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入關統一中原後,應該共同抗清的南明,一直處於無休止的內鬥之中。更要命的是,幾支強大的明軍各自擁戴不同的朱姓王爺,始終無法擰成一股繩,大大削弱了反清復明的力量。
最有實力的鄭成功,空有一支強大的水師,卻無力阻止清軍南下。為了建立更廣闊的根據地,鄭成功率軍收復臺灣,趕走荷蘭殖民者,使臺灣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在此之前,臺灣對明朝來說,只是一片化外之地。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先後佔領這個大島的主要居住地。島上生活著大量的漢人移民和高山族土著,遭受著歐洲殖民者的殘酷統治。
滿清完成大陸上的統一後,便只剩下臺灣這個抗清基地。不過,清軍暫時無力攻取臺灣,因為他們不懂海戰。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也曾經是一名海盜首領和水師統帥,雖然率軍投降了清朝,但清廷對他很不放心,不敢讓他去攻打兒子。
滿清對鄭成功政權進行多次招降,都沒有成功。只好實行嚴厲的禁海政策,企圖困死鄭成功。幾十年下來,禁海只是苦了沿海的百姓,至於收取臺灣,仍然遙遙無期。這個局面直到一個人的到來,才被打破。
這人是施琅,鄭氏集團的水師將領。滿清對施琅一點也不陌生,鄭芝龍降清時,施琅也在隊伍當中。可是,清軍那時候對水師不重視,對鄭芝龍的人也不信任。施琅再次投向南明的永曆朝廷,成為李成棟的部下。沒多久,李成棟把施琅送回到鄭成功的屬下。
這樣複雜的經歷,使施琅難以受到信任,雖然很有才幹,但再也得不到鄭成功的重用。後來,為了施琅擅殺曾德的事情,鄭成功將其全家逮捕。施琅逃出監禁,卻累及全家被殺。從此,施琅徹底倒向滿清。
第二次降清後,施琅先後被封為同安副將和總兵,提督福建水師,多次擊退鄭成功的進攻。施琅成為鄭氏集團最大的對手,隔海對峙數十年。
康熙登基時才8歲,等到剪除鰲拜、平定三藩之亂等一系列事件後,天下初步穩定。臺灣開始進入康熙的視線時,已經是1681年。而鄭氏集團的內訌,讓康熙看到了收復臺灣的機會。
鄭成功去世後,鄭氏集團已經出現過一次分裂。長子鄭經與鄭成功弟弟鄭襲,為了爭奪繼承權發生內鬥。清軍趁機攻佔廈門,使鄭軍失去了許多沿海的根據地。
施琅三次率水師想渡海進攻臺灣,都遭遇到颱風,沒有成功。康熙叫停施琅的計劃,把他留在京城隨時聽用,等待收復臺灣的命令,這一等就是十三年。
1681年,鄭經病逝。在繼承人的問題上,又一次掀起大亂。長子鄭克臧是當之無愧的接班人,但次子鄭克塽的岳父馮錫範,毒死鄭克臧,扶植12歲的鄭克塽上臺。忠於鄭克臧的力量遭到清洗,政局出現動盪,人心思異。康熙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
1682年,清廷重新起用施琅,復任福建水師提督,負責指揮收復臺灣的水陸人馬。一開始,康熙還讓姚啟聖與施琅共同指揮,意識到施琅才是真正合適的將領後,康熙將全部指揮權交給了施琅。
經過一年多的準備,施琅摩下已經擁有238艘戰船,24000名士兵,具備了與鄭氏集團決戰的能力。1683年6月14日,施琅率船隊從銅山出發,首要目標是澎湖以南的八罩島。
鄭軍方面的主帥是劉國軒,是鄭成功手下的老將,參加過反攻南京、收復臺灣等戰鬥。鄭克塽上臺後,劉國軒掌握了鄭氏集團的軍權。確定了清軍準備攻臺,劉國軒親自坐陣澎湖,迎戰施琅。
7月16日,施琅進攻娘媽宮。劉國軒指揮水軍奮力戰鬥,粉碎了施琅的企圖。雙方互有傷亡,施琅還受了傷,但沒有大礙,不影響繼續指揮。
