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一位回鄉省親的臺灣作家告訴我:“漳州人在國外當過總統、首領的何止科拉鬆?阿基諾一人,明朝時開基甲國的甲必丹也是漳州龍海籍的人,名叫鄭啟基。”他說完,遞給我一份從馬來西亞影印來的文字資料及其在馬六甲青雲寺門前拍的一張照片。我一口氣讀完資料,覺得龍溪是個大縣,少說有一百多個村莊,這神祕的甲必丹到底來自何方寶地?此事一直成為我這些年來追蹤的目標。
最近,我在下鄉時發現一本龍海市榜山鎮文苑社明代古遺的《詒谷堂宗譜》,其中記載本村“第十一世祖鄭啟基,在麻六甲”。我想這位“鄭啟基”,與開基馬六甲的甲必丹“鄭啟基”是否同一個人?其出生年月是否相同?(一)
今年7月8日,我來到了僅距赤道100多公里的馬來西亞特區馬六甲城(Melaka)。漫步馬六甲市區,筆者感覺這彷彿是一座閩南城鎮:街道兩旁房屋的建築大都像閩南的民居,許多商店招牌都寫著繁體華文,許多店家和路人都會講閩南話。前來接待我們的徐先生介紹:“馬來西亞1957年8月才宣佈獨立,建國時間不長。但根據歷史記載,早在600多年前,中國和馬六甲就有友好往來。中國的明朝皇帝明成祖在1403年派尹慶出使馬六甲與滿剌加王朝蘇門答臘王子互贈禮物,商議通商。1405年,明朝皇帝又派著名的Nautilus、三保太監鄭和七次出使西洋,五次在馬六甲上岸,帶去了許多中國手工產品和土特產。1408年,明朝皇帝還冊封當地拜裡迷蘇剌為王。中國人在這裡開井修渠,傳播良種,幫助農耕,促進經商。之後,中國南方沿海的人到南洋包括馬六甲經商、做工的不斷增多。到明朝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漳州府龍溪縣海商後敏弘又引導一大批福建人到馬六甲經商,交易胡椒、香料、絲綢織品、生產工具,和本地馬來人建立了友誼。”“1511年,葡萄牙殖民者謀求在亞洲找一個貿易落腳點,由亞伯圭率領19艘軍艦襲擊馬六甲。當地馬來人和華人團結合力進行抵抗,但由於沒有戰鬥經驗和足夠的武器,馬六甲城被葡軍強佔了。殖民者肆虐奴役當地居民,強迫他們修路建堡,卻受到人民一再抵制。軍事侵略者感到奇怪,這裡的華人大都講閩南語,很團結,很難管理。最後,只好找華人長老商量,答應華人自治,讓他們推選出有威望的人當首領。結果,福建漳州府的華商鄭芳揚當上頭領,號稱甲必丹。”(二)
鄭芳揚,名啟基,字明弘,生於明隆慶六年(1572年),卒於萬曆45年(1617年)。由於是馬六甲首任甲必丹,當時人稱為“鄭甲”(Tin.Kap)。據當地人介紹,鄭芳揚的人生具有傳奇色彩。年少時,他隨父親鄭思顯離開漳州府,渡海南下到南洋謀生。
芳揚從父輩那裡學來了勤奮、吃苦的精神,加上他聰睿過人,肯動腦筋,每每到海邊討小海時看到來自五湖四海的船隻在海灘交易時,發現每個地區的物資都有不同的價差。於是,他到船上當挑工,了解貨運貨價,常常把得來的工錢換上外貨,再挑到各地去賣,然後買了山貨挑到海邊去賣。他為人豪爽,很講信用,不管哪個國家來的人都喜歡和他做買賣。不久,他積累了一筆錢,請人做了一批小推車在陸上運貨,買了小船在馬六甲海峽周邊島國上跑運輸,很快成為當地的大富。
鄭芳揚在國外發了財後,沒有忘記他的祖國和親人。他經常資助初次從祖國來南洋謀生的人,為他們提供膳宿,優先介紹務工,同時執著地在華人中保留炎黃文化。他在日常往來中,同時使用馬來文、中文,在華人聚居地仍舊講閩南語。逢年過節把家鄉的民間風俗搬了過來,華人們在異國他鄉以此聊解鄉愁。他一生中創立的最大一座豐碑,就是聘請家鄉的師傅,採用中國傳統建築形式,建築了一座尊崇中國傳統佛教的寺廟(青雲亭),為出洋打拼的人們祈求平安、順利、發財。廟中供奉的主神是觀音大士,所以又稱觀音亭。寺廟建起之後,成了馬六甲的一道亮麗的新景,一時吸引了當地許多居民和海上貿易的各國人士,馬六甲更加熱鬧。同時,鄭芳揚看到當地居民有火化入葬的風俗,為尊重華人的民俗習慣,讓華人故後能入土為安,帶頭集資購下“三寶山”下100多畝地,解決當地華人故後葬所。墳園坐南朝北,象徵永望故國家園。
從此,青雲亭不但是受人朝拜的廟宇,也是當時華人社會的政務、法庭、精神信仰的中心。
有一年,鄭芳揚聞報,葡萄牙人從海上抓了一批南下的華工和幾十個馬來女子,準備運到外洋去賣“豬仔豬花”。他十分氣憤,馬上令人開了一條船趕到那裡找葡軍的頭目。葡軍頭目自恃有槍炮壓陣,十分傲慢,說這種買賣是他們海上做慣了的貿易生意,誰也不能放人。鄭芳揚明白武力打不過他們,又得知這些“豬仔”第二天一早就要運走,時間緊迫刻不容緩,忍痛把他自己辛辛苦苦經營所得的一批積蓄“買”下這些“豬仔豬花”。鄭芳揚按照受害人的意願,想回鄉的給路費,想留下的安置做工。尤其是那些馬來女子被失散的家屬領了回去,大家都十分感激“鄭甲”,他們聽說“鄭甲”是漳州府來的,親切地稱他“漳州國王”。馬華相處更加親密,在當時傳為佳話。從此,馬六甲從一個荒蕪的山野海隅不斷髮展成東南亞的貿易中心,也使中馬友誼更加深厚。兩年後,葡萄牙學者到馬六甲測繪地圖,在一份《滿剌加城市圖》中,已標有“中國河”、“中國村”、“漳州門”等地名,可見鄭芳揚等華人對馬六甲有很大的影響。
鄭芳揚逝世時,男女老少傾家而出為之弔唁,當地華僑把他厚葬在“三寶山”南坡,祀位青雲亭受世人朝拜。鄭芳揚的陵園仍保留完好,墓碑上鐫刻“文山顯考甲必丹明弘鄭公之墓”“孝男文玄奉祀”字樣。龍海市洋西村的鄭霜高先生說:這“文山”兩字是現在榜山鎮洋西村山北社的燈號,與民族英雄鄭成功同出一宗。現在洋西是聞名中國的“龍江風格”的發祥地。
現場管理人員引導我們參觀了祿位廳,廳中央供奉鄭芳揚的祿位牌。祿位牌高約一米,上用金字描刻“開基甲國特授甲必丹諱芳揚鄭公祿位”。(三)
馬來西亞是一個以馬來人、華人、印度人為多數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關係很融洽。馬六甲是馬來半島上建立政權較早的地區。英國打敗葡軍後,佔領、接管馬六甲,於1824年廢除了甲必丹制度。1957年8月31日,馬來西亞獨立,馬六甲成為她的一個特別行政區。
不管歷史經歷多少滄桑,但中馬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仍代代相傳。現在,青雲亭作為中馬兩國人民友誼的標誌,已成為遊覽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