省丞相也兒吉尼是武宗舊臣乞臺普濟之子,本人亦曾扈武宗鎮北。
天曆元年文宗即位後,兩次召也兒吉尼入朝,不至。他不大可能站在上都一邊反對武宗後人,抗命不至,當是出於效忠和世的立場。二年三月,也兒吉尼大概猶疑動搖,想要投奔文宗,故被雲南諸王及其他省官黜斥,取道八番赴大都。六月,明宗南歸途中曾“賜駙馬脫必兒鈔千錠,往雲南”。直到明宗暴死、文宗再即位之後,雲南諸王禿堅等才最後改變觀望態度,於至順元年正月公開稱兵。戰火瀰漫整個滇東北,元廷先後調四川、江浙、河南、江西、陝西、朵甘思、朵思麻等處軍隊,歷時年餘,方始平亂。
自忽必烈朝以來,蒙古高層內部的躁動不穩,以文宗朝為甚。所以陳思謙在至順元年“建明八事”,除了“正君道”外,最先提到的就是“結人心”;虞集為殿試擬製策,亦首以“勸親親,體群臣,同一風俗,協和萬邦”為問。由於政治和經濟環境的限制,文宗臨朝四年間,只好專心著意,以追求振興文治的表面效果為滿足。透過建立奎章閣學士院和修撰《經世大典》,他將當時幾乎所有的名儒都籠絡在自己周圍,用虛崇文儒的手段來收攬漢地民心。但是文宗在位期間,丞相燕鐵木兒自恃有功,玩弄朝廷,元朝朝政更加腐敗,國勢更加衰落。文宗在位期間國內多爆發農民起義,大動亂正在醞釀之中。
至順三年(132年)八月,文宗病逝,終年二十八歲,死前自悔謀害兄長之事,吐露真情,遺詔立明宗之子以自贖。死後葬起輦谷,廟號文宗,諡號聖明元孝皇帝,尊號(汗號)札牙篤汗。
文宗臨終前囑咐道:“昔者晃忽叉(即旺忽察都)之事,為朕平生大錯。朕嘗中夜思之,悔之無及。”他決意傳位給明宗長子妥飀帖睦爾。當時權傾天下的燕鐵木兒擔心事情敗露,決定封鎖文宗遺詔,傳位給明宗次子懿磷質班,是為寧宗。
年僅七歲的寧宗在位五十三天後得病而死。
燕鐵木兒千方百計阻撓妥飀帖睦爾繼位,直到燕鐵木兒病死,妥飀帖睦爾才登基稱帝。當年翊戴明宗、文宗奪位的伯顏起而代之,拜中書右丞相,進封秦王,在與燕鐵木兒子、左丞相唐其勢爭奪權勢的鬥爭中取勝。此後,伯顏“獨秉國鈞,專權自恣,變亂祖宗成憲,虐害天下,漸有奸謀”。
在文化方面,文宗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在位期間,建立奎章閣,編修《經世大典》,為研究元朝的歷史提供了一筆寶貴的財富。但元文宗崇尚佛教,走向極端,一是帝師的規格太高;二是某些徒屬依權恃勢,為非作歹;三是濫做佛事,耗資巨大;四是佛教徒干預朝政;五是創立廣教總管府,以掌僧尼之政,全國共設定十六所,“秩正三品”。僧尼可免一切差徭,而其他宗教則奉行祖制。當時色目人在朝廷上的政治勢力被削弱,而欽察官僚集團則權勢大增,燕鐵木兒擅權恣縱,政事一決於他,導致貴族統治集團內部尖銳的矛盾。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一口氣就能讀完的大元史》,京東5折搶購,噹噹滿100減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