次日,劉國軒攻擊施琅的根據地八罩島,不但沒有成功,反而被施琅趁虛而入,奪取了澎湖外圍的光井嶼和桶盤嶼。施琅對臺澎地區了如指掌,總能打擊到對方的兵力薄弱處,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
22日,施琅發動總攻,156條戰船分三路夾攻澎湖主島,他自己率中路主攻,左路負責吸引敵軍注意力。劉國軒出動全部兵力進行抵抗,鄭軍船隻的總數並不少,但船的堅固程度較差,火器也不及清軍,在對戰中很是吃虧。
戰鬥從早上打到中午,海面上颳起南風。清軍正處在上風位置,帆船吃滿風,速度加快,武器射程也增大不少。施琅乘此良機,把後備的80艘戰船也加入戰場,取得了數量優勢,以五船圍攻鄭軍一船。
經過一整天的激戰,鄭軍水師徹底大敗,幾位主要將領陣亡後,鄭軍掛白旗投降。清軍只付出陣亡329人,受傷1800多人的代價,一船未失,便消滅敵軍12000人,生俘5000人,摧毀和繳獲190多艘戰船,鄭軍水師主力基本覆滅。劉國軒無心再戰,逃回臺灣。
施琅苦心經營和訓練的水師,終於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他表現出來的海戰指揮能力也優於劉國軒等人。60多歲的施琅親自站在船頭指揮作戰,也比劉國軒在岸上遙控,更能鼓舞全軍的士氣。
澎湖一戰後,鄭氏集團原本脆弱的政權進一步分化,人心惶惶,許多將領開始暗通施琅,或想投降、或想逃往海外,沒有人願意為鄭克塽和馮錫範而戰。
等到鄭氏集團分崩離析後,施琅才在臺灣登陸。兩天後的7月15日,鄭克塽宣佈投降,鄭氏集團正式滅亡,臺灣重新回到中原王朝的版圖。從施琅進軍,到鄭氏投降,只有一個月時間,真正交戰不過8天。
鄭氏集團的覆滅如此之快,出乎很多人的意料。除了施琅熟悉內情,精通海戰,併為此戰謀劃了幾十年外,鄭氏自身的原因也佔有很大因素。
充滿陰謀的繼承過程,以及集團上下早已沒有了當初復明的雄心,所有人都只想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富貴而已。當澎湖天險喪失,大家都認清統一大勢不可逆轉後,不戰而降便成為理所當然的選擇。
【參考資料:《清聖祖實錄》、《海紀輯要》等】
-
1 #
-
2 #
歷史不會重演,但會驚人的相似,現在的中國大陸統一臺灣就會是三百年前歷史的重演,大陸在等待著那個機會
-
3 #
強烈要求,收復外蒙古,外興安嶺。
-
4 #
名不符實,清朝收回臺灣,是收回失地嗎?
-
5 #
解放軍啥時候能登上臺灣島???
-
6 #
清軍打八天,解放軍應該在8個小時之內。
-
7 #
現在完全控制檯灣最少也要七、八天時間。雖然兩叄個小時可以過去幾萬人但要在要幾天時間裡控制住全臺要害部門就沒那麼簡單了。必須要作萬全的準備!!!
-
8 #
康熙禁海,臺灣掙大陸鈔票。
-
9 #
臺灣人想過安穩日子,大陸更想過花天酒地的日子,
-
10 #
我們準備了70年就等.........最後一擊。
-
11 #
別急,你先上,衝啊
-
12 #
臺灣不戰,難得迴歸了。收回,必戰,且早戰。
-
13 #
解放臺灣!解放澎湖!
-
14 #
當代收復臺灣,有冇借鑑的地方!
-
15 #
打戰就是裡應外合,兩面夾攻,方能取敵心臟之處,一勞永逸遠絕後患
-
16 #
中國現在收,將來收都無所謂。主要看什麼時候收對我們最有利而已,現在發展勢頭好就晚點收。我們是要抓住這波社會發展機遇讓我們更強大更好。不能因為隨時能做的事情去破壞我們的發展。
大陸現在也是等機會。最好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則兩岸民眾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