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7年三月,潯陽獄的牢門大開,一位披頭散髮、形容枯槁、披枷帶鎖的死囚,踉蹌地走進這間名不見經傳的監獄,這位再無謫仙風範的死囚,竟然是當世名滿天下的李白!詩仙李太白,將在這座後世鼎鼎大名的牢獄中,絕望地等待秋後處決的日子。
此時,盛唐詩壇雙璧的李白,因參與永王李璘叛亂,被唐肅宗李亨判以“附逆”大罪,昔日好友高適親口宣旨,傳檄天下,乃是有死無生的反賊。從國民偶像的詩仙,到避如瘟疫的反賊,李白遭遇唐代的“社會性死亡”,這不比後世被學姐汙衊非禮的學弟所遭遇的更殘酷,更絕望無助嗎?
某位自稱是太白第一追星粉的毫無名氣的詩人(詩聖杜甫),曾以“世人皆欲殺”來形容偶像的無解死地。李白,這位豪放不羈的盛唐詩人,雖然經常愛搞點行為藝術,但也曾是唐玄宗的詩人偶像,到底是怎麼落到這種境地呢?
#01:
漁陽鼙鼓動地來,亂世的皇室內亂
唐天寶十一年(755年)冬,在這個“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冬天,李白曾身懷“且探虎穴向沙漠,鳴鞭走馬凌黃河”的死志,在安祿山的巢穴——范陽盤桓三月,見到安祿山橫徵暴斂、招兵買馬,造反之心昭然若揭!預見到亂世將要來臨的李白,開始日夜憂慮不已,但無官無職的他,根本無法向玄宗示警,只能以《北風行》等詩警醒世人,當然,盛世中的君臣百姓,絕不會相信這位詩人的妖言惑眾!
唐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祿山、史思明兩大竊國大盜,率范陽、平盧、河東三鎮十五萬虎狼之兵,以誅殺奸相楊國忠的名義,在范陽正式造反,沉浸在盛世美夢中的大唐帝國,轟然倒塌!
安祿山兵鋒所向,直指大唐帝國的心臟——長安、洛陽。
十二月十二日,神都洛陽陷落。
天寶十五載六月初九,潼關失守,守將哥舒翰降敵。
六月十三日,唐玄宗攜楊氏兄妹、太子等親信,倉皇出逃長安。
六月十四日,陳玄禮於馬嵬坡發動兵變,打殺楊國忠,縊殺楊貴妃,後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北上靈武。
七月十二日,肅宗即位靈武,改元至德,尊玄宗為太上皇。
七月十五日,玄宗納宰相房琯策,《命三王制》,號令太子李亨、永王李璘、盛王李琦擁兵勤王。
八月,唐肅宗李亨派使者告唐玄宗,玄宗派韋見素、崔渙、房綰攜國寶玉策輔佐新君,此時二皇並立。
此時的大唐如一出默劇,無聲地演繹亂世的到來,詩人杜甫則沉痛地嘆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道出太平盛世驟然陷入戰火的狼狽。亂世依舊,然而擺在唐玄宗、唐肅宗面前的第一大問題,絕不是平定安史之亂,而是皇權的爭奪之戰!
永王李璘,是唐玄宗的第十六子,幼時喪母,由肅宗李亨一手撫養長大,感情深厚。在唐玄宗釋出《命三王制》時,眾位皇子均不出蜀,唯獨三十四歲的永王李璘閃亮出場。李璘接受唐玄宗昭命,領命出鎮江陵,並募集數萬軍隊,在鄱陽湖操練水軍,實質上已經背叛了肅宗。大家都是成年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有時甚至不得不用自己的腦袋負責,可惜李璘、李白都不明白這個道理。
#02:
詩仙的真面目:官迷?反賊?大丈夫?
