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史料記載,為了報答館陶公主的鼎立相助之恩。劉徹當上皇帝后,對館陶公主這個姑姑加丈母孃很是善待。館陶公主的老公去世了,館陶公主看中一個少年叫董偃,也就是傳說中的面首。這事漢武帝是知道的,雖然這是大逆不道。但漢武帝對姑姑還是非常寬容,包括對她的面首董偃也是一樣。但是,有了館陶公主的幫助,劉徹就能當皇帝了嗎?
館陶公主一直在漢景帝面前說慄姬的壞話
館陶公主不斷在漢景帝的面前,說劉徹的好話。這一天,漢景帝被王美人和姐姐館陶公主所勸,來到竇太后宮裡,向竇太后請示立太子一事。可是,讓人無法理解的是,當景帝提出要立劉徹為太子的時候,卻遭到了竇太后的拒絕。
景帝以為竇太后不喜歡劉徹,於是問道:
“母后,您不喜歡徹兒,那母后認為,兒皇改冊立哪位皇子為太子呢?”
“每個都不可以,你的那些兒子個個都是庶出,沒有一個是皇后所生,他們都沒資格立為太子”。
竇太后的這個回答讓景帝很是疑惑。那麼,竇太后為什麼否定了,漢景帝所有兒子的太子繼承之位呢?她到底是怎麼想的呢?原來,竇太后屬意的,是漢景帝的弟弟,自己的小兒子梁王劉武。
漢景帝劉啟有14個兒子。在史書中,我們沒有看到竇太后特別喜歡哪個孫子,在皇位上更是不屬意這些孫子們。她最喜歡的是自己的小兒子劉武,甚至到了溺愛的程度。據記載,當時劉武的封地,是全國最肥沃富饒的土地,共有四十多座城。
因為在七國之亂時,是梁王劉武擋住了叛軍,保住了漢景帝的江山,立下汗馬功勞。漢朝本就提倡以孝治天下,漢景帝對於母親竇太后的話言聽計從,因此漢景帝劉啟對這個弟弟也很疼愛,給他的賞賜多的數不清。
竇氏屬意自己的小兒子梁王為儲君
而劉武所在封地修建的宮苑,更是大的可與天子比擬。還有,按照禮制規定,封國親王進京朝見,只能居留二十日。可是在漢景帝前元七年十月,劉武進宮覲見漢景帝。並請求留在京師陪伴母親,得以獲准,這一住就是半年。那麼,同樣作為兒子,為何竇太后如此偏愛小兒子呢?
這就要說到竇太后的身世了。竇太后出生卑微,年輕時是呂后的侍女。不幸被呂后送去代國,卻因禍得福被漢文帝劉恆寵幸。當時,漢朝的代國不過是個偏遠之地。竇太后先後生下了劉啟和劉武。在這種困頓之際,生下都兩個兒子,感情自然深。
竇太后中年有一次患病,不幸失明,無休止的黑暗籠罩著她。使她的內心充滿了恐懼,性情變得極其暴躁易怒。一般人瞎了眼,調整不好,心態都會崩潰,何況是在西漢後宮。而且竇氏身有殘疾,丈夫漢文帝漸漸對她十分冷淡,轉而寵幸別的妃子。
大兒子劉啟身為太子,學業繁重,無暇照顧母親。只有小兒子時時陪伴在母親身邊,給了她極大的安慰。據《史記梁孝王世家》記載,梁王劉武十分孝順,每次聽到母親竇太后生病的訊息,就傷心的吃不下飯,也不能安靜休息。在封地也時常想念母親,常常拿出母親的畫像觀望。
很多父母都最喜歡自己的小兒子,或許是出於母愛的天性,母親情不自禁的想要給小兒子更多的關愛。因此,竇太后最偏心梁王劉武,劉武可以對竇太后隨意撒嬌。但是漢景帝身為皇上,即便在母親面前也沒有弟弟的自在隨意。
竇氏喜歡小兒子劉武
身為帝王,肩扛天下,心繫國家大事,自古帝王親情淡薄。竇太后也明白,他的兒子坐上王位之後,就不能無私的對她了。對於大兒子劉啟,竇太后沒有施予更多的母愛。那麼,對劉啟孩子的感情就可想而知了。
因為眼睛失明的原因,竇太后根本就不知道孫子劉徹的長相。母親愛小兒子是自然之舉,可這也要有個限度啊,怎麼會公然違背禮制,讓梁王當接班人呢?
根據漢朝祖制規定,凡是新帝登基,其他兄弟均要離開長安前往封地。而自幼在身邊長大的小兒子劉武,竇太后對其寵愛有加,便不忍心讓其離開自己,獨自前往封地,並希望劉啟立劉武為皇太弟。
此舉卻在朝堂得到眾大臣的異議,並堅決反對此舉。他們認為此事有違祖制,劉武被迫前往封地梁國上任,同時封為梁王。這件事讓竇太后耿耿於懷,想盡辦法讓小兒子陪在身邊。
一天,梁王劉武入朝,漢景設宴招待。宴席間氣氛融洽,此時的漢景帝不知道是喝多了,還是什麼原因。說了這麼一段話,讓劉武更是心起漣漪。漢景帝說道:“朕現今還未立太子,既然母后如此疼愛弟弟。等朕百年之後,朕要把皇位要傳給你呀。”
“臣弟惶恐,臣弟無才無德,還請皇上三思啊》”
這時 竇太后說話了:“君無戲言,你哥哥的江山,也有你的功勞,你也是皇室血脈,這有何不可呀?”
竇嬰一句話得罪了竇太后
就在席間一片祥和的氣氛下,竇太后的侄子竇嬰說話了:“陛下方才說要把皇位傳給梁王,可父子相傳本是我大漢的祖制。帝位需傳給長子長孫,現在陛下怎可傳給弟弟,這豈不是壞了祖宗章法?”
竇嬰的這句話徹底得罪了竇太后,沒幾天,竇太后便下令把竇嬰從皇戚的名冊中除名。而立儲之事讓漢景帝焦頭爛額。漢景帝一共有14個兒子,選出一個太子,本來就不容易。竇太后又十分偏重梁王劉武,就等著劉啟立梁王為儲君,這讓漢景帝左右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