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我的家鄉位於黑龍江省密山市,是一個邊境上的小城,曾經日偽時期是侵華日本駐偽滿東安省關東軍司令部,及兵工廠所在地,也是京劇《紅燈記》故事原型發生地。在抗日戰爭勝利後,黨和政府相續建立起了新中國第一所空軍院校,第一所裝甲兵學院,這些院校陪養的學員,為了解放全中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且密山還距離1969年中蘇珍寶島戰役發生地只有幾十里路程,可見當時密山戰略地理位置是十分的重要。至今密山還保留著日偽時期侵華日本的司令部大樓,飛機場以及存放油桶和修理飛機用得配件的飛機包。(如圖所示)

我們村就坐落在飛機場邊上,在位於村西頭“小八站”地方,有個地名叫炮彈溝,老人一輩都這麼叫,現在可能沒幾個人知道了。我記得小時候我家在那有塊地,地頭就是炮彈溝,小時候我和父母一起去那塊地鋤草的時候,在地頭的溝裡我看見發現了被雨水沖刷後漏出一大塊鐵,於是高興下去準備把它扣出來,爸爸一下把我拽住,說我不要命了,於是踢了我一腳。然後給我講起一個發生在我父親身上真實的故事,說是在我父親上學的時候,正好趕上了文化大革命,學校天天開批鬥會,學生上不上學也沒人管,於是他們幾個小夥伴相約來到炮彈溝撿幾顆炮彈頭玩,可能是受到那時期戰爭電影的影響,要感受一下戰火紛飛;硝煙瀰漫的場景,於是將炮彈頭放到事先架好的玉米杆上,其中有一顆炮彈頭很重,他們幾踉踉蹌蹌抬過來得,將炮彈頭放到上面後就點燃玉米杆,於是大家飛奔著往後炮,有的躲在一塊大石頭後,有的躲在溝裡,準備聽到響聲就向山上發起衝鋒,過了很長時間,當大家鬆懈的時候,隨著幾聲巨響,悲劇還是發生了,遠-處大人們聽到響聲後跑到地方一看,有的小孩臉上被崩起的石頭劃一道很深的口子,有的被響聲震迷糊趴那一動不動,都嚇壞了。還好他們離得遠,保護措施做得好,才沒有良成大禍。透過這件事後村裡決定在有炮彈地方上面在深埋一些土,一是可以防止別人沒事去挖,二是裸露的炮彈有危險,三是離村裡遠,沒必要挖出來銷燬,因為沒人敢挖,也不知道有多些,就算上報市裡不一定有人管,畢竟那時候人人自危,天天鬧革命沒有閒心管這些。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早就把這事忘了,我們小時候,沒什麼可玩得,雖然有電視,但也沒有什麼節目,於是放學後經常約幾夥伴去飛機撿好東西,所謂好東西就是垃圾堆裡破玩具之類的,最喜歡做得事就是到大飛機包裡挖子彈尖,每一次都能挖十了個,由於子彈尖是銅得,用砂紙打完走鋥光瓦亮的好不喜歡,問題就出在有一次挖出一個帶殼子彈,讓最小夥伴拿走了,可氣的是他把子彈扔到燒火做飯的灶坑裡了,結果他媽媽做飯的時候一顆子彈從鍋裡一下鑽出來順著窗戶飛了出去,給他媽嚇得,當時就做地上起不來了,後來知道後給他一頓胖揍,從此以後我們在也不挖子彈尖了。

子彈尖不挖了,可是好東西也得去撿,有一天我們突然在不起眼地方扣出兩顆炮彈,有一顆上面寫著數字50,還有一些英文字母,反正我們也不認識。炮彈底下是帶尾翼,我們知道電視總演,應該是迫擊炮彈,炮彈頂部有個黑色塑膠蓋擰在上面,開啟裡面有個空空的小槽,而另一顆上面是鐵圓錐形,我們沒敢擰,怕擰響了。於是我們幾個高高興興拿回家,準備跟爸爸小時候一樣,架到火堆裡烤,小時候有什麼東西總愛顯唄!不知道怎麼傳到我父親耳朵裡,結果讓父親知道了,讓我們交出炮彈,交出以後父母拿出炮彈直接扔到井裡了,那時候覺得挺可惜的。現在想起來父親做得太對了,迫擊炮彈和直射炮彈頭不一樣,它會亂飛,說不定落到哪,那就危險了。現在想都捏一把汗。那些子彈頭和子彈,炮彈為什麼在垃圾堆裡,我一直疑惑,後來還是父親告訴我,當年1969年中國和蘇聯在珍寶島打一場仗,有個小插曲中國繳獲一輛t62坦克在我們密山這還停放了一天,我們村裡都跑去看,只能遠觀不能靠前,說是怕特務破壞。為防止蘇聯人的進攻,邊境上所有村屯村民都進民兵武裝訓練,我們村是民兵機槍連,對面村有民兵機炮連,還有……當時飛機場是一塊很好得訓練廠地,你們挖的子彈尖挖,還有撿得迫擊炮炮彈呀,都是那時候留下來,因為時候對武器監管不嚴格得,訓練完後子彈呀,炮彈什麼得隨處一扔,就完事了,也沒人偷,也沒人搶。

漸漸我們長大了,就頭兩天在我們工地施工中挖出了幾顆手雷彈,估計也是那時候留下來,現在的處理方法是趕緊報警,來專業人士取走並銷燬,不會留下任何安全隱患。我們小時候是幸運的,但是聽說也不幸的小夥伴。反正這是我和我父親關於遺留炮彈的故事,希望大家分享體會,從中吸取教訓。

11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秦皇魏武到底風不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