志得意滿的永王李璘,從蜀中出發至江陵,輕易地領有嶺南、江西等四鎮之地,誰讓他爸爸是皇帝,哥哥也是皇帝呢!作為唐太宗直系子孫,永王李璘先天有強烈的權利慾望,欲要侵佔金陵,佔據江淮這塊膏腴之地。自古以來,造反要成事,一定要有人才,永王李璘看了看自己麾下的臭魚爛蝦,決定招攬名士,一定要是大大的那種名士。可惜,他不懂名士不一定都是有用的人才。
安史之亂爆發後,天下風雲激盪,英雄豪傑之士無不脫穎而出,建功立業。李白已經攜家避難江西廬山,廬山風景雖好,可卻讓渴望建功立業的李白日夜煎熬不已,認為自己這隻鯤鵬,終要扶搖直上九萬里。
此時,求才若渴的李璘,派遣謀士三上廬山,請李白出山相助,這橋段簡直就是劉皇叔請諸葛亮出山的翻版。讀書人就愛三顧茅廬的這份面子,最好面子的李白豈能例外。李白滿心歡喜,卻作故作矜持地進入永王李璘的幕府,擔任從事官。當然李白是不肯承認自己是個徹頭徹尾的官迷,這是有損“詩仙”形象滴!李白曾作詩說,我不是主動去永王李璘處做官,而是受水賊脅迫的。果然浪漫詩人的嘴,絕對是赤裸裸的騙人的鬼!
受到永王李璘禮遇的李白,表示很受用,所以經常自詡為名相謝安的李白,開始迫不及待的開始展露自己的才華,史書記載了李白向永王李璘獻計的經過。李白獻計的方式很獨特,他作了一組名為《永王東巡歌十一首》的長詩,主要表達三個意思:一、永王李璘是個偉光正的好皇子,大家要和我一起來謳歌讚美他;二、可以從江陵順江而下,攻佔金陵,建都金陵,自立南朝;三、效法唐太宗,率水軍從海路北上,直搗安祿山、史思明的范陽老巢。李白作好此組長詩後,感覺很棒,彷彿看到了青蓮居士建功立業,留名青史的美好未來。
果然浪漫詩人的腦子,都很天真的讓人可怕。大唐皇子親自率軍攻擊大唐的賦稅重鎮,這不是造唐玄宗、唐肅宗兩位皇帝的反嘛?而且就憑臨時招募的水軍,真能打敗安祿山的虎狼之師?但是更天真的永王李璘滿意的笑了,覺得李白真是一個人才,出了一個絕妙的好主意!至德一年(公元757年)十一月,李璘從江陵起兵,意圖攻佔金陵,一時間朝野大震。
昔日的好哥哥唐肅宗勃然大怒,我好不容易造了老子的反,從太子自立為皇帝,多不容易啊,你這個我養大的小崽子,竟然要搶老子的錢袋子,這是要造我的反呀!心態崩了的唐肅宗,立刻下令永王李璘“歸覲於蜀”,並讓大臣李希言通知他馬上滾回成都,乖乖陪太上皇唐玄宗混吃等死。可惜永王李璘迷失在自己和部下的野心中,竟然下令大將季廣琛攻廣陵(揚州),自己則統兵攻到當塗。悠閒地坐在成都看戲的唐玄宗也蒙圈了,朕沒有讓永王替朕造反啊?惹火燒身的李隆基,立刻下令將永王李璘廢為庶人,瘋狂明示兒子李亨,這小子的黑鍋朕不背!
