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做事的特點,有人大大咧咧、不注重細節;有人急於求成,魯莽行事;也有人謹小慎微,瞻前顧後。無論是哪種行事,都有一定的缺點和優點,這還要視職業、地位而定。
在《一千零一夜》中有這樣一句話:“對於處世接物,凡能忍辱負重,審慎考慮的人,往往易於達到希望目的,操最後的勝算。反之,急躁冒進,急於求成的人,沒有不失敗不後悔的。”
這句話用在李蓮英身上尤為貼切,作為慈禧身旁最信任的人,他的行事足以稱得上是謹小慎微的典型。為何這樣一個面露陰狠,一臉膿包的太監卻能夠佔據慈禧身邊53年的心腹地位?看完他的一生或許便能夠明白一二。
一、太后身邊的大紅人,清朝太監的巔峰慈禧太后,作為晚清時期的實際女性掌權者,她在清王朝乃至整個中國古代歷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物。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中,慈禧無疑是極其特殊的一位女性,她掌握著大清長達半個世紀的最高權力,內權衡朝臣,外與各國列強周旋,手段心計絲毫不遜色於男子。
當然,慈禧能夠站到這樣頂尖的一個位置,自然也是經歷了宮廷中無數的刀光劍影的,故而性格無常,能夠在其身旁伺候的人是少之又少。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身邊的宮女太監來來去去,唯一長久留在慈禧身邊的便只有李蓮英一人,而這一待便是53年。
要說慈禧對李蓮英有多麼重視,還得看一看清朝日期宮廷太監的地位。
眾所周知,明朝有宦官亂政現象,因為太監的權力很大,把持朝政,是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清朝的皇帝吸取前朝的教訓,在建立了清王朝之後,便立馬加強了對宦官的管制。清乾隆帝時更是下旨:太監品級不得超過四品。
這個規定在清朝的百年間從未被打破,直到李蓮英的出現。
因慈禧對李蓮英的看重,不僅給予了他極大的權力,甚至還打破乾隆帝的旨令,封李蓮英為正二品總管太監並統領清宮中的全部太監。
可以說,在慈禧統治清朝的近半個世紀中,李蓮英便是她最為信任的心腹,是慈禧跟前的大紅人。
那麼手段心計都不凡的慈禧為何偏偏對長相併不出眾,甚至滿臉膿包的李蓮英另眼相待呢?李蓮英的身上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讓慈禧打破祖制呢?
二、深得滿意的絕活,位高卻謹小慎微李蓮英因混跡民間多年,還練就了一手絕活,這也是他贏得慈禧歡心的必備絕活。
李蓮英,生於道光二十八年,直隸河間府大城縣的一個普通人家。
因為家中條件艱難,李蓮英尚且年幼時便在外闖蕩,他曾私下販賣硝磺,也當過補鞋工……
因為清朝太監的待遇還算不錯,河間府更是盛產太監,不僅能夠衣食無憂,還能夠給家裡減輕負擔。李蓮英便也是帶著這樣的想法進了宮,當了一名小太監。
因為在入宮之前,他曾在民間的煙花之地待過,還特意學習了一手梳頭的手藝。所以當慈禧太后為自己的頭髮苦惱不已時,有一手梳頭絕活的李蓮英便這樣入了慈禧的眼中。
事實證明了,李蓮英的這手梳頭活還是非常有用的。每日慈禧梳髮、挽髻簪花都是由李蓮英負責,甚是得慈禧歡心。因此,長久下來,慈禧便是十分地依賴李蓮英,寵信自然是必不可少了。
當然,若是李蓮英只是一個會梳頭的小太監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成為慈禧的心腹的,更為重要的是,李蓮英足夠的謹守本分。
在李蓮英剛剛入宮時,慈禧身邊已經有了一位心腹,也就是大太監安德海。但安德海卻是一個自視甚高的人,仗著慈禧的寵信而行事高調,最終落得一個被砍頭的結局。看到安德海下場的李蓮英感觸萬分,他深深地明白:主子的吩咐便是奴才的本分,其餘的不能多做一步。
至此之後,李蓮英變得十分謹小慎微,對慈禧唯命是從,且謹守自己的本分,也不敢自視甚高,對待低微的宮女太監,他也從來不會多加責難,甚至還會幫忙求情。
可以說,在宮廷中,人人都對李蓮英的評價都是非常高的。儘管是與慈禧從來不合的光緒皇帝,他對李蓮英也是十分友善的。
原因是當慈禧為難光緒的時候,李蓮英從來沒有為了表忠心而落井下石,甚至還會私下對光緒予以幫助,這有時還會在能力範圍之內給光緒一點照顧。這也是為何光緒帝總是尊敬地稱李蓮英一聲“諳達”(意為兄弟、夥伴)。
除了李蓮英能夠謹守本分之外,他在行事上也頗具一顆玲瓏心,這也註定了他的結局。
三、一顆玲瓏心,伴隨朝代滅亡而離開若是說謹守本分是一個太監該有的素質,那麼善於揣摩心計、四面逢迎便是一個心腹該有的能力了,而李蓮英便也具備了這一點。
雖然李蓮英的長相看起來有一些兇狠,但實際上他是一個性格詼諧、親切的人。他雖說沒有讀過多少書,卻總是能夠用不傷大雅的笑話來緩解氣氛,逗笑慈禧。
李蓮英之所以能夠在清宮裡,在喜怒無常的慈禧太后身邊一待便是53年,與他處事圓滑、從不得罪人也是息息相關的。
作為宮中的總管,李蓮英的本職工作還是非常繁雜的,並不是跟隨在主子身邊那邊簡單。諸如宮中物品的陳設、宴會的舉辦、各種的禮儀程式……都是需要李蓮英親自跟進的,而他也對這些繁瑣的禮節深記於心。
每當宮裡或是王公貴族家中有喜慶的事情時,為了不出差錯,也總是會請李蓮英先看上一眼,不僅能夠避免出錯,還能討得慈禧太后的歡心。
這便是為何李蓮英能夠在清朝宦官中佔據重要的一席之地,其性格、處事皆是重要的原因。
直到1908年,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相繼去世,李蓮英在次年退休,以享受每月六十兩銀子的退休待遇。
至此李蓮英離開了自己生活五十三年的皇宮,回到家鄉過了一段孤獨而安靜的生活,直到1911年時離開了人世。
而在臨終前,李蓮英總結了自己的一生,便也是刻在他墓碑上的話——“事上以敬,事下以寬”。
斯人已逝,何必苛責?
小結縱觀李蓮英的一生,從入宮伊始,他便是如履薄冰的模樣,儘管在成為了大太監,成了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到了許多人仰望的地位,他依舊是日日如履薄冰,絲毫不敢逾越本分,總是一副謹小慎微的模樣,甚至在他死後的墓碑上都刻著“事上以敬,事下以寬”這樣的警句,足以可見李蓮英的為人。在勾心鬥角、充滿誘惑的宮廷中,也只有這樣的李蓮英才能夠53年未衰落,也讓他自己得以善終。
實際上,與其他得勢而霍亂朝野的宦官不同,李蓮英更多的是討好慈禧,也極少用自己的權勢去危害朝野,可以說是一個比較本分的太監了,過多的責難不應有。他為人處世的道理對於後人來說也是一個值得借鑑的,從不以權勢欺人,無論何時都保持謹慎的行事,以及與他人和睦相處,得饒人處且饒人。
參考資料:《一千零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