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為大家聊的,是發生在1942年6月的河北威縣掌史村戰鬥。
話說,抗日戰爭進行到1942年時,進入戰略相持階段。華北方面日軍出動大批日偽軍向著八路軍根據地進行掃蕩。為了儲存實力,以期將來更好作戰,八路軍各部紛紛化整為零,在運動戰中避敵鋒芒,同時伺機消滅敵人有生力量。而掌史戰鬥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的。
1942年6月,集中軍區的領導機關轉移到威縣的掌史村。這個村子敵人力量相對薄弱而且群眾基礎好,利於部隊的隱蔽、行軍。呂正操等軍政領導進駐村子後,忽然聽到了炮聲。事後才知道,原來敵人在村子南邊修碉堡,被我軍發現後進行攻擊,斃傷敵人十餘人。
但是,這次作戰也暴露了我軍行蹤,對此,呂正操非常惱火。但既然已然和敵人接火,那就必須要備戰消滅敵人一部後繼續前進。
針對現狀,呂正操和黃敬(原名俞啟威,生於北京,共和國首任天津市長)、沙克(1955年少將軍銜,遼寧丹東人)做出決定,要採取近戰、小打的形式進行,不到萬不得已不用迫擊炮和機槍。而且機槍只能進行點射,以輕武器引誘敵人,走近後再以手榴彈和步槍消滅敵人。
就這樣,敵人以為遇到了八路軍的小股部隊,就糾集了三四百敵人向村子襲來。等敵人距離陣地二三十米的距離時,我軍以步槍、手榴彈來攻擊。就這樣,敵人屢次衝鋒都未能得逞。
惱羞成怒的侵略者開始採用毒氣攻擊。但因為大家範圍較為分散,敵人毒氣彈數量有限,更兼當時有三四級的西南風,所以敵人的毒氣彈沒發揮多大作用。
戰至下午,敵人增兵到一千餘人,我軍頑強抵抗,擊退了敵人的數次衝鋒。迫擊炮等武器一直沒有使用。等到下午四點,呂正操等軍政領導對敵情進行了分析。他認為,敵人沒有出動飛機,足見這不是敵人的主力部隊也沒有高階指揮官坐鎮。這夥敵軍很可能是當地的守備部隊。
綜合分析後,我軍開始使用輕重機槍和迫擊炮進行反擊,突如其來的炮火讓敵人猝不及防。戰鬥一直持續到夜裡九點。經過戰後統計,我軍共擊斃、傷日、偽軍近300人,而我軍自身傷亡為46人,且犧牲者很少。
就這樣,一場平原作戰以我軍的勝利而結束,這場作戰的戰損比為6.5比1,可謂一場較大規模的勝利。我軍也在戰至夜晚後突圍。
現在的威縣掌史村內還殘留有當年戰鬥留下的彈孔。呂正操將軍在新中國建立後特意撰寫了這場戰鬥的經過。毫無疑問,這是一場值得我們銘記的作戰,它體現了中華兒女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也體現了呂將軍高超的指揮作戰能力。
-
1 #
-
2 #
呂正操和沙克去石德鐵路以南,冀南地區作戰了嗎?
-
3 #
關鍵看我軍投入的兵力是多少
-
4 #
大河北出英雄,為英雄敬禮
-
5 #
黃敬那張相真像範偉
-
6 #
我以為是李雲龍打平安縣呢
-
7 #
如果是國軍取得的成果,一定是戰役級的大捷。
呂正操將軍是東北軍裡少數有遠見的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