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金秋十月的王硇,山上的黃枦葉紅似火,漫山紅遍,層林盡染;山下數千畝梯田,千層萬疊,高低錯落,奼紫嫣紅。地處沙河市柴關鄉的王硇村,八路軍一二九師先遣隊和抗日交通站根據地,沙河抗日政府和抗戰獨立營以及沙河抗日高小所在地,記者隨遊客來這裡探尋紅色基因。講解員王冬梅把大家帶到了那戰火紛飛的年代。“1937年9月,一支身穿灰土布軍裝、腳扎綁腿的隊伍,披著夜色,悄悄開進王硇村。他們沒驚動村民,在避風牆根、門樓或碾棚躺下休息。天亮了,只見滿街筒子躺著的都是兵。村民王合京看著眼前寧可露宿街頭也不驚擾百姓的隊伍,高喊:‘共產黨八路軍來了!’大街兩旁,一扇扇柴門打開了,八路軍隊伍駐進王硇。大部隊走了,一二九師13團的一個連留了下來。”“抗日和解放戰爭期間,200多人的王硇,輸送了38名戰士和幹部,14人血染疆場,為國捐軀。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政委鄧小平親筆為戰士王忠信題寫了‘為民立功’匾。因為這些紅色基因,王硇被譽為‘小延安’。”講解員講述的故事,深深地打動著遊客。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和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化成了走“紅色+生態旅遊”道路的無窮力量。“從1938年成立黨支部以來,王硇80年間支部換了一屆又一屆,書記換了一茬又一茬,但不換的是把群眾利益舉過頭頂的作風。”村民王增來說。村黨支部書記王天印指著眼前的一條路告訴記者,20世紀末,老書記王現增放棄自己的買賣,回村帶領村民發展旅遊業。修路,集體拿不出錢,他把自家的錢用作拓寬和硬化村路。現在,4條進村、進景區的道路被拓寬,全長14.5公里;修通村西貫通遊覽景點的水泥硬化道路6.2公里。在那個硝煙滾滾的年代,一座座古石樓成為了天然的保護屏障。石樓下居住的新時代王硇人,傳承了百折不撓建造美好家園的志氣,使這些古石樓活了起來,成了王硇人致富的寶地。現在,王硇古石樓建築院落,完好儲存的有130處,石頭房屋則達620多座,總面積達7萬多平方米。8輛電瓶車載遊客遊玩,引井水上山,一道水瀑布成了新的風景。農家樂辦起來了,農家飯館開張了,野核桃、野韭花、酸棗汁供不應求,荊編、刺繡、虎頭鞋,成了遊客的搶手貨。宿營協會、影視劇拍攝等新興旅遊和產業發展專案紛紛在王硇村落戶。每年吸引遊客12萬人之多,村民戶均增收超過1.1萬元。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83年時崑崙山究竟發生了什麼?重兵把守36年,至今都談之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