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三國小人物誌0015:站錯佇列的曹家名將——曹洪

熟悉三國的朋友,都知道在曹操的麾下,有曹洪這麼一號人物。他是曹魏陣營中的一員將領,同時也是曹老闆的親戚。自從曹操起兵開始,他就一直鞍前馬後,跟隨其左右,為其帶兵打仗。

然而,曹洪在《三國演義》小說中,存在感卻並不是很強。雖然有“滎陽讓馬”,“官渡守營寨”等戰場記錄,但是其單挑戰績卻十分平庸。除了斬過一些無名下將(如何曼、任夔、袁譚)之外,與一流猛將的單挑記錄基本上都是以失敗而告終(戰馬超4-50合,戰韓當30合,戰甘寧詐敗)……

故此很多人覺得,曹洪在曹操陣營的“猛將”目錄中,排不上什麼號。其聲望和名氣遠在許褚、典韋、夏侯惇、夏侯淵、徐晃、張遼、張郃、曹仁這些人之下。在著名國產單機策略類遊戲《三國群英傳》中,歷代作品也都是將曹洪的武力值,設定在80出頭,只算是二三流之間的水平……

然而在真實的歷史上,曹洪卻絕對算得上是曹操麾下,最為重要的將領之一,從討董卓,平兗州、徵劉表,到討祝臂、戰袁紹、擊漢中……幾乎參與了曹魏集團在曹操統領下的所有軍事行動,可謂是戰功顯赫。

而且,除了在戰場上的領兵打仗,曹洪還在經濟,後勤和兵源等方面,一直支撐著曹操集團。尤其是在曹操新敗滎陽,遭遇大挫的時候,曹洪帶著家兵千餘人,和好友揚州刺史陳溫一起在廬江,丹楊一代,募得士兵好幾千人。最終他帶著這支隊伍,在龍亢與曹操會師,並幫助後者從戰敗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得以重振旗鼓……

只不過,功勞顯赫的曹洪,到後來的結局卻並不好。在曹操去世曹丕即位以後,借曹洪門客犯法一事,以“監管不嚴”之罪,差點要將曹洪打入大牢並處死。幸虧有卞太后求情,才留住了一條命,被廢為庶人,勉強得以度日……

今天,就讓我們翻開《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來理一理曹洪這個人物的生平事蹟,並順道分析一下,他後來被曹丕迫害,導致晚景淒涼的真實原因。

首先,我們需要解析的是,曹洪在曹氏家族中的地位,以及他和曹操之間的血緣脈絡關係。

在《三國志-魏書-曹洪傳》中,一開頭就了記錄了曹洪的表字“子廉”,以及他和曹操之間,是“從弟”的關係(曹洪字子廉,太祖從弟也)。

所謂從兄從弟,也就基本類似於現在的堂兄堂弟,代表在同一個家族姓氏中,並且源於是同一個祖父或曾祖父。我們知道,曹操原本該姓“夏侯”,是因為他的父親曹嵩,被過繼給了曹騰,所以才改姓曹。

而曹騰的父親,就是東漢末年大名鼎鼎的宦官——曹節。他同樣也是曹洪,曹仁,曹純,曹休等人的曾祖父……也就是說,曹操和曹洪的爺爺,是如假包換的是親兄弟(儘管曹操的老爸是過繼過去的)。他二人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隔房兄弟,血緣算得上是比較近……

接著,我們再來說說,曹洪跟隨曹操起兵的過程。

在《三國演義》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裡,曹洪是和曹仁一起投到曹操麾下的。再加上二人的表字中,都有一個“子”字(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讓人感覺他倆是親兄弟……

其實,按照史書記載的曹氏家譜分析,曹仁和曹洪也是堂兄堂弟的關係。他們的曾祖父同是曹節,但曹仁的祖父為曹褒,曹洪的祖父則另有其人……也就是說,曹洪和曹仁之間的親戚關係,類似於他和曹操之間的關係,三人均為同一曾祖的隔房兄弟。

