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在親情與黨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之間,毛澤東同志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為全黨作出了表率

古人說:“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開國領袖毛澤東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在家風家教方面也堪稱一代典範。他給自己定下三條原則: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在親情與黨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之間,他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為全黨作出了表率。

“誰讓他是毛澤東的兒子”

1950年11月25日,毛澤東同志的長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前線不幸壯烈犧牲。接到志願軍司令部的報告後,周恩來考慮當時毛澤東身體不太好,怕這個悲痛的訊息會使他的健康雪上加霜,就壓下來沒有告訴他。直到 1951年1月2日,在北韓戰場第二次戰役取得勝利、毛澤東的身體也已經康復之後,周恩來才將志願軍司令部關於毛岸英犧牲的電報送給毛澤東。

當時擔任中央機要辦公室主任的葉子龍先看到了這個電報,他的心情十分悲痛,也擔心毛澤東無法承受這個沉重的打擊。他拿著電報走進毛澤東的辦公室,默默地將電報遞給正在沙發上看報紙的毛澤東。毛澤東接過電報,辦公室的空氣彷彿一下子凝固起來,那份簡短的電報他看了足足三四分鐘,一言不發,臉色也變得非常難看。過了一會,毛澤東抬起頭,雙手顫抖著從茶几上的煙盒抽出一支菸點上,眼睛變得溼潤了,可他最終也沒有哭出來,只是長長地嘆息了一聲,向葉子龍擺了擺手說:“誰讓他是毛澤東的兒子!戰爭嘛,總會有犧牲,這沒有什麼!”

一個多月後,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回北京彙報北韓戰局,向毛澤東詳細彙報了毛岸英犧牲的經過,並內疚地作了檢討。毛澤東聽罷,沉默了一會,對彭德懷說:“打仗總是要死人的嘛!中國人民志願軍已經獻出了那麼多指戰員的生命,他們的犧牲是光榮的。岸英作為無產階級戰士、共產黨員,他盡到了自己的責任。你要回去講,岸英是志願軍的一名普通戰士,不要因為是我的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哪個戰士的血肉之軀不是父母所生?”

毛澤東對毛岸英要求十分嚴格。毛岸英8歲時就跟著母親楊開慧被關進國民黨的牢房。母親犧牲後,他和兩個弟弟在上海飽嘗了艱辛磨難。1936年夏,在地下黨組織安排下他被送到蘇聯學習。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他參加了蘇軍,跟隨部隊攻到柏林。1946年1月,毛岸英回到延安,這時父子已分別19年。見面後,毛澤東馬上讓兒子脫下洋裝,換上布衣,到陝北貧瘠的鄉村當農民,拜農民為師。後來又讓他參加西北農村的土地改革工作隊。北平和平解放後,毛岸英和兩名掃雷專家帶領一個工兵排,首批進入北平,負責排除重要設施、處所的地雷、炸藥等,誰都知道這是一個危險性很大的工作,毛澤東卻沒有阻止。新中國成立後,國民經濟恢復的任務艱難繁重,毛澤東又讓毛岸英到工廠一線,擔任北京機器總廠黨總支副書記。這裡的工人都很喜歡和信任這個年輕的書記,卻沒人知道他是毛澤東的兒子。

中央作出抗美援朝的決定後,毛岸英立即提出參加志願軍的要求,得到了毛澤東的支援。當時,毛澤東身邊有工作人員曾勸說,岸英還是不要去北韓參戰了。因為他們知道毛澤東已經在革命戰爭年代失去了五位親人。這個勸說被毛澤東斷然拒絕。

多年後,毛澤東向自己青年時代的好友周士釗談了為什麼要送毛岸英上前線,他說:你說我不派他去,他就不會犧牲,這是可能的。但你想一想,我作為黨中央的主席,作為一個領導人,自己有兒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又派誰的兒子去呢?

