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眾所周知,唐朝詩人比較多,經濟也比較繁榮,對於唐朝文化而言,其傳播者也是非常多。大家最熟知的便是唐玄奘,他把華夏文化傳入古印度,不管從演義到正史,都能證實唐玄奘將華夏文化傳入古印度。後人將唐玄奘傳播文化之事,或寫成演義,或編成戲詞,或編成評書,弘揚他傳播華夏文化的精神。

在唐朝時期,除了唐玄奘出使印度外,還有很多人也將華夏文化傳播至鄰國。說唐玄奘是一個外交家,那麼,唐朝還有一個外交家,堪稱一代傳奇,那便是王玄策,曾三次出使古印度。在對外交流這一塊,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民間,有這樣的傳說,王玄策曾一人征服天竺國。這樣一位英雄人物,很多人對他的豐功偉績,了解的比較少。西藏出土一石碑,講述了他的英雄事蹟。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事情是這樣的,在1994年,一支考古勘察隊,在西藏吉隆縣境內發現一塊石碑。發現石碑的時候,位於海拔高度4130米,也是西藏現存地理位置最高一處。其石碑寬81.5釐米,高30釐米,正中有七個大字“大唐天竺使出銘”。由於石碑樹立於風沙猛烈之地,經長年風沙侵蝕,一部分字跡已經模糊。據專家統計,殘存有220字左右。

據專家初步釋讀,在石碑上發現了一些線索,對石碑的年代與性質基本探明。據石碑記載,此碑刻於公元658年。還記載,唐朝王玄策率領劉嘉賓、賀守一等人歷盡艱難險阻,出使天竺國,途徑“小楊同”等路過吉隆,於此,將其功績記於此碑。這一發現,讓專家驚歎:原來此人真的存在。

後來,根據專家推測,民間所流傳王玄策征服天竺國之事,實屬存在,並非傳說。據史書記載,王玄策曾帶領30人出使天竺國,後征服天竺國。這與石碑上所記載的完全吻合,更說明王玄策確實出使古印度,並與古印度有著很好的交流,更向古印度傳播華夏文化。

五月庚子,右衛率長史王玄策擊帝那伏帝國,大破之,獲其王阿羅那順及王妃、子等,虜男女萬二千人、牛馬二萬餘以詣闕。——《舊唐書》

據史書記載,王玄策曾出使古印度,即當時的天竺國。在王玄策抵達天竺國時,老國王去世,天竺國大臣阿羅那想篡位。由於阿羅那剛繼位,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便與王玄策等人發生激戰。最後,王玄策等人寡不敵眾,被阿羅那等人搶走貢品,只剩王玄策一人逃到吐蕃。他以唐朝官員的名義,向吐蕃借了1200名士兵與7000騎兵,直接衝向天竺國,最終,王玄策打敗阿羅那等人,征服了天竺國。

當王玄策回到唐朝後,朝廷給了很少一部分賞賜。就這樣的英雄,正史上也沒有為他樹立碑立傳,更沒有稱讚。一些外國人對中國的史書,一貫保持懷疑的態度,他們認為,王玄策官職卑微,怎麼有徵服天竺國的本事,更對王玄策的存在產生懷疑。西藏石碑的發現,更坐實了王玄策的存在,以及他的豐功偉績。現刻有王玄策的石碑,依然得到很好的保護。

長城君曰:從西藏石碑的發現,到王玄策功績的認可,都反映了唐朝的強大,更證實了中國史書的真實性。雖然王玄策只是一個御史,他所立下的功績,更展現了唐朝的國力。這樣一位功臣,讓我們永世傳頌吧!

參考資料: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她沒有與魯迅結婚,卻跟魯迅生下唯一的孩子,被人稱“害群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