而且,按照史書記載,曹仁投奔曹操的時間,很可能在曹洪之後……他原本是自行起兵,結集千餘人馬,在淮河、泗水一代遊走,自求生路。後來,才帶隊投靠到曹操的門下(《三國志-魏書-曹仁傳》記載:少好弓馬弋獵。後豪傑並起,仁亦陰結少年,得千餘人,周旋淮、泗之間,遂從太祖為別部司馬,行厲鋒校尉)。

而曹仁在史書上的最早戰績,是在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與袁術的戰役之中。這時候,距曹操起兵(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已經有整整三年的時間了……

也就是說,曹洪才是最早追隨曹操的曹氏家族子弟。而且據史料記載,曹操在起兵之初,錢糧軍資方面是同時得到了,陳留衛家和譙縣曹家兩家的支援。眾所周知,在曹氏家族中,就數曹洪這一脈最有錢,家資殷富。所以在曹操事業初創,招兵買馬之時,曹洪一家在錢糧上出的力,肯定也是不小的。

然而,曹操的軍政事業,一開始卻並不順利。在諸侯討董卓之戰中,由於袁紹袁術張邈鮑信等人各懷鬼胎,各路人馬只求自保。於是曹操便憤然帶著自己的人馬,獨自進軍,與董卓的西涼軍大戰。結果,由於勢單力孤,而且寡不敵眾,在滎陽汴水與西涼軍大將徐榮的戰鬥中,被打得落花流水,一潰千里……

史料上並未詳細記載這場戰役的過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曹操這一戰確實敗得很慘。一敗塗地、士卒逃散不說,就連資助他起兵的衛家族長衛茲(演義上誤記為衛弘),都死在了亂軍之中。

不僅如此,作為主帥的曹操,也在這一戰中光榮負傷,胯下的坐騎也中箭倒地……要知道,西涼軍是以騎兵為主的強悍之旅,在他們面前失了戰馬,必然是打不過又跑不掉的結局。眼看曹操這一代梟雄,就要這麼提前折損在戰場上……

這時候,是曹洪站了出來,主動將自己的馬讓給了曹操,並就此留下了一句流傳千古的忠心名言:“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演義小說上也有這句臺詞)。之後,曹洪又步行跟隨曹操,直到汴水岸邊,卻發現水深流急,難以渡河……這時候又是曹洪帶人沿河尋找,終於找到了船隻,才保得曹操渡過汴水,甩掉了徐榮的追兵……

(《三國志-魏書-曹洪傳》記載:太祖失馬,賊追甚急,洪下,以馬授太祖,太祖辭讓,洪曰:“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遂步從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與太祖俱濟,還奔譙)

可以想象,如此慘烈無比的戰況,曹操自己都差點喪命於西涼鐵騎之下。麾下計程車卒傷亡情況,那就更是十之八九了……所以,曹操在兵敗過後,並沒有回到諸侯聯盟中(已經沒兵沒勢,回去了也沒人鳥他),而是回到自己的老家譙縣,準備東山再起……

這時候,又是曹洪幫了曹操一把。他不僅在錢糧和軍資上繼續支援著曹操,還帶著家兵千餘人,和好友揚州刺史陳溫一起,在廬江徵募了二千身強力壯的上等甲士,還在丹楊一代募得了幾千人……就這樣,當曹洪帶著這支人馬與曹操會師的時候,曹操手底下又有了近萬士卒,足以以此為資本,再幹一番事業了……

(《三國志-魏書-曹洪傳》記載:揚州刺史陳溫素與洪善,洪將家兵千餘人,就溫募兵,得廬江上甲二千人,東到丹楊復得數千人,與太祖會龍亢。)

看得出,在曹操創業之初,曹洪所起到的作用,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的。不僅對曹操有過軍資相贈之恩,聚兵投靠之恩,還在戰場上舍馬相讓,有過救命和護駕之恩……

那麼,當曹氏集團度過了最艱難的創業初期階段以後,曹洪又在曹操麾下,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呢?

