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問:白起坑殺趙軍四十萬人究竟需要多大面積和深度?
看到這樣的問題,我在想,為什麼白起要去挖坑呢?他是吃飽了撐的嗎?以當時兩軍作戰的地形來看,白起只需讓手下軍士把趙國降兵的武器收走,然後再命秦軍以弓箭再射殺趙軍降兵即可。
我們從從《史記》等史書中知道,當公元前262年四月秦將王齕攻趙長平,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秦攻取趙二障四尉,七月趙將廉頗築壘壁而守,“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攻其陣,奪西壘壁”。
長平在今山西高平西北二十多里,當時秦趙兩強,雙方集合近百萬大軍,在沿著長平城左右五十多里的山地建築壘壁,東西對峙著。《水經·沁水注》引《上黨記》說:“秦壘在城西,二軍共食流水,澗相去五里。”又說:“城之佐右沿山亙隰,南北五十許裡,東西二十餘里,悉秦、趙故壘,遺壁猶存焉。”這也足見當時秦趙雙方所修建的壁壘有多麼的堅固。
由於廉頗築壘固守,秦趙兩軍在長平相持了三年,不分勝負。
後來,秦國使用反間計,趙孝成王中計,改派趙括擔任長平軍統率。公元前260年七月,趙括一到前線,就大舉出兵進攻秦軍。白起採用了迂迴的運動戰略,先在正面詐敗後退,另外佈置了兩支奇兵,以便乘機襲趙軍後路。趙軍一直攻到了秦軍的壁壘下,不能攻入,而秦軍的一支奇兵二萬五千人已經斷絕了趙軍的後路,另一支奇兵五千騎兵又切斷趙的壁壘,把趙軍切成兩斷。
由此可見,由於趙括率軍走出了城堡,把自己和軍隊置身於秦軍的壁壘之下,把趙軍主力放在了類似峽谷之中的不利位置中。從“城之佐右沿山亙隰,南北五十許裡,東西二十餘里,悉秦趙故壘,遺壁猶存焉。”就可以看出,在這樣一個巨大的狹長地帶,堵住兩邊的出口,有多少軍隊不能被坑殺其中呢?
長平之戰,這場秦趙之間的大決戰,最後是在長平以東丹水流域的山地進行的。《水經·沁水注》引《上黨記》說:“丹水出長平北山,南流,秦坑趙眾,流血丹川,由是俗名為丹水,斯為不經矣。”又說:“秦坑趙眾,收頭顱,築臺於壘中,因山為臺,嵬嵬桀起,今仍號之曰白起臺。”
由此可見,白起坑殺趙國降卒,也只是利用了長平狹長的有利地形,然後再把手無寸鐵的趙國降卒盡皆坑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