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寧軍,晚明鎮遼之精銳,縱橫關內外二十載,是局勢的壓艙石,是戰事的救火隊,但其留給後世的背影卻撲朔迷離,耐人尋味。經過一年多的籌備,"探秘關寧軍"系列文章正式上線,我將以《地形集》《軍制篇》《戰例考》《人物誌》四大板塊為綱,全面探尋明末遼東,深度探秘關寧遼軍。
本文《探秘關寧軍·軍制篇之二——遼東都司的“官”和“吏”》是我"探秘關寧軍"系列的第八篇文章。
書接前文,我們從遼陽城裡那座"遼東第一衙門"——遼東都指揮使司說起。
遼東都司根據史料的記載,遼東都司非常氣派:
"正堂七間,抱廈三間,左右鎮胡廳各三間,東西吏房各二十間,後堂七間,中廳三間。東掌印都司宅一,西僉書都司宅一,儀門十三間,廊房四十間。東斷事司內宅二,西經歷都事宅,大門五間,榜房八十間,坊牌三:南曰'全遼閫寄',東曰'振武',西曰'揚威'。"
這段文字,幾乎囊括了遼東都司的整套機關,但也有一些外設的附屬單元不在治所院內,下面具體解讀:
1.領導層:最高長官是掌印都指揮使,正二品,負總責;兩名都指揮同知(從二品),一個管練兵,一個管屯田;四名都指揮僉事(正三品)也各管一攤。
2.業務機關:
經歷司:管理案牘公文,主管:經歷,正六品;
斷事司:處理司法案件,主管:斷事(正六品)、副斷事(正七品);
都事司:負責行政管理,主管:都事,正七品。
司獄司:典獄,主管:司獄,從九品。
3.附屬單元:
都司儒學:設教授、訓導;
倉庫草場:設大使、副使,皆吏員,無品級。
遼東都司治所舊址,大致在今遼陽市東二道街-中心路-東四道街所圍東側區域,現已為居民區
衛治都司以下的各大衛治,其架構也仿照都司,只不過機構縮減,級別降低:
1.指揮層:指揮使(正三品)總治全衛,稱"軍政掌印";指揮同知(從三品)2人、指揮僉事(正四品)4人分管練兵、屯糧、治安等事務,其中管前兩項的叫"軍政僉書",其餘的叫"見任管事"。(注:這裡的人數設定只是編制,實際履職時,並不一定每個人都幹活,後文再講)
2.鎮撫司:有鎮撫1~2名,從五品,主管行政、典獄,相當於都司的都/斷事。
3.經歷司:經歷1人,從七品,管理案牘公文,以流官充任,由吏部銓選,職責是"以文法吏事綱紀衛政";知事1人,正八品,輔佐經歷;令史2人,從八品(明初為從九品),主管"房科"事務;典吏4人,正九品,在令史手下負責具體事務,後文再講。
4.倉場:設大使、副使,無品級。
以上提到的主要是"官",也有一些無品級的"吏",以經歷司為例,我們來看看都司衛所的最基層是怎樣設定的。
吏衛以下是千戶所,在這一級——也包括衛的鎮撫司中,設有一種叫"司吏"的吏員,也稱"所吏""所司吏""吏目",是"吏"的高階形態。
如果把"官"比作現代軍隊中的軍官,那麼"吏"就可以理解為士官,而其中的"司吏"相當於中級士官,其下還有一種"初級士官"——攢典。
攢典是級別最低的吏員,一般負責管理倉庫,服役滿三年且"駁查無礙"後,可升為司吏。
司吏再進一步,就是"典吏",雖然名稱裡還帶有一個"吏"字,但實際已經邁入了"官"的行列(正九品)。
典吏再升就是令史,這兩級官員,已脫離了"所"的級別,進入到"衛"的機關。
以衛經歷司為例,其下設有吏、戶、禮、兵、刑、工六房,有些文獻中還提到"糧房"。房下設"科",如兵房下有"恩軍科(主管充軍謫戍)""兵馬科"和"馬科",有些文獻中提到"承發科",但屬於哪一房已不可考。
雜犯死罪減等為充軍的犯人稱作“恩軍”,是明朝向遼東補充軍戶的一項途徑
值得一提的是,在衙署大院裡,通常正堂坐北朝南,東側是"吏、戶、禮"三房,西側是"兵、刑、工"三房,格局與京師"六部"保持一致。
兩名令史分管"吏戶禮"三房和"兵刑工"三房,4名典吏則在其下各自兼領兩房:吏、禮共用1名,兵、刑共用1名,戶、工各用1名。
但也有例外,如廣寧衛就是"工、刑"房共用一名典吏。
按照常理,官是流動的,吏是土生的,這樣的配合最健康,但明朝偏偏反著來:官世襲,吏流換。
這樣做的初衷,是獎勵開國有功的那一代軍人,讓他們的子孫後代也能受蔭,但明太祖難道沒想過一個問題嗎:一代不如一代怎麼辦?
暴走的世官《明會典》有載:"武職官每歲六選,與文選官同。官有流、有世。世官有指揮使/同知/僉事、正/副千戶、衛鎮撫、實授/試百戶、所鎮撫,凡九等;流官有都督/同知/僉事、都指揮使/同知/僉事各三等,正/副留守二等。流官以世節升授,後以武舉兼用。"
從中,我們提取出2條資訊:
1.衛、所武官,上至衛指揮使,下至所鎮撫,全部世襲;
2.五府、都司高官雖不世襲,但也是從世官中選拔升授。
明初,衛所武職襲替還比較嚴格,每年分春秋兩次,由五軍都督府組織比武,後期兵部、錦衣衛也參與進來,"年至二十以上者方許比試:初試不中者食半俸,再試不中者降充軍"。
但好景不長,到了中後期,襲替之選變得腐敗又混亂:有銀子你就上,沒銀子?連進京路費都出不起,襲職就更別想了。
世襲武官數量暴漲,和明朝後期龐大的宗室群體一樣,糜耗財餉,透支民力
就這樣,衛所武官人數急劇膨脹——吃皇糧,不納稅,霸佔土地,還不幹活。(名曰:帶俸差操)
那衛所領導就不管一管嗎?不管,不僅不管,甚至帶頭光吃不幹。
有鑑於此,宣德八年(1433)五月,行在兵部右侍郎王驥奏:
"(衛所)俱缺老成能幹之人,掌事多有託故,經年離職不思在任躬親……宜行各處巡按監察御史、按察司及總兵鎮守官從公推選,每都司衛所掌印官各一人及選老成能幹佐貳官二人,常留一人在任理事,專一整飭軍馬、繕修器械、完固城池、比較屯種、稽考勘合。"
意思就是:現在都司、衛所裡面能管事、幹活的人太少了,當官的在其位不謀其政,甚至常年見不著人影。建議以後由巡按、總兵和監軍太監聯合主持"從公推選",設1名主官、2名輔官,3人並稱"軍政官",至少確保1人在位,負責幹活。
顧炎武概括道:"並以選充,不惟其品。"這也就呼應了前文的伏筆: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雖然在編制上一級壓一級,但實際幹活時,官大的可能尸位素餐,官小的可能被迫頂崗。
這就是明代中層世襲官制引發的一個後果:權責脫鉤。那麼,廣大底層軍戶的“世襲兵制”又埋下了何種隱患呢?我們下期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