心生殺機的唐肅宗下旨,讓高適率領大軍討伐永王李璘,趕緊結束這場政治鬧劇。大詩人高適,微微一笑,終於輪到我出場了。高適只用了一炷香時間,便寫好一篇檄文,宣告李璘身為皇子,不思平定安史之亂,卻親率大軍攻擊朝廷的賦稅重地金陵,令親者痛苦、仇者快,是光天化日的造反!檄文一出,永王李璘麾下的將士無不厭戰,大將季廣琛率先投降高適,隨後將士跑個精光,永王真的成了沒兵沒將的光桿司令。至德二年(757年)二月,永王李璘在大庾嶺被殺,其子及謀士均被誅殺。
那麼在這場持續三個月的官方叛亂之中,李白究竟做了什麼呢?現存的史書說他寫了詩,獻了計,然後就沒有詳細的記載。但現存的學者加以考證之後,公認李白沒有隨李璘攻擊官軍,也沒有隨李璘一起逃亡,李白獨自逃走了,不久在彭澤被捕,隨後投入潯陽獄中。
#03:
正義在行動:“拯救詩仙”計劃
永王李璘兵敗被殺後,怎麼給死去的李璘和活著的李白定罪,這是一個令唐肅宗大為頭疼的政治大問題。因為至德二年(757年),唐玄宗由成都返回長安,居興慶宮,後被幽禁於甘露殿,論史書如何粉飾,唐肅宗殺弟囚父是不爭的事實!為了掩蓋皇族爭權內亂的史實,唐肅宗一方面模糊處理此次內亂,對李璘“不宣其罪”;另一方面判李白“附逆”之罪,誓要借玄宗舊臣李白的人頭,來殺雞儆猴,打壓唐玄宗及其舊臣。
皇帝要殺李白,新貴高適要殺李白,滿朝計程車大夫欲殺李白。李白遭遇唐代的“社會性死亡”事件!
但是天下的明白人都清楚,這個好飲酒,善詩歌,愛交遊的詩人,是一個一心建功立業的狂士,一個皇家爭鬥的螻蟻,一個掩蓋肅宗殺弟囚父汙名的替罪羊!
杜甫說“世人皆欲殺”,說很多人要殺李白來鞏固自己的榮華富貴,這是對的;“吾意獨憐才”,這是不對的,除了杜甫,還有三個可以救李白的名人:崔渙、宋若思、郭子儀。
宰相崔渙是玄宗身邊的舊臣,曾被玄宗派遣到肅宗身邊擔任宰相,與李白屬於同一陣營。御史中丞宋若思的父親宋之悌與李白私交甚篤,本人也十分傾慕李白的才華。兵部尚書兼元帥郭子儀,是李白的摯友,曾犯死罪,被李白救過命。三位新朝大佬,素來知曉李白的為人和報國之心,聯袂出手,鼎力營救,盡力斡旋,費時半年,才將李白的死罪改判長流夜郎。
宋若思則將他從尋陽獄中釋放出來,並將他留在軍中做參謀。宋若思還與崔渙一道上表,為李白開脫罪責並薦舉李白為官。但此事遭到李輔國一黨的強烈反對,改判流放夜郎的李白,又第二次進入潯陽獄,不久被強制執行流放之刑。
#04:
弱者的悲歌,今人的苦楚
李白兩次入潯陽獄,靜坐等死,最終在有識之士的幫助下,將“附逆”的死刑改判為流放夜郎,並在流放途中遇到天下大赦。但李白被赦免了流放之刑,“附逆”從賊造反的罪名卻沒有洗刷!
傳說李白好白衣,自比高潔的品行,但再白素的衣裳,也掩蓋不了叛逆的汙名!詩仙李太白的一生清白毀於一旦,為世人所棄,無奈之下前往當塗,投向族兄李當陽。代宗寶應元年(762年)十一月,孑然一身的李白逝世於當塗,時年62歲,葬於龍山東麓,死前仍揹負“附逆”之罪名。
魯迅《華蓋集》曾一言道盡所謂“社會性死亡”的真相: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千餘年前的李白,遭遇唐代的社會性死亡時,有勇者崔渙、宋若思、郭子儀勇敢反抗唐肅宗,但李白仍揹負“附逆”罪名死去。
千餘年後的平常人,遭遇現今的社會性死亡時,通常是被自稱弱者的人施加傷害,弱者抽刀向更弱者,怯者明哲保身,無疑是這個社會患病之所在!
參考資料:
1、《新唐書》;
2、《資治通鑑》;
3、子規 《撫劍夜吟嘯,雄心日千里——安史之亂中的李白》。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姚約之 製作:吃硬碟吧、發達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