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崇禎很要面子的

上接前文。

孫承宗是怎麼輸掉大淩河之戰的呢?

看孫承宗傳到了孫承宗趕去北京救火後有一個名字不時出現,那就是邱禾嘉。

這位仁兄的履歷看起來就像是袁崇煥的前期的翻版。

不過這位老兄被埋沒的時間非常久了,他萬曆四十年便已經中了進士。

但是他被埋沒似乎也是很正常的,我們知道袁崇煥最初是外放知縣,所以袁崇煥才有機會在三年後到京城去從而被侯恂發掘。

而邱禾嘉僅僅被授予了一個教諭,也就是說他跟王陽明曾經當的那個驛站驛丞是一個級別的——不入流沒品級,但是是朝廷的正規官員。

因此不難想見,邱教諭的科舉名次肯定不太好,但是能考上就是牛人。

這位邱教諭跟袁崇煥一樣喜歡談兵,在平定安邦彥之亂中嶄露了頭角。

於是這位老兄被貴州巡撫給推薦到了中央成了翰林待詔(六品)。

天啟嗝屁後崇禎上臺不久便天下大亂,渴求軍事人才的崇禎聽人說邱待詔懂軍事於是便讓他寫了一篇軍事論文上交。

崇禎看完後很滿意,於是邱待詔便成了邱主事,和袁崇煥一樣成了專門背鍋的兵部職方司主事。

崇禎三年(1630年)正月邱主事被新任的兵部尚書梁廷棟任命為了馬世龍軍的監軍,於是邱主事開始了令人目不暇接地火箭飛昇。

遼東名將們

他先是在開平抵擋住了後金軍的猛攻,又統領何可綱等在收復四城中表現卓越,因此從一個六品的兵部監軍一躍成為了正四品的右僉都御史!

然而這不算什麼。

只要熟悉一點明末歷史的都知道熊廷弼和王化貞這一對活寶的故事,也正是由於他們倆的鬥爭實在是太精彩了,惹得《明史》用了4043字來描述他們的相愛相殺,也弄得大明朝兩度撤銷了遼東巡撫將事權統一歸於督師。

前文碼字的說過了崇禎其實是想用別人代替孫承宗的,但是沒人願意背鍋所以不得不啟用孫承宗為薊遼督師。

雖然孫承宗以前所未有的閣臣身份督師薊遼,但是梁廷棟秉承崇禎的旨意將袁崇煥時撤銷的遼東巡撫又給恢復了。

恢復遼東巡撫?這不擺明了是要掣肘孫承宗嗎?

大家想必也猜到了,梁廷棟用的遼東巡撫便是右僉都御史邱禾嘉!

客觀地說邱禾嘉還是有一定軍事素養的,崇禎三年(1630年)後金兩萬大軍進攻錦州鎩羽而歸他還是有貢獻的。

可是邱禾嘉比王化貞問題還大啊!

邱禾嘉與孫承宗的恩怨其實就是東林與崇禎的恩怨

王化貞只是跟熊廷弼不和,邱禾嘉除了和孫承宗總唱反調,也跟祖大壽齷齪不斷,他是既跟帥不和又跟將不和。

邱禾嘉算老幾啊?

他幾個月之前僅僅是一個六品主事,別人巡撫都是至少三品大員兼任,他卻是一個四品右僉都御史而已。

邱禾嘉這麼看起來比袁崇煥都要狂妄,可是他跟孫承宗和祖大壽意見不合是他自己的意思嗎?

很明顯邱禾嘉背後站著的是梁廷棟和崇禎,他代表的是帝黨一派的意見,他就是崇禎派到遼東來監視孫承宗收取祖大壽兵權的。

所以仔細看《明史》中孫承宗和邱禾嘉兩人的傳記我們會發現,孫承宗二次督師薊遼更多地是在提意見,而具體實際操作都是邱禾嘉在操作,因為除了祖大壽的嫡系人馬遼東兵權大部分實際都握在邱禾嘉手裡了。

孫承宗被架空了!