毛澤東逝世後,人們在清點遺物時,意外發現一個箱子裡有幾件毛岸英的遺物:一件棉布襯衣、一頂藍色軍帽、一雙灰色沙襪。這幾件東西,毛澤東整整儲存了26年。“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這是毛澤東對愛子無盡思念的寄託。

“一切按正常規矩辦理,不要使政府為難”

1949年8月10日,正忙於籌備新中國開國事宜的毛澤東抽空給遠在長沙的一位親戚寫了這樣一封信,“楊開智先生:來函已悉。老夫人健在,甚慰,敬致祝賀。岸英岸青均在北平。岸青尚在學習。岸英或可回湘工作,他很想看外祖母。展兒於八年前在華北抗日戰爭中光榮地為國犧牲,她是數百萬犧牲者之一,你們不必悲痛。我身體甚好,告老夫人勿念。兄從事農場生產事業甚好,家中衣食能過得去否,有便望告。此復。敬頌大安。毛澤東”。

信中提到的楊開智,是毛澤東的夫人楊開慧的哥哥,他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後來回湖南工作。早年毛澤東和楊開慧在長沙從事革命活動,曾得到過楊開智一家的掩護和幫助。楊開慧犧牲後,是楊開智的夫人李崇德將毛岸英三兄弟平安地護送到上海,交給了黨組織。楊開智的女兒楊展(信中的展兒)也很早就參加革命,1941年在晉察冀邊區英勇犧牲。

接到毛澤東的信後,楊開智又寫信給毛澤東,要求到北京工作。至親關係、為革命做過貢獻、光榮烈屬,又有專業技能,這樣的條件,得到一點照顧,在北京安排一個崗位,似乎也不會有人非議。但毛澤東卻不這麼認為。一個剛剛執掌全國政權的黨,如果開了裙帶之門,開了念舊謀利的先例,勢必會損害黨的威信,會動搖人民的信賴。

10月9日,毛澤東給楊開智又回了一信:“希望你在湘聽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來京。湖南省委派你什麼工作就做什麼工作,一切按正常規矩辦理,不要使政府為難。”同時,毛澤東還給當時的長沙市軍管會副主任王首道寫了一封信:“楊開智等不要來京,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適當工作,任何無理要求不應允許。”

講規矩,守紀律,這就是毛澤東在親情前的選擇。接到毛澤東的信後,楊開智沒有再提到北京工作的事,而是安心在湖南的農業部門發揮自己的專長。他先後擔任過省農業廳的技師、研究室負責人、省茶葉公司副經理等職,一直在湖南農業領域幹到退休。

“不應因為他們是我的親戚就不批評他們的缺點錯誤”

毛澤東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有很大一部分時間都在湖南湘鄉唐家坨外祖父家——文家度過的。在文家,他得到了眾多長輩的喜愛和照顧,也同文家的表兄弟、表姊妹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新中國成立初期,文家的一些親戚和朋友,紛紛到北京看望毛澤東。其中有些人提出了希望毛澤東能夠給安排工作的要求。對這些要求,毛澤東一概拒絕。在他五十年代給親友們的書信裡,有很多與找工作相關的內容:“文凱先生宜在湖南就近解決工作問題,不宜遠遊,弟亦未便直接為他作介,尚乞諒之”“運昌兄的工作,不宜由我推薦,宜由他自己在人民中的表現,取得信任,便有機會參加工作”“趙某求學事,我不便介紹”“吾兄出任工作極為贊成,其步驟似宜就群眾利益方面有所贊助表現,為人所重,自然而然參加進去,不宜由弟推薦”……

還有的人從北京回來後,就覺得和主席攀上了關係,續上了交情,在鄉親們面前神氣得不得了,甚至講大話,擺架子,在群眾中產生了不好的影響。毛澤東的表侄文炳璋時任湘鄉縣石城鄉武裝部長,他聽到了群眾的反映,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彙報了文家有人“不大服政府管理”的情況。

毛澤東接到這封信後,高度重視。1954年4月29日,他專門給湘鄉縣石城鄉黨支部和鄉政府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文家任何人,都要同鄉裡眾人一樣,服從黨與政府的領導,勤耕守法,不應特殊。請你們不要因為文家是我的親戚,覺得不好放手管理。我的態度是:第一,因為他們是勞動人民,又是我的親戚,我是愛他們的。第二,因為我愛他們,我就希望他們進步,勤耕守法,參加互助合作組織,完全和眾人一樣,不能有任何特殊。如有落後行為,應受批評,不應因為他們是我的親戚就不批評他們的缺點錯誤”“請你們將我這信及文炳璋的信給唐家坨的人們看,幫助他們改正缺點錯誤”。

正因為深愛著這些親人,毛澤東才決不做他們缺點錯誤的靠山,不為他們的缺點錯誤撐腰。相反,他把這份濃郁的關愛化作了嚴格的要求,希望他們能夠不斷進步。從這封信中,我們看到了毛澤東的大情大愛、真情厚愛。(王均偉 作者: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二編研部主任)

(中國紀檢監察雜誌提供)

轉自:中國共產黨新聞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臺兒莊大捷,為何中國軍隊傷亡比日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