從史料記載上分析來看,曹洪在曹操“二次起兵”,並進駐兗州之後,又成為了曹操旗下的重要將領之一,隨時都在帶兵打仗。尤其是在曹操徵徐州陶謙不成,反而被呂布襲了後方兗州的時候,是曹洪作為先鋒開路,率先佔據了東平、範縣等城池,才得以徵集糧食,以接濟後續部隊。使得突然間斷了後路的曹操集團,不至於因糧草的短缺而內訌解散……

接著,曹操又在濮陽等地,與呂布陳宮集團展開了多場大戰。擊退呂陳二人以後,又攻克了濟陰、山陽、中牟、陽武、京、密等十餘座縣城,使得自己的地盤得以擴大……而曹洪在這些戰役中,從來都是身先士卒,立下了汗馬功勞。先後被任命為鷹揚校尉,遷為揚武中郎將等職務。

(《三國志-魏書-曹洪傳》記載:太祖徵徐州,張邈舉兗州叛迎呂布。時大饑荒,洪將兵在前,先據東平、範,聚糧谷以繼軍。太祖討邈、佈於濮陽,布破走,遂據東阿,轉擊濟陰、山陽、中牟、陽武、京、密十餘縣,皆拔之。以前後功拜鷹揚校尉,遷揚武中郎將。)

在曹操迎來漢獻帝,改許昌為許都之後,曹洪也再一次加官進爵,獲授“諫議大夫”的官職。這時候,曹洪也得以有機作為一方統兵大將,率部出征劉表。結果,第一次獨當一面的軍事行動,曹洪就獲得了大勝,先後在舞陽、陰葉、堵陽、博望等地,打敗了劉表的軍隊。在揚威天下的同時,也遷升為厲鋒將軍,封國明亭侯……

當然,曹洪在戰場上英勇善戰的故事,還並沒有就此而結束。只是在《三國志-曹洪傳》的記載中,他的戰場事蹟從此戛然而止……之後的故事,我們都只能從其它相關的傳記,如《武帝本紀》,《荀攸傳》,《曹休傳》等記載中,去尋找其蛛絲馬跡了……

在與袁紹的官渡大戰中,曹洪並沒有跟隨曹操突襲烏巢,而是奉命和荀攸一起堅守營壘。果然,袁紹在得知烏巢存糧被燒的訊息以後,一方面派蔣奇等人率兵營救;令一方面則命令張郃、高覽等人,率主力猛攻曹操大營。而在曹洪與荀攸的堅守下,張郃高覽久攻不下……終於是保住了大營,並保證了曹操集團在官渡之戰中大獲全勝的結果。

之後在曹操北征河間,掃蕩袁氏殘餘勢力的戰役之中,曹洪倒是沒有任何戰績記載(演義上描述是曹洪攻破南皮,並斬了袁譚和郭圖)。在大名鼎鼎的赤壁之戰中,曹洪也並無出戰記錄……

不過,在之後和劉備的漢中之戰中,曹洪又有過上佳的表現。他和堂侄曹休一起,與劉備軍的張飛、馬超等人相拒於下辯、固山一代。他們識破了對手的“疑兵”之計(看穿對手意圖的人是曹休,曹洪只是依計而行),提前發動進攻,大破吳蘭軍,並斬了蜀將任夔等人。使得張飛馬超也不得不撤圍而走……

綜上所述,我們看得出,曹洪在曹操集團的創業過程中,真可以算得上是功高苦勞。他不但是追隨曹操最早的人之一,還參加了曹操集團的大部分重要戰役。而且他東征西討,攻城略地,基本上沒有什麼敗績。至少在曹操麾下,他也算得上是一流猛將,和夏侯惇、夏侯淵、張遼、徐晃、于禁這些人,足以平起平坐……

然而令人詫異的是,曹洪在《三國志》裡面的傳記,僅有區區500字不到。尤其是他的戰場戰績,記錄得非常不全,很多時候都只能從別的傳記中去尋找。比如說,曹洪在官渡之戰的功績,歌功於《武帝紀》,詳述於《荀攸傳》;在下辨之戰的戰績,歌功於《武帝紀》,詳述於《曹休傳》……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個人覺得,這並非是因為陳壽的偏心,或者是在修史過程中的什麼偏好。而是因為曹洪晚年的下獄事件,使得他成為敏感上的政治人物,其人事檔案曾經多次遭到官方刪改,導致多有殘缺。以致於後來陳壽在編史的時候,竟找不到太多的資料可供參考……