因此大淩河之敗其實從明朝的人事安排上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但是如果深究大淩河之敗的敗因無疑責任最後要算到崇禎的腦袋上,但是下旨重修《明史》的康熙皇帝有言在先對明朝皇帝做得好的要贊,小過不準提,大過要從輕。

所以《明史》在邱禾嘉的傳記中蜻蜓點水般的來了一句:禾嘉持論每與承宗異,不為所喜,時有詆諆

大淩河築城的始作俑者是新任的登萊巡撫孫元化這個基督徒,所以後來孫元化被誅殺也並不完全冤枉他,畢竟吳橋兵變也是由於他這個建議才發生的。

後金在崇禎二年(1629年)能從薊鎮繞過寧錦防線進入關內那麼以後也能,最好的防守是進攻,雖然明軍野戰不是後金的對手但是可以築壘前進。

孫元化奏請收復的廣寧、金、蓋、海四衛,以及朝鮮的義州

於是孫元化便向朝廷上書,建議收復廣寧等遼南四衛以及朝鮮的義州。

稍微說句後話,很多人閉著眼睛瞎扯什麼東江軍自毛文龍死後就分崩離析了,真這樣孫元化腦子有病提出這麼一個建議來,他憑啥提啊?

兵部尚書梁廷棟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殺袁崇煥還是沒能讓他進入內閣還惹了一身騷。急於擺脫現在困境的他從孫元化提議收復四衛的奏章中,看到了一條自己進入內閣的明路。

但是軍事這塊梁尚書只能算是一知半解,於是他發揚不恥下問地態度向孫承宗請教。

孫承宗雖然對梁廷棟多有不滿,但是孫元化不管怎麼樣都是自己老部下,提的意見也是可取的,這對遏制後金進攻關內大有裨益,於是孫承宗表達了贊同的意思。

但是孫承宗畢竟老謀深算,他隨即就指出了這個計劃的缺點,明軍收復了四衛後離寧遠太遠兩地沒有辦法相互支援,因此要想這個計劃成功那麼寧錦防線必須前移到大淩河和右屯將兩地聯合起來才能實現。

於是在梁廷棟大力推薦下收復大淩河和右衛的行動得到了崇禎的批准。

然而祖大壽和邱禾嘉兩人矛盾卻在這時急劇惡化,兩人都向朝廷上奏章參劾對方,孫承宗只得將兩人的奏章都扣下來向朝廷發密函建議將邱禾嘉調離。

雖然邱禾嘉是帝黨在遼東的代言人,但是他在遼東已經神憎鬼厭,再讓他待下去很可能激起兵變。

權衡利弊後崇禎也只能接受了孫承宗的建議,可是跟調令一起到的還有催促在大淩河築城的兵部敕令,於是邱巡撫不得不在接替他的人到來前開始主持大淩河的修築工作了。

邱巡撫做事也是雷厲風行,很快祖大壽便調動了三萬左右的人馬於崇禎四年(1631年)七月開始修復大淩河城。

一個月時間眼看城要築好了,可是朝堂之上卻出現了問題。

明亡清興成敗在於廟堂

主張修築大淩河的兵部尚書梁廷棟因為貪汙受賄被崇禎下旨閒住了!於是大淩河城經過朝議後又被認為是不應該修的了!

邱巡撫得知自己的靠山倒了嚇得手足失措,得知朝議要將大淩河修城的軍隊撤回薊地,於是他將大淩河的駐軍從近三萬人裁撤到了萬餘,就等著朝廷來旨便讓這些撤回錦州的軍隊回內地去。

至於大淩河城修不修好,邱巡撫管不上了。

唉,明朝的遼東戰略不斷變更,從熊廷弼主政遼東到如今的邱禾嘉,明朝在遼東的戰略從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到崇禎四年(1631年)短短十一年間,就經歷了熊廷弼、王化貞、王在晉、孫承宗、高第、袁崇煥、邱禾嘉至少六次大的變化!

如此反覆折騰,遼東焉能不失啊?

遙想北宋當年築壘攻西夏,七十年間敗多勝少,損兵折將數十萬,但是北宋堅持下來了,硬是把西夏推得不得不去帝號認慫了。

堅持才有勝利啊。

這邊邱巡撫剛撤兵那邊皇太極便風馳電掣地趕來了,世上的事情哪有那麼多湊巧的,顯然皇太極早有準備在得到了明軍撤兵的訊息後立馬就行動了。

我們知道袁崇煥曾經兩次試圖修復大淩河城都被後金給攆走了,但是他兩次都是完師而回沒有受什麼人員損失,可為啥這次祖大壽卻沒能跑掉呢?

