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東吳放了兩把火,一把火燒曹操,一把火燒劉備,都大獲全勝。難道一放火就會勝利,當然不是那麼簡單。

這裡先說第一把火。說的不是《三國演義》,而是歷史上的事實。

當年曹操南征劉表,劉表新死,劉琮在襄陽投降,於是曹操用輕騎急追劉備,劉備向南撒退,在當陽、長坂一帶遇上曹軍,被殺得七零八落,便同孔明一千人向東退卻,退到樊口(今湖北黃岡長江對岸),商議同東吳聯合拒敵人。而關羽則另率一軍駐在夏目(今武漢市)。

但是罾操不是向東追擊而是向南直進,他以為先佔領江陵是重要的,因為江陵積有大量糧食軍械。這樣一來,曹操大軍就集中在江陵一帶,反而讓劉備有喘息之機了。

一看地圖便知道,由江陵東面直到夏口西面,沿著長江北岸有幾百裡寬橫的一個沼澤地帶,這個地帶人煙極為稀少,道路不通,大船進不去,軍馬不能駐紮,兵家叫做死地。曹操無法從陸路進孫劉聯軍(除非他返回襄陽,另從桐柏山之南向隨縣一線南下),於是就走水路。

這一帶的長江是非常曲折的,而且北岸是剛才說的沼澤地,南面又有東吳軍隊把守,於是曹軍只好沿著長江,進到赤壁。

赤壁有幾處,近代史學家多數認為赤壁之戰的赤壁是在今武昌之東的金口附近。曹軍當時也佔領了長江南岸一些地方,不料才一交戰,就吃了敗仗,只好退到江北。於是兩軍就在赤壁附近相持。

曹軍不能在南岸展開,就註定了要失敗,因為二三十萬大軍,一部分在船上,一部分在江北,而江北卻是大片沼澤地,只能侷促江邊一線,真可說進退兩難。

地形對曹軍不利,對孫劉聯軍卻有利。不料還加上天時之利,剛好湊合一陣東南大風,於是黃蓋一把火燒起來,曹操水軍首先崩潰,陸軍也受牽連。因為地形限制,隊伍展不開,而且岸上營寨也已著火,敵軍一壓,無從抵抗,便勢成潰退了。

但是沿江而退是不行的,只能向後。向後卻是大沼澤地,結果就像《資治通鑑》描寫的:“操引軍從華容道步走(由江邊通到華容的路。向江陵最近)遇泥濘,道不通,天又大風,悉使羸兵(弱卒)負草填之,騎乃得過。羸兵為人馬所蹈藉,死者甚眾。”“操軍兼以飢疫,死者太半。”

這場仗於是以曹操慘敗告終。

曹操犯了一連串錯誤:取江陵不取夏口,是其一,不善水戰,偏要從水上進軍,這是其二;背靠沼澤,地形不利,是第三個錯誤;孤軍深入,外無策應,是其四;初戰不利,便退據江北,是第五個錯誤;至於中了黃蓋之計,還是最後的事。

沒有以上錯誤,僅僅一把火是燒不走曹操的。

12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三歲走馬五歲射獵,優秀的騎士都從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