是的,再接下來,我們就要說到曹洪的淒涼晚年,以及他和魏文帝曹丕之間的恩恩怨怨,以及被尋罪下獄,還差點丟了性命的故事……

一般認為,曹洪是由於生性吝嗇,雖然家中富實,卻守財如命。在很早的時候,曹老闆的兒子曹丕找他借錢,他都拒而不給,所以才被後者所一直記恨上。(《三國志-魏書-曹洪傳》記載:始,洪家富而性吝嗇,文帝少時假求不稱,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獄當死,群臣並救莫能得)

然而,所謂的“借錢不給”之事,很可能只是表象。曹丕雖然是個氣量極小,心胸狹隘之人,但也不至於為了這麼多年前,一件這麼小的事情,而記恨至今,甚至恨不得取了曹洪的性命才算解氣……

而且我們知道,正所謂冤有頭債有主。在政治上發生的事情,往往也只有找到政治上的根本原因,才能夠給出合理的解釋。所以關於曹洪被治罪下獄的事情,我們還是需要到政治方面去尋根才行……

我們首先需要找到的,是“借錢”這件事情的根。據《魏略》記載,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丕被立為世子,入主東宮的時候。曾經找過曹洪借“絹百匹”,而曹洪則沒有答應……(《魏略》:文帝在東宮,嘗從洪貸絹百匹,洪不稱意,及洪犯法,自分必死。)

說到這裡,我們又難免會感到疑惑了。沒想到所謂的借錢,借的僅僅是100匹絹(在古代,絹絲可以當貨幣用)。如果說曹丕向曹洪所借的,是百萬金銀級別的數量,那麼曹洪不給,還可以解釋為吝嗇。而區區百匹絲絹,以曹洪的家資之富,不過是舉手之勞的事情。連這點都不肯“借”,恐怕就只能是另有原因了……

或者,我們也可以反過來想一想,以曹丕東宮世子的身份,又是缺這100匹絹的人嗎?

恐怕,這真不止是百匹絹絲那麼簡單,而是隱射出了曹魏政壇上一些政治站位的問題。

我們還是翻開史書的記載,來探討一下曹洪和曹丕,也就是後來的曹魏開國之君——魏文帝之間的關係。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他二人關係並不好。尤其是在曹操年老,身體每況愈下的時候,曹洪在“嫡嗣之爭”中,是站到了曹丕的對立面——曹植那邊。

在清代文獻學家嚴可均所編撰的《全三國文》中,大致記載了這麼一件事:曹洪在參與平定漢中張魯的戰役後,給曹丕寫過一封信,信中內容大致是說漢中地勢險峻,而張魯又在此處盤踞多年,故而除掉他的過程很不容易……

而曹丕在收到信以後,回信駁斥曹洪的觀點,告訴他之所以戰役進行順利,是因為張魯無能,自身又作惡多端、魚肉人民。最後也只能說是他自取滅亡,而不是因為你曹洪有多會傭兵,仗打得有多好……

結果曹洪在收到信以後,又是怎麼做的呢?《全三國文》上說,曹洪他委託“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代筆,寫了一封辭藻華麗、引經據典的再回通道:“雖雲王者之師,有征無戰,不義而強,古人常有。故唐虞之世,蠻夷猾夏,周宣之盛,亦讎大邦,《詩》、《書》嘆載,言其難也。”

大概的意思是說,張魯就算是惡貫滿盈,但軍事實力還是擺在那裡的。難不成他所為不義,就會無需外力,自己自動滅亡了?

甚至,曹洪還在信中明確指出,曹丕之前的回信用詞不當,且所舉的例子毫不貼切(曹丕信中提到了墨子和田單,大概意思是說,張魯這樣壞事做盡的人,哪怕麾下有墨子和田單這樣的人幫忙,也無濟於事)

應該說,曹洪和曹丕之間,這場書來信往的筆墨官司,起因和結果均不得而知。但從二人的言語和措辭之中,基本可以看出兩人的不合之處。由此大致可以推斷,他們之間其實早就相互看不順眼。曹丕並不喜歡曹洪,而曹洪在曹魏的政治站位,也不太可能是在曹丕這邊……

既然不支援曹丕,那曹洪是站在曹丕的對手——曹植那邊的嗎?

