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公元十六世紀,早已覆滅於奧斯曼帝國之手的拜占庭流出了早期拉丁文版的《聖經》,這些最初的基督聖典在歐洲的宗教界掀起了軒然大波。其內容和義大利教宗所流傳的《聖經》有著顯著差異,直接衝擊了教皇的權威。

彼時,歐洲社會正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革——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發展,新興的資產階級迅速成長起來,要求打破天主教神學的精神束縛,為資本主義發展掃除障礙;隨著封建戰爭的演變,民族主義觀念的興起,要求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的呼聲愈演愈烈;文藝復興的推動,宣傳個人自由平等慾望,提倡競爭進取和科學求知,為人們挑戰天主教會提供理論思想依據;而教會的腐敗、黑死病的蔓延,也為改革起到了推動作用。

公元1517年,在深陷分裂的德意志地區,傳教士馬丁-路德在節日上張貼了著名的《九十五條綱領》,由此拉開了宗教改革的大幕。

在之後五十餘年的時間裡,各種“新教”如雨後竹筍般,遍及英格蘭、荷蘭、瑞典乃至神聖羅馬帝國的一些邦國。在這種情形下,以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兩者均為哈布斯堡王室統治)、波蘭為首的天主教傳統勢力對此相當忌恨,皆對新教勢力意欲除之而後快。而新教國家多是新興的民族國家,他們也欲擊敗哈布斯堡王室謀求歐洲霸權。於是,在各種複雜原因的促進下,於十七世紀爆發了一系列大規模的爭霸戰爭,幾乎波及所有的歐洲國家,各方勢力重新洗牌,同時一些新戰術、新武器也在戰爭中得到廣泛應用,可以說直接推動了歐洲近代化的程序。

下面,就讓我們簡要了解一下這場“三十年戰爭”的始末吧。

一,戰爭導火索——宗教改革的餘波

公元十五世紀,在波希米亞王國(捷克前身)爆發了傳教士胡斯所領導的宗教改革運動,遭到天主教勢力的鎮壓,由此引發了傑什卡領導的“胡斯戰爭”(詳見《自由的哀歌——淺談胡斯戰爭》),但最終還是被天主教和神聖羅馬帝國所鎮壓。雖然如此,捷克人民追求宗教和政治自由的鬥爭始終不曾停歇。

公元1617年,哈布斯堡家族的斐迪南二世登基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同時也成為波西米亞國王,他是狂熱的宗教信徒,對新教深惡痛絕,自上任起便大肆迫害新教信徒,引起了人民的強烈反抗。在公元1618年的一天,布拉格爆發起義,一如當年的胡斯戰爭。起義者們攻陷了當地的政府,將天主教官員扔出了窗外。

斐迪南立刻派兵鎮壓,但波西米亞人民已經推舉同樣信奉新教的德意志邦國普法爾茨選帝侯腓特烈五世為國王,組建新政府,宣佈獨立,並於帝國軍針鋒相對。三十年戰爭由此爆發。

二,哈布斯堡家族的攻勢

戰爭初期,舊有的天主教勢力無疑更具優勢。

公元1619年,帝國平叛軍被起義軍挫敗,退往布拉格郊區。斐迪南一方面偽裝談判,另一方面加緊集結軍隊和尋找援軍。此時,同樣深信天主教的巴伐利亞受命來援,與帝國軍夾擊,最後擊退了起義軍。

斐迪南立刻帶領軍隊進行反攻,這一次,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帝國軍攻入布拉格,將這次起義撲滅。而起義軍的主力退往郊外的白山,在此和帝國軍決戰。

帝國軍方面的蒂利伯爵是一位優秀的將領,而他手中掌控著一支久經戰鬥的傭兵軍隊,在這場會戰中,他很快將對手擊敗。臨時國王腓特烈五世流亡荷蘭,新教軍隊被迫求和,戰爭的第一階段結束。

