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古代,一個國家強大了,幾乎都會走線領土擴張的道路,吐蕃就是如此。強盛時期的吐蕃一度能夠跟盛唐分庭抗禮,並且力退印度和阿拉伯帝國,成為當時藐視群雄的一個強大帝國。吐蕃身處青藏高原,地理位置決定了吐蕃人必須善於武功,能夠生活在高原缺氧的環境當中。吐蕃同樣也憑藉易守難攻的地形優勢,多次對外戰爭。那麼吐蕃的對外戰爭有著什麼樣的特點?又為何會選擇這樣的作戰方針呢?

大量掠奪奴隸,鞏固奴隸制度。吐蕃是一個奴隸制國家,在對外進行戰爭的過程當中,將所得俘虜幾乎全部充當為奴隸。其實吐蕃國內自己的奴隸比其他人口多出五倍,但是吐蕃人仍然不滿足,將所俘獲的俘虜也充當奴隸。吐蕃這樣做其實也給後來吐蕃的內亂滿下了隱患,由於奴隸數量較多,奴隸地位低下,很容易受到欺壓,當仇恨不斷積壓之後,奴隸紛紛揭竿而起反抗吐蕃。

不僅掠奪財富,也吸納文化。吐蕃在進行對外戰爭的同時,也吸收了外來文化,對吐蕃影響較大的就是佛教。戰爭造成的文化交流,吐蕃也深受其影響,例如廟宇佛教的地位也隨之提高。雖然有利於文化交流,但是佛教的傳播,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吐蕃科技的發展。

常年進行戰爭,四面樹敵。吐蕃的對外進攻幾乎是連續性的,常年進行戰爭雖然給吐蕃帶來了好戰勇敢的名氣,但是由於連年窮兵黷武,即使吐蕃能夠從對外戰爭中收穫鉅額財富,但是也與戰爭消耗的費用不成正比,而吐蕃國內的經濟實力也常常供應不足,戰爭給吐蕃帶來的極大的內耗。

由於吐蕃地處高原,生長作物很容易受到氣候影響,一旦氣候發生變化,那麼就會影響糧食收成,進而影響軍隊補給。例如在安史之亂之後,氣溫開始回落,使得地處高原的農作物難以生長,再加上當年吐蕃草料不足,導致大量的牛羊死亡,致使前線吃緊,吐蕃國由此進入國力衰退時期。

四處征戰,重點在唐。強盛之後的吐蕃一直進行對外戰爭,跟周邊國家一直進行激烈的交戰,東部連年與盛唐交戰,西部與阿拉伯帝國交鋒,南部與印度交戰,北部與回鶻交戰。並且吐蕃常年進行戰爭,戰爭的起因也非常簡單,雖然吐蕃有自己看似正義的出師理由,但是本質上是為了進行領土擴張以及掠奪財富。

雖然吐蕃跟周邊的國家都進行戰爭,但是實際上吐蕃的重點是大唐,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盛唐更加繁榮,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二是對比其他國家,唐朝的地理位置更加吸引吐蕃,吐蕃地處高原,進攻印度和阿拉伯需要攀越喜馬拉雅,而盛唐緯度較高,吐蕃人能夠很快適應。

三是吐蕃慕強,自然要將視野放在最強大的盛唐身上,曾經多次跟大唐聯姻,瞭解了大唐先進的文化。值得一提的是,在跟盛唐的多次交鋒當中,吐蕃多次獲勝,例如盛唐名將薛仁貴就曾經敗在了吐蕃手下。

強盛一時,結果是曇花一現。吐蕃一共經歷了長達三四十年的鼎盛時期,但是由於過度的對外戰爭以及對內強徵稅,所以吐蕃很快的衰落下去,吐蕃也成為這塊土地上唯一強盛的帝國。

吐蕃之後,青藏高原再也沒有出現過同樣強盛的帝國。吐蕃這麼快就消亡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由於長年累月對外戰爭和統治制度的負面影響。對外戰爭,使得吐蕃國力被消耗,奴隸制度的實施,最終引發國內暴亂。但即使如此,仍然不能忽視吐蕃所帶來的強盛局面,從鼎盛到滅亡,吐蕃留下了太多值得回味的歷史經驗。

17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漢朝文景二帝之時,廢除了肉刑,為何到了明代肉刑越來越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