從史料記載上分析,這確實是很有可能的。因為曹洪和荀彧是親家,他的女兒就嫁給了荀彧的兒子荀粲。儘管在史書上並未記載,荀彧反對曹丕,或擁立曹植明確事蹟,但至少記載了他的長子荀惲,和曹植的關係很好,並因此惹得曹丕很是不高興……

(《三國志-魏書-荀彧傳》記載“惲又與植善,而與夏侯尚不穆,文帝深恨惲。”)

由此看得出,荀家和曹植走得很近,雙方關係不錯。故此在曹丕執政期間,荀氏家族雖然出仕者人數不少,卻沒有一人能得到真正重用……

而曹洪和荀家是親戚,應該和他們也是同屬於一個政治圈子,同樣是曹植的支持者。故而也就不難理解,他和曹丕之間的惡劣關係了。

我們再將目光回到,曹丕找曹洪借錢這件事上。這並不僅僅是“百匹絹絲”那麼簡單,而是曹丕在坐上世子之位以後,對曹洪“示好”的一種手段……說白了,百匹絹絲並不算多,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可能是一筆鉅款,但對於曹洪曹丕這種級別地位的人看來,恐怕連塞牙縫的資格都不夠。

不過,錢雖不多,卻可以表明政治上的態度。如果曹洪微笑著答應了曹丕,並隔天就將百匹絹絲如數奉上,還明確表示只要是世子需要,隨時來拿就是,根本不用還……那就等於是表明了在天下人面前,表明了他的的政治站隊和所屬陣營。

然而,長年戎馬倥傯,不善政治的曹洪,並不懂得“八面玲瓏、兩邊下注、圓滑世故”等政治上的道理。所以,就免不了將自己捲入曹魏的繼嗣之爭,最後慘遭迫害了……

據史料記載,曹洪的罪名是“舍客犯法,下獄當死”。換句話說就是,他的某個門客做了違法的事情,而他作為主人要受到連帶責任,罪當問斬……很明顯,這種理由很牽強,就好比是說某公司的某個員工,在外面幹了壞事(還不一定是什麼大的壞事),結果公司董事長要為此而負主責,甚至因此而被判處死刑?

更何況,曹洪的門客犯事,又不是頭一回。據《三國志-滿寵傳》記載,早年滿寵在許縣擔任縣令的時候,曹洪的門客就在他的地盤上犯過事,結果被鐵面無私的滿寵逮捕治罪……

看得出,在兩漢三國時期,門客犯法的治罪條例,一般都不會太多牽連到主子。即便有牽連,也頂多是監管不嚴的放縱之罪,再怎麼也夠不上死刑。(《三國志-魏書-滿寵傳》記載:曹洪宗室親貴,有賓客在界,數犯法,(滿)寵收治之)

而曹丕,卻非要拿曹洪門客犯罪一事來小題大作,其用意何在?不管是公報私仇也好,政治清理也好,反正其別有用心,已經很是明顯了……

除開政治站位方面的原因,曹丕對曹洪的刻意迫害,還有沒有別的因素呢?

答案是肯定的。

個人覺得,曹洪被殘酷迫害的原因,還有以下三點:

其一,敲山震虎,繼位立威

由於曹操的死,來得比較突然,所以王位到了曹丕這裡,也顯得有些倉促。尤其是在曹魏的軍隊中,曹丕一直未能豎立起什麼威信。

所以這時候,挑一位戰功顯赫的元老宿將來下手,無疑是殺雞儆猴並且建立威望的最好方式。

其二,屠殺舊將,收攏軍權

俗話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往曹操尚在之時,憑藉著出色的軍事能力和政治手腕,能將手底下那些功臣名將們收拾得服服帖帖。而曹丕,之前並沒有什麼帶兵打仗的經驗,無疑是要擔心接下來的曹魏軍權,到底歸屬於誰的問題。