祖大壽

史書對於為何祖大壽會被圍在大淩河沒有做任何交代,但是從一些蛛絲馬跡我們也許能找到真相。

按《明史》說法大淩河城有軍民三萬之多,如果袁崇煥當時修復大淩河城也是派出的這麼多人馬那麼應該不能跑得那麼快,所以邱禾嘉這次修復大淩河投入人員太多恐怕是祖大壽來不及撤退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外還有一個沒有任何史料記載但是很合理的解釋,祖大壽被強令據守待援。

祖大壽被圍時應該開始並不擔心,雖然城牆沒完全修好但是有袁崇煥打得底子在他倒也不擔心。

可一看後金的架勢祖大壽臉立馬綠了,這一次皇太極一點都不急,到了城下他沒有攻城而是直接開始挖壕,採用了前所未有的圍困戰來對付大淩河城。

有些詞條說這時的後金有紅衣大炮了,這點碼字的深表懷疑,如果有的話直接拿來轟大淩河不就好了,大淩河是沒有紅衣大炮的直接安全距離外開轟,哪用得著這麼耗時間?

圍困戰就是拼糧食消耗了,後金哪來的糧食呢?

很多文章說是入關後搶的,這不對。

前文碼字的已經說過了,別說後金從口外繞道運糧,就是從北京往山海關走陸路也是虧本買賣,糧食拉不到瀋陽就會被牲口吃完了。

而且後金入關擄掠了大量人口,對此皇太極自己都說財物不足喜唯有得到人口是喜事,這說明後金根本就沒有擔心這些人口增加造成的糧食供應問題。

種種情況說明後金透過自己的努力已經解決了糧食問題,既然連東北的後金都能克服小冰河帶來的困難,內地有什麼克服不了的?

明朝之亡與什麼小冰河期根本沒關係!純粹人禍!

後面的事情對於皇太極來說就簡單了,圍點打援。

後金接連擊敗了四次明軍的援軍,孫承宗和袁崇煥苦心經營培養的一點遼東勁銳都折在了裡面。

遼東之勢已經不可挽回了。

崇禎四年十月二十八日,吃光城中老弱後,祖大壽殺了反對投降的何可綱向皇太極投降。

何可綱從邱禾嘉的傳記看和邱禾嘉在崇禎三年保衛山海關的戰鬥中就一直在合作,所以他被殺恐怕不是反對投降,而是祖大壽他們怕他向邱禾嘉告密吧。

本來崇禎並不想因為大淩河之敗追究邱禾嘉的,還為他找藉口說他保住了松山。

應該說這還是比較公允的,邱禾嘉確實守住了松山打退了後金的進攻。

事後崇禎將遼東巡撫轄區一分為二,邱禾嘉仍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山海、永平,崇禎只是把他和祖大壽分開了。

但是邱禾嘉前後兩次上書一次說祖大壽突圍而出,一次說祖大壽投降,這實在是難以自圓其說,因此他一直在遭到彈劾。

明史很多事沒明說只能大家去推測了

而《明史》在這裡突然加了一句:禾嘉持論每與承宗異,不為所喜,時有詆諆

孫承宗在崇禎四年十一月辭職獲批,而邱禾嘉直到崇禎五年(1632年)四月才因病請辭獲准。

顯然《明史》在暗示邱禾嘉被攻擊的背後有孫承宗的指使,而孫承宗辭職後上的奏章也明確地指責了邱禾嘉增援大淩河不力極力為祖大壽開脫。

這個說實在的,碼字的覺得孫承宗這有點過分了,邱禾嘉還是盡力了的,護犢子也不能這麼護啊。

崇禎很生氣,他認為孫承宗指責地並不只是邱禾嘉,還有那些給邱禾嘉撐腰的人。

因此其後七年間雖然不斷有朝臣上書請求起用孫承宗,崇禎都沒有同意。

除了他孫承宗,朕的大明朝就沒人了嗎?

崇禎也許是這麼告訴自己堅持不啟用孫承宗的吧,畢竟啟用孫承宗就是打他自己臉啊。但是從他不追究祖大壽降金來看,大明朝這會真沒人了。

孫承宗的故事還沒完,他將以最為悲壯的姿態謝幕。

下篇大家再見了。

24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爺爺是民國少將,能歌善舞有才情,嫁給賭王做妾,正房預設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