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長久以來,軍事力量羸弱的北宋帝國一直被扣著一頂"弱宋"的帽子。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北宋帝國雖經濟繁榮,但軍事實力卻很難與其他歷史時期的封建王朝相比。

為了走出這一困境,宋神宗於公元1069年批准王安石總攬一切改革事宜,對北宋軍事領域進行深度改革。

那麼王安石採用了哪些辦法,來解決當前北宋軍事力量所面對的困難的呢?

上圖——批准王安石開始變法的宋神宗

一、對更戍法進行改進

北宋初年,宋太祖為避免武將擁兵自立的事件再度發生,重點對軍事制度進行了改革。更戍法,就是在這一時期被提出並迅速普及全國的。

在更戍法之下,北宋的精銳武裝力量禁軍不得在一個地區長期駐守。每過一段時間,駐守京師和衛戍地方的禁軍必須進行換防。不過需要提到的是,換防的物件僅僅是禁軍士兵而已。而禁軍的將領,則不隨著部隊的換防而換防。

上圖——制定更戍法的宋太祖

毋庸置疑的是,北宋前期軍事力量羸弱,國防力量明顯不足與更戍法有著直接聯絡。王安石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相對應的解決方案,也就是所謂的"置將法"(也稱將兵法)。

在置將法之下,各地宋軍都被劃入了新的軍事編制之中,並由朝廷為各部隊分配負責操練的軍官。當訓練計劃開始後,即便是地方的行政長官也不得干涉或阻止。對此,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訓練部館員張春梅在《北宋河東路將兵法考述》一文中曾經提到過:

熙寧七年九月,宋廷下詔在河北、開封府界、京東路、京西路置37將,之後將兵法逐漸推行於全國。這是北宋以法令形式,在全國各地正式推廣將兵法···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王安石所推行的置將法有一點類似於近代或現代的軍事編制改革。在某支部隊的最高軍事長官之下,又增設了許多二級或三級軍官。透過這些軍官,使最高軍事長官能夠精準控制麾下所有武裝力量。

不僅如此,在置將法得以推行之後,宋軍的作戰技能日益熟練,戰鬥力也有了明顯的提升。再加上王安石還同步對宋軍進行裁軍,將那些不再適合上陣殺敵計程車兵紛紛踢出了軍隊,使宋軍整體的軍事素養又向上提高了一個層次。

上圖——推行置將法的王安石

二、鼓勵百姓飼養馬匹,為擴大騎兵規模提前進行準備

在軍事改革的序幕被拉開後,王安石又出臺了有關馬匹飼養問題的新方案。王安石明確要求官府擴大馬匹的飼養規模,同時也要注重馬匹的質量。由於軍馬的"使用條件"較民用馬匹更為苛刻,因此王安石也制定了十分嚴格的標準。只有達到這一標準,方可被朝廷徵用並裝備給騎兵使用。

不過僅憑官府所飼養的馬匹,是無法滿足宋軍需求的。為了進一步擴大馬匹飼養規模,王安石也同步制定了一系列獎勵政策。比如尋常百姓家如果願意飼養馬匹,則可以用馬匹向官府換取獎勵。比如每年的徭役和賦稅可以得到減免,這邊調動了百姓飼養馬匹的積極性。

上圖——遊戲中的北宋主力兵種重步兵

很明顯,王安石已經意識到北宋國防力量的羸弱的主要問題在於騎兵數量不足。在於北方遊牧民族對抗的過程中,宋軍一直因騎兵數量不足或根本沒有足夠數量的騎兵參與戰事而常常落於下風。北宋帝國並非是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組建騎兵,僅僅是因為飼養馬匹的經濟收益實在過低,百姓根本不願去從事這一行業。

同時,王安石此舉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宋廷的財政壓力。雖然官府仍然要支出大量的經費給予飼養馬匹的百姓,但這部分支出仍遠低於官府自行飼養。即便省下來的經費與整個帝國每年的財政支出相比不值一提,卻也聊勝於無。

三、 設立軍器監,建立責任制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管一支部隊的作戰技能和軍事素養有如何之高,如果沒有得心應手和質量過硬的兵器,那也很難完全發揮出真實水平。基於此,王安石設立了軍器監並建立了兵器製造責任制。

在該制度下,每一名製造兵器的工匠都必須為自己生產出來的兵器負責。一旦兵器有明顯的質量問題,那麼朝廷便會追求其責任。當然,一旦這種情況真正發生了,那麼負責監管地方兵器製造的官員也會被追責。情節嚴重的,則會被直接罷官。

上圖——宋代步兵的主要武器手刀

與此同時,王安石也積極鼓勵各地兵工廠改良舊式武器,消除其設計上的缺陷。同時,也鼓勵兵工廠研製新型武器,以求更適應宋軍的作戰模式。

實際上軍器監的建立,並不僅僅是為了建立兵器製造責任制。一旦生產出來的兵器真的有嚴重的質量問題,且這一質量問題已經在戰場上引發了一系列的嚴重後果。那麼即便事後對工匠和官員進行追責,也是於事無補的。

重要的是,設立軍器監,可以統一全國的兵器製造。這樣不僅方便中央朝廷對其進行管理,而且還能夠輕易的統一兵器製造的標準,使全國兵器製造水平逐漸趨於一致。同時,軍器監的設立也能夠有效避免北宋軍事核心科技的洩露與流出,使宋軍在軍事科技上能夠長久領先於北方遊牧民族。

上圖——宋軍所使用的長槍

四、 結語

從王安石針對北宋軍事現狀而提出並實行的改革方案來看,王安石及當時的改革派已經意識到了北宋軍事力量羸弱的主要原因。究其源頭,在於北宋初年所實行的更戍法。此法不僅導致北宋出現了"將不識兵,兵不認將"的怪異局面,還直接導致北宋軍事力量日益衰弱。

隨著置將法的出臺和更戍法被廢除,宋軍的戰鬥力有了明顯的提升。搭配上在設立軍器監後生產出來的質量過硬的武器裝備,進一步提升了宋軍的戰鬥力。

但是更為關鍵的,就是王安石積極鼓勵各地百姓飼養馬匹。透過官府向百姓採購的手段,提升了帝國擁有的馬匹總數量,極大緩解了宋軍缺少馬匹以組建騎兵部隊的問題。雖然後來北宋帝國仍未能組建起大規模的騎兵部隊,但仍在當時產生了許多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北宋河東路將兵法考述》,張春梅、馬長泉著

【2】《略論王安石變法中"將兵法"和"保馬法"的積極意義》,楊德華、王榮甫著

2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清初情緣》裡面的多鐸是個堅持己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