曹丕並沒有拿張遼、張郃、徐晃、樂進這些人下手,反而是挑了曹洪這樣一位皇親國戚來開刀。在收攏軍權的同時,也是在天下人面前,顯得自己行事公正,不護短也不偏心。即便是自己曹氏家族的人,犯了事也是絕不手軟。

其三,樹大招風,被當典型。

據史料記載,在漢中戰勝吳蘭、張飛、馬超等人之後,曹洪在之後的慶功宴會上,大搞非禮之事。讓歌女穿著輕紗薄衣,在眾人面前踏鼓為樂,一時間場面十分香豔……

時任“少府”之職的楊阜,為此嚴厲訓斥曹洪說,告訴他夏桀、商紂的敗亂,就是因為淫亂而起的……已經有幾分醉意的曹洪,聽了楊阜的話立刻清醒過來,馬上下令女伎停演,又請楊阜還座。

由此看得出,曹洪平日裡生活不太檢點,有時候過於招搖放肆,不夠內斂……以往尚有大老闆曹操在罩著他,還沒有人敢對他說說三道四。但如今換了主子,要清理舊臣,也就難免會被拉出來當典型了……

於是,戎馬一生的曹洪,就這樣成為了宮廷政治鬥爭的犧牲品。眼看就要慘遭毒手,成為曹丕“鞏固皇權,清除異己”的犧牲品。幸虧在卞太后“恩威並施”的勸說下,才勉強保住了性命,被削去官位和封地,貶為庶民逃生……

不過,曹洪的“庶民生涯”,也僅僅只有數月的時間。就在他被廢貶官不過四個月之後,魏文帝曹丕便闔然辭世。而新繼位的魏明帝曹叡,也很快就恢復了曹洪的地位,拜曹洪為後將軍,改封樂城侯,食邑千戶,賜位特進……

說到這裡,我們不免又會在心裡犯低估了……看起來曹洪的被貶,也就是暫時性的。所謂曹魏朝廷的立嗣之爭,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似乎對他也沒多大影響。也就是受了短短几個月的委屈,就官復原職,爵位重封,簡直就是走個過場而已……

如果我們要是真這麼認為的話,那就真的是大錯特錯了。其實不管是魏文帝曹丕,還是魏明帝曹叡,都從曹洪這場“定罪——免死——貶官——復爵”的大戲中,實現了自己的政治目的,而且贏得了相當的好處。

我們都知道,曹丕是個短命鬼,在位不到七年的時間,年僅39歲就一命嗚呼。而在他繼位之後的前六年,都沒有動過曹洪(反而是在以魏代漢之時,給曹洪各種加官進爵,增加封地)。為什麼到了病重彌留之際,卻反而要刻意整治曹洪呢?

或許,唯一的解釋就是,病重的曹丕意識到了,自己的大限已經不遠。所以要想方設法,剷除掉曹魏朝廷中的勢力集團,清理朝堂,以便為自己兒子曹叡即位,而掃除障礙和鋪平道路。

因為曹丕實在是死得太年輕,在位時間也太短,導致在他去世的時候,武帝曹操的舊將老臣們,幾乎都還健在。這些人在他面前是叔叔伯伯,本來輩分就高了他一輩……而今他這麼一伸腳,年輕的曹叡繼位,毫無威望不說,還在輩分上矮了這些人整整兩輩……

尤其是,當初與他有過立嗣之爭,競爭過帝位的弟弟曹植,尚且健在,而且在朝中也依然有著相當的隱性支援力量。誰能保證在他死後,這些功勳舊臣們,不會聯合起來推翻曹叡,再擁立曹植登基?

