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張有故事的老照片,是我老爸當年下基層的見證。”昨天,家住東山島西埔鎮東橋巷604號的黃女士向筆者展示她家珍藏了60年的一張6寸黑白照片。她指著中間一位帥氣的青年說:“這是我老爸,當年29歲,右上角的字是他寫的。”筆者接過一看,這是一幀會議代表的集體合影(如圖),工整的小楷字寫著“康美公社生產安全值日員模範代表大會59.8.10”。
據悉,康美公社成立於1958年9月,是東山島的治安重點區之一。筆者粗略一算,照片上的人物有178人。當時康美公社轄區人口1萬人左右,康美公社成立才一年,要不是生產安全工作取得顯著成績,哪能湧現出這麼多模範代表?筆者查閱資料得知,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東山島生態環境惡劣,加上地處海防對敵鬥爭前線,存在很多安全隱患。《中共東山地方史》記載:“1954年至1955年兩年間,敵機竄入本縣上空889架次,投彈77枚,掃射51次,死傷45人,炸燬炸傷船隻7艘,敵艦竄入本縣海域達440艘次,炮擊3次。”東山縣各級黨政領導安全防範警鐘長鳴,安全管理常抓不懈,特別是層層建立健全安全值日製度,加強新中國成立10週年慶祝活動的安保工作。1958年起曾在東山縣擔任10年領導職務的陳維儀同志在其《回憶錄》中寫道:“在黨委領導下,公安工作堅持走群眾路線,專門工作和群眾路線相結合。六十年代初,東山政法部門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都深入到第一線掌握情況,解決問題。縣政法領導小組經過認真研究,做出決定:三長包片(公安局長、法院院長、檢察長),科股長包公社,政法幹警包大隊等,同基層幹部一道,邊領導群眾發展生產,邊了解情況,解決突出問題,收到較好的效果。”
老照片承載著一段不朽的歷史,一段難忘的記憶,透出不少陳跡斑斑的資訊。從合影老照片的背景看,這是佔地面積近378平方米的美山村楊氏家廟,說明當時人民公社連一個會議廳都沒有。細察與會代表,大多數人光著腳,衣著簡樸,有些婦女穿著老式“大襟衫”。照片右側有一座“粘厝頂”(瓦片屋頂),民房只有一層高,當時海島人居住條件簡陋,生活水平低下可見一斑。照片中獲獎者手拿的獎狀多是紙質,更無其他獎品和紀念品,說明那個年代重視以精神鼓勵為主。
與老照片深情對視後,年近古稀的黃女士無限感慨:“回味老照片感人和溫馨的往事,溫故知新,有利於優良傳統的傳承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