三,戰爭擴大

神聖羅馬帝國為代表的天主教勢力雖然取得了勝利,但這也引發了歐洲其他新教勢力的警惕。於是,在這種情況下,由法國牽頭,英國,荷蘭,丹麥共同組成了反哈布斯堡同盟。

戰爭第一階段,由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直接出兵,其餘盟友提供支援。在戰爭之初,面對新教軍犀利的攻擊,帝國軍方面,除蒂利伯爵外幾乎全線潰退。

在這危難之時,斐迪南啟用了波西米亞人華倫斯坦擔任帝國軍總指揮,在華倫斯坦和蒂利伯爵的合作下,帝國軍終於扭轉了戰局,並在德紹橋戰役和沃加斯特戰役連續擊敗新教聯軍。最終在1629年,丹麥和神聖羅馬帝國簽訂了《呂貝克和約》,保證不再插手德意志事務。戰爭第二階段結束。

三,戰事逆轉

瑞典王國的參戰是這場戰爭的分水嶺。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亦稱古斯塔夫·阿道夫)是當時少有的名將。同時,他也是一名天主教徒。

古斯塔夫透過軍事改革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使用多兵種混合編制,同時採用“徵兵制”,訓練了直屬於王國的比較近代的常備軍,不管是士氣還是戰鬥力,都比同時期的封建募兵和僱傭兵要強上很多。

公元1630年,在法國的資助下,瑞典正式介入戰爭。同年,古斯塔夫出兵德意志北部的波美拉尼亞,開始了戰爭的第三階段。

1631年9月,帝國軍的名將蒂利伯爵在布萊登費爾德戰役被古斯塔夫擊敗,帝國軍全面潰退。次年古斯塔夫進攻哈布斯堡的鐵桿盟友巴伐利亞,蒂利伯爵在防守巴伐利亞的戰鬥中被瑞典軍擊殺。

危難之際,已經成為帝國皇帝的斐迪南二世重新啟用了被其貶斥的華倫斯坦。華倫斯坦不負眾望,在連續挫敗古斯塔夫幾次後,在1632年11月與古斯塔夫在呂岑展開決戰,此戰是三十年戰爭中規模最大的戰役。瑞典軍雖然最後取得了勝利,但是失去了主帥古斯塔夫國王。華倫斯坦雖然戰敗,但實力尚存。之後華倫斯坦透過一系列戰役終於將瑞典逼退,但功高震主的他隨即被斐迪南二世派人暗殺。雖然華倫斯坦死了,但是古斯塔夫的死造成了新教同盟的分裂,帝國軍乘勝將瑞典軍至波美拉尼亞,並迫使瑞典的盟友,新教諸侯薩克森和勃蘭登堡在1635年簽訂了《布拉格和約》。戰爭的第三階段結束。不過,帝國方面很快就將品嚐到自毀長城的惡果。

四,最終失敗

面對新教軍屢戰屢敗的不利局面,一直隱於幕後的法國決定出手,法國宰相黎塞留親自領軍和哈布斯堡控制下的神聖羅馬帝國與其盟友西班牙對壘。

神聖羅馬帝國首先採用夾擊的戰略來對付法國遠征軍,但遭到了失敗。法軍又把進攻矛頭指向西班牙,支援加泰羅尼亞人起義反抗西班牙的統治。同時,法國海軍和荷蘭海軍在1638到1639年的兩次海戰中連續擊敗西班牙海軍的無敵艦隊,使曾經的歐洲霸主西班牙海軍淪為二流海軍。1643年5月,法國陸軍的“雙子星名將”杜倫尼子爵和孔代親王合力在羅克魯瓦戰役擊敗西班牙,從此法國陸軍取代西班牙陸軍成為了歐洲第一流的陸軍。西班牙在一連串的打擊下基本退出了戰爭。

這一時期,瑞典軍隊也開始反攻。他們擊敗了背叛同盟的丹麥,和法國夾擊哈布斯堡。1648年,法國與瑞典的聯軍在蘭斯戰役重創帝國軍,哈布斯堡已經無力再戰,被迫求和,簽訂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三十年戰爭正式結束。

1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歷史老照片:民國時期的時髦女性,你覺得美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