所以,曹丕必須在自己真正瞑目之前,再對“元老集團”進行一次沉重的打擊和瓦解。而曹洪,就是他所選中,用來開刀的人……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曹洪不僅是曹氏家族的人,輩分高出曹丕一輩,而且在曹魏政壇上的政治立場,是站在曹丕對立面的。再加上他征戰一生,軍功顯赫,在曹魏軍中的威望和地位也很高……更何況,他平時生活過於隨意,不夠檢點,有得汙點可尋。這樣的人,無疑是用來“殺雞儆猴”的最佳選擇。

至於到頭來,曹洪為什麼還是能保住一條命,就《三國志》的記載來看,是卞太后親自出馬勸說,並且還對曹丕的郭皇后進行了“威脅”。才使得皇后多次哭著求情,最終使得原本殺心已定的曹丕,在最後時刻鬆口。

(《三國志-魏書-曹洪傳》記載:卞太后謂郭後曰:“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廢后矣。”於是泣涕屢請,乃得免官削爵土)

但是筆者覺得,卞太后的行為言語之間,其實還隱藏了一段相當深晦的臺詞,那就是在告訴曹丕:“你叔叔曹洪被你整成這樣,已經夠慘了,不但坐了牢,聲望也受到了毀滅性打擊。你想威懾你父親的舊臣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他們也翻不起什麼風浪來了。”

“但如果你要執意殺掉曹洪,那就會過猶不及。不但會寒了功勳老臣們的心,還會影響後人對你的評價。與其如此,還不如留曹洪一條命,留給你兒子將來給他‘復官復爵’,這難道不是一個‘施恩立威’的好辦法嗎?”

從後來發生的事情看,曹洪在經此打擊之後,確實是一蹶不振。雖然再次官拜驃騎將軍,封樂城侯,封地也再次增加。但是就他在曹魏帝國的政治和軍事兩方面影響力而言,確實已經是一落千丈,再無翻身的可能性了……

看得出,曹叡給他的待遇,基本上屬於是“有官無職,有銜無權”。在低調和鬱悶中度過了六年的光陰以後,曹洪闔然辭世。他的兒子曹馥繼承了他的爵位,卻也再未在曹魏朝廷中,擔任過什麼實權職務……

倒是在司馬氏篡魏以後,曹馥在西晉出任過“尚書右僕射”。並且八王之亂時,任司馬越軍司,輔佐司馬越擊敗了諸王……最終在“永嘉之亂”中,被劉曜攻破洛陽,英勇殉國……從此,曹洪這一脈的後人,也在歷史上完全歸隱,再沒有了記載和蹤跡……

寫到這裡,我們大體理清了曹洪這個人物的生平。也瞭解了他晚年被害下獄,並差點小命不保的真實原因。

大致來說,曹洪作為曹魏集團的初創團隊成員,數十年如一日地對集團忠心耿耿。而且在軍事和後勤兩方面,都為整個集團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可以算得上是功勳卓絕。後來因為政治站位等方面的原因,他被作為了犧牲品,只能在淒涼中度過晚年……

那麼,曹洪算得上“冤”嗎?

從普通人的視角上來看,他確實很冤。作為功高苦勞的功勳重臣,到老來非但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地位,反而是差點被整死,確實很令人憤憤不平……

然而,這何嘗又不是政治上的常態呢?管你如何英雄蓋世、才能過人、功標青史,在政治面前,全都不值一提……前世有李牧、李斯、彭越、韓信;後世有檀道濟、高仙芝、李善長、袁崇煥……而曹洪,不外乎只是他們中的一員而已。而且他後來還能死裡逃生,也未曾牽連家人,已經比這些前輩後輩們都幸運多了……

一句話,在黑暗的政治圈裡,就沒有無辜者……

PS:其實不僅僅是曹洪。據史料記載,在曹丕在繼位以後,為了鞏固自己這一脈的地位,對曹家和夏侯家兩家的人,都進行過不同程度的打擊。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夏侯尚(曹丕殺其小妾,令萎靡不振,最後鬱鬱而終),曹彰(被曹丕命“回鄢陵自守”,實為閒置,最後疑被毒殺),曹真(遠離朝堂,被派往與蜀漢作戰的前線,在回師的路上病死)……

相反,曹丕不顧父親曹操留下的遺訓(《晉書》記載:曹操曰: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而對司馬懿大加重用。導致在他和兒子曹叡兩代短命君王過後,司馬氏已經獨霸朝堂,掌控了曹魏的軍政實權。

而這時候的曹氏和夏侯氏兩家,基本已經是無人可用,這才有了後來的“司馬篡魏”……

宣告:

本文參考

9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大明藩王之晉恭王朱棢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