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戰國後期,秦國自始皇帝十七年(前230年)滅掉韓國後,就加快了攻滅一統天下的步伐,從此之後,關東諸國先後被滅,不過對於攻滅的國家,秦國如何實施統治,這個問題事關秦國是否可以穩定戰後局勢。

而秦國的決策,可以說導致了韓國舊貴族的動亂,而這次動亂,是讓沒有參與計劃的韓王安遭遇牽連,被秦王所誅殺,可以說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啊,這次動亂就是發生在始皇帝二十一年(前226年)的新鄭之亂。

其實秦滅六國時,必然存在這兩個問題,一個是如何安置他國貴族,你總不能直接殺盡吧,那樣的話,勢必阻礙秦國的統一步伐,人家也不殺,投降也是死,莫不如死戰,還能有一絲生的機會。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秦國如何治理打下的疆土,是實行分封制,還是郡縣制,還是兩者兼行,顯然秦國是堅定執行了郡縣制。

《史記.秦始皇本紀》十七年,內史騰攻韓,得韓王安,盡納其地,以其地為郡,命曰潁川。

而韓國最後一位君主,韓王安只是被囚禁在了陳縣,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淮陽縣,這裡遠離韓國故都新鄭,韓國國土成為了秦國的郡縣,有秦朝中央直接統轄。

這也必然留下了隱患,並韓國貴族自然不滿於國家滅亡後造成的利益損失,尤其是秦國實施郡縣制,他們的封邑秦國自然也不會認同並且保護,秦國無需屠戮韓國貴族,時間會削弱他們的實力。

加之戰國時期,七國對峙了這麼久,在韓國滅亡前,還沒有哪一個國家被徹底滅亡過,因此韓國貴族復國的意願也是很高的,他們只不過是在等待時機,而這個時機,他們也等到了。

這裡要說一下,新鄭之亂並不是韓國滅亡後就即刻發生的,韓國滅亡發生在前230年,而新鄭之亂是四年之後了,當時的秦國正忙於攻滅其他諸國,兵力已經呈現出分散之狀。

《史記.秦始皇本紀》十八年,大興兵攻趙,王翦將上地,下井陘,端和將河內,羌瘣伐趙,端和圍邯鄲城。

十九年,王翦、羌瘣盡定取趙地東陽,得趙王。引兵欲攻燕,屯中山。

秦王覺之,體解軻以徇,而使王翦、辛勝攻燕。燕、代發兵擊秦軍,秦軍破燕易水之西。

二十一年,王賁攻。乃益發卒詣王翦軍,遂破燕太子軍,取燕薊城,得太子丹之首。燕王東收遼東而王之。

在滅了韓國之後,秦軍北上滅趙,趙公子嘉逃到了代地,自立趙王,同時秦軍也進一步削弱了燕國的國力,燕國遠東遼東,都城薊城被秦軍所佔,而且秦軍攻城掠地之後,是直接實行郡縣制的,這使得秦朝加強了對新的領土的統治。

同時秦國也是在為攻滅楚國做準備的,所以說秦軍主力是被分散的,駐守關中一部分,駐紮在燕趙之地一部分,集結在秦楚邊界一部分,因此,新鄭的韓國貴族等待的機會來了,那就是趁秦國在中原之地,兵力不足之時,發動動亂,而且不要忘了,此時魏國尚未被秦國所滅,所以說,這次動亂是有機會的。

《史記》中關於這段歷史記載是很簡單的,“新鄭反”,但是對秦國來說,這的確是一次危機,秦國在不打亂既定軍事佈置的前提下,必然要快速平定動亂,不然的話結果會是什麼樣?

不要忘了秦二世而亡,當時秦軍戰力尚在,但還是被各地的起義依舊六國貴族復起,一波就給帶走了,也就是說,當時秦國雖然國力強大,但是不代表秦國就可以高枕無憂,無懼任何威脅。

可以想象得到,如果新鄭的動亂,秦國無法及時平定,那麼已經被滅國的趙國會發生什麼,趙國和秦國死磕了那麼多年,他們反秦的意願是最高漲的,那麼秦軍遠在前線,韓趙兩國如果都發生動亂,之後再和魏國聯合在一起,局勢是不是越發地向著不可控的方向發展了。

所以可以預料到,秦國必然快速調集兵力,直接撲滅新鄭的動亂,避免事態擴大,穩住前線秦軍的後方補給線,還是那句話,秦國雖強,但是還沒強到可以不懼任何威脅的時候。

新鄭之亂被平定後,最慘的莫過於韓王安了,作為末代君王,已經被秦國囚禁了,他是斷然沒有能力去策劃遠在新鄭的動亂的,而韓國貴族制定的計劃,他也是一點都不清楚,估計當聽到新鄭發生動亂之時,韓王安是又驚又喜吧,當然主要的還是驚嚇。

原本秦王是沒打算殺他的,趙國末代君主趙王遷,秦王也沒殺啊,只是將其他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縣)的深山之中,給這些末代君主留一條命,嬴政還是能做到的。

不過新鄭之亂後,局面可以就不同了,為了給予韓國貴族以打擊,也是為了震懾韓國舊部,更是為了以絕後患,嬴政下詔將韓王安處死,這是因新鄭之亂對韓國貴族的敲打和懲罰,同時秦國也在提醒燕趙貴族,這就是所謂的殺雞儆猴啊。

只是韓王安懵圈了,這都什麼情況,一場和他沒關係的動亂,反而要了他的命。

參考資料《史記.秦始皇本紀》

17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天之驕女嚐盡世間辛酸險遭暗殺,菲利普親王美貌表妹的波瀾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