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有言:"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之所以傾頹也。"
在諸葛亮看來,東漢之所以滅亡,是因為皇帝"親小人",那麼"小人"又是指哪些人?
諸葛亮
其實在東漢末年,最具有代表性的小人就是——宦官與外戚。
一提起宦官,我們第一反應就是那些"被閹割的人"。其實在東漢之前,宦官並非是指那些被閹割過的人,而是負責宮內事務的官員。秦始皇時期的宦官嫪毐便沒有被閹割過,而在西漢時期的皇宮裡擔任內務官的人員也大多是身體健全之人。
范曄的《後漢書》中有一篇《宦者列傳》,其中有一句話說"中興之初,宦者悉用閹人。"也就是說,從光武帝劉秀開始,閹人才正式走入宮廷中,逐漸成為了皇帝身邊的親信。
皇帝為了防止朝臣結黨營私,自然要培養起一股勢力來制衡朝臣,而被閹割過的宦官既沒有家室,又封閉在宮中,自然就成了皇帝的首選。
袁紹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皇帝發自內心地"喜歡"宦官。
皇帝是那個時代最大的紈絝子弟,"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其中素質較高的皇帝僅為少數,而素質較低的皇帝佔了大多數,這樣素質的皇帝是不願和那些有氣節的朝臣溝通的,他們更喜歡和一些無知無識的奴僕打交道。
由於皇帝與宦官的密切關係,使得宦官的權力逐漸膨脹,到了東漢後期的桓、靈二帝之時,十常侍(十位大宦官)不僅可以操縱朝政,有的手中居然還握有極大的兵權。
宦官的權力過大了,自然會引起其他勢力的不滿。除了百姓對他們十分痛恨外,還有兩股勢力也對他們咬牙切齒。
一是以名臣為代表的清流名士,一是以國舅為代表的外戚勢力。前者還可以說是天下讀書人出於公心來與宦官為敵,而後者則是赤裸裸的出於私心的爭名奪利了。
所謂"外戚"便是皇帝的母系一族或者妻子一族的家裡人,西漢時期大權獨攬的呂后一族和篡漢自立的王莽一族都是外戚的典型代表。到了東漢安帝時期,由於漢安帝年少登基,朝中大權都掌握在鄧太后手中,從此開始了東漢外戚專權的歷史。
外戚與宦官這兩股出於私心的勢力,在東漢歷史上鬥爭了一二百年,這期間有過勢如水火,也有過共同合作。而這共同合作的基礎就是他們出現了共同的敵人,這敵人可能是朝廷內部的清流士族,也可能是朝廷外部的農民起義。
在東漢末年,清流名臣的代表人物太尉陳藩等人便因反對外戚、宦官專權,而被這兩股勢力聯合打壓了,當時牽扯到其中的讀書人和名士多如牛毛,史稱"黨錮之禍"。
而當漢末"黃巾起義"爆發的時候,以張角為首的農民軍則成了以上三股勢力的共同敵人,於是三方暫時握手言和,一起合作來掃滅黃巾起義。
外部的共同敵人被消滅了,那麼接下來又開始了內鬥爭權。外戚代表人物國舅爺何進殺掉了宦官代表人物蹇碩,而宦官的報復也使得何進身首異處。但幸好此時的外戚正與清流名士集團合作,共同對付宦官,所以何進雖然死了,但他的屬下兼合作伙伴袁紹、袁術等人卻趁機帶兵殺入宮中,將宦官勢力連根拔除掉了。
宦官倒了,外戚也倒了,東漢朝廷似乎迎來了一個勵精圖治的好機會,可惜西涼軍閥董卓卻在這個時候帶兵入京了。
曹操
董卓的到來,標誌著東漢朝廷政治綱紀的徹底崩塌,他才是造成天下分裂的罪魁禍首。
其實,董卓剛進京的時候,也做了一些好事。他想要大權獨攬就不能只靠自己手底下的西涼兵,他還需要一個合作伙伴,既然外戚和宦官兩股勢力都倒臺了,那僅存的清流士族就成了他拉攏的物件。他不僅為遭受黨錮之禍的名臣們平反昭雪,還重用了蔡邕、袁紹、曹操等人。
可惜的是董卓這個人軍閥痞氣太重,政治頭腦太輕。他既不能約束士兵,也不懂名正言順。以至於對上,他廢掉了漢少帝,另立了漢獻帝;對下,他率領士兵燒殺搶奪、魚肉百姓。
董卓的行為無疑惹得天怒人怨,所以引得東方各路封疆大吏群起而攻之。這個時候董卓感到了畏懼,所以他決定遷都,從洛陽遷到長安,而遷都的方法很是簡單粗暴,簡直就是強盜行徑,那就是:逼迫百姓上道,放火焚燬洛陽城。
董卓的一把大火,燒得洛陽城二百里內再無人跡,比之項羽火燒阿房宮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董卓跑了,那東方起兵伐董的諸侯們又在幹什麼呢?
他們在"置酒高會",各懷鬼胎。
在十餘路諸侯中,除了曹操、孫堅外,大家都是"私多於公",他們想的是趁著國家動亂之際來分"一杯羹",以達到利益最大化,而非為國討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