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是以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在中國,吃飯不僅是為了維持人最基本的生命活動,更是中華人民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獨特文化。
尤其是請客吃飯,在一定程度上還與人際關係有著莫大的聯絡。那如果在古代臣子有可能請皇帝吃飯嗎?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皇帝也是中國人,當然可能會被請客。
但要注意的是,不是哪個朝代的皇帝都會到臣子家中吃飯,也不是所有皇帝都那麼平易近人。
以清朝為界,清之前的朝代都會有皇帝被臣子請客的記錄,清朝因為皇帝吃飯規矩多,又需要刻意保持身材,所以清朝皇帝被臣子請客的次數比較有限。
漢代和晉朝在古代,皇帝因高興或大臣有功而大擺宴席的事情很常見,畢竟是一國之主,想請臣子子吃飯還是很容易的。
比如在漢朝時,貓頭鷹被認為是不孝順的動物,而古人又極重孝道,所以貓頭鷹也會被人們稱為不吉祥的動物。
面對不祥之物,將其吃掉,不僅可以引以為戒,在人們心中這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漢朝皇帝會給大臣們賞賜一頓貓頭鷹大餐,雖然在我們現在人看來比較不忍,而且又是一道黑暗料理,可大臣們也沒法抗命,只有含淚吃下。
別看皇帝請大臣們吃飯可以隨心所欲,但若是大臣請皇帝吃飯,則要小心謹慎,不僅要在味道和禮儀上把皇帝伺候好了,還要收起自己的小心思,不然可能一不小心就會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世說新語》終究記載了王濟炫富被殺的事情。
司馬昭的女兒常山公主是一個十分美麗的女孩,但可惜的是她從小雙目失明。
司馬昭在位時,為了自己的女兒能有個好歸宿,也為了她能不受生活之苦,於是將她嫁給了一個官二代——王濟。
王濟不僅是個普通的官二代,還是一個妥妥的富二代,他的家族是三國時期就存在的大族,到了晉朝後更是富貴無比。
王濟娶了常山公主後,不僅沒有嫌棄她,反而十分疼愛。這使得司馬炎(常山公主的弟弟)對自己這個姐夫也十分滿意,賞賜了不計其數的金銀財寶。
這樣一來從小就過著奢華生活的王濟更加得意忘形,吃穿用度一律都用最好的,還為自己專門建設了許多遊樂場所,每天最大的事情就是炫富。
有一次司馬炎應邀到王濟府中吃飯,太過得意的王濟竟然在皇帝面前生起了攀比的心思,他特意令人做了一個烤乳豬給司馬炎端上去。
司馬炎品嚐後果然十分美味,於是就向王記打聽這道菜。
王濟得意的告訴司馬炎這隻豬是用人乳餵養的,潛臺詞就是自己的生活並不比皇帝差。
結果這個行為一下子就觸碰到皇帝的逆鱗了,不僅當場掀桌走人,還在日後找藉口殺了王濟,讓自己的姐姐改嫁他人。
因為請客吃飯時的炫耀王忌失去了妻子,也失去了信任這件事情,為以後的大臣請皇帝吃飯樹立了很好的反面教材。
唐朝的燒尾宴燒尾宴來自鯉魚躍龍門的傳說,從魏晉時期就有升官後請大家吃燒尾宴的習俗。到了唐朝,學子及第、官員高升等都會擺下燒尾宴,也預示著吃過這頓飯後,請客的人更加飛黃騰達,背景的人也能沾沾喜氣。
直到唐中宗李顯時期,或許是之前的日子太苦了,又或許是日子已經無聊到沒有什麼新意,這位皇帝竟然也決定參加燒尾宴。
若是平常的宴席,哪怕是請到的都是朝中大臣,主人只要儘自己全部的心意,儘量將宴席安排的完美一些就可以了。
可皇帝來到府中吃飯可是個大事,若是有什麼差錯可能連命都沒了。
即使一切安全,要是口味或禮數不周全被皇帝記上一筆,那也夠自己喝一壺的。
尤其是皇帝加入雙尾焰大軍後,後宮的一些沒有官職的皇子和公主也參與了進來,不管官職再大這些人一個都得罪不起呀,為了能滿足各位達官貴人的口味,燒尾宴變得越來越奢侈。
《清異錄·撰饈門》中韋巨源官升尚書令只留下一份食譜,平常菜不算在內,光是比較罕見的菜餚就有58種之多,即便是像饅頭一樣的麵食,就做了70多種形狀,這些還只是一部分。
由此可見請皇帝吃一頓飯要費多大功夫。
當然也有固執的大臣看不過去這種奢侈,選擇不請皇帝吃飯。
《新唐書》記載蘇瑰寶升官時不僅不請皇帝吃燒尾宴,還側面勸誡皇帝,多體諒百姓疾苦,不要鋪張浪費。
從時間上來看,唐朝的燒尾宴僅僅持續了20年,到了唐玄宗時就不再流行了,自然也就沒有大臣請皇帝吃飯的習俗了。
宋朝皇帝被請客的不同規模宋朝皇帝不像唐朝皇帝那樣等大臣升官了才去吃飯,很有可能是去大臣家裡吃了一頓飯後就給請客的人升官了。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大臣們已經吸取了之前王濟炫富的教訓。
宋仁宗愛吃淮河邊上的一種魚,於是皇后向家住淮河邊的大臣妻子討要。
原本大臣的妻子想一次性送給皇帝十箱,可想到連皇帝都吃不上的東西自己家裡卻有這麼多,很容易引起皇帝的猜疑,最後只送給了皇帝兩箱。
而皇帝吃飯規格也與皇帝自己本人有關。
比如宋太祖趙匡胤去趙善家中吃飯就比較簡單,大雪天裡趕夜路前去,到了趙善家中,兩人一起圍著火爐吃烤肉,喝酒暢談國事,比較像朋友之間的聚會。但歷史記載中宋高宗到張俊家吃飯則要奢華的多了。
張俊是與岳飛等人並稱中興四將的將軍之一,宋高宗趙構去他府上吃飯時,張俊已經是清河郡王了,而且宋高宗並不是獨自前往,還帶了秦檜等大臣侍衛。
這麼多人去照顧符上,趙構不僅沒有一絲一毫的怠慢,反倒是把去的每一個人都照顧得很好,光是宋高宗就上了各種正菜點心等至少188道,秦檜等大臣上了共110道菜品。
除了皇帝身邊當紅的大臣外,其他隨行的大臣們按照等級不同都有不同的待遇,就連隨行保護的軍事們都有相應的食物。
做好的肉就有四千斤之多,酒2000瓶,其他主食都是以萬為計量單位。
吃飯時盡地主之宜,好好招待不說,這些人走時還會給獻上珍貴的禮物。
當然這次宴席不僅來吃飯的人十分滿意,就連張俊自己這個主人也十分開心。
因為張俊的弟弟,兒子等直系親屬全部升官,有的人還賜予了爵位,其他女眷們大多都有了誥命,這可是用多少錢都買不來的。
宋朝皇帝大部分比較親和,而且宋朝奢侈玩樂之風盛行,再加上官員工資比較高,請皇帝吃飯雖然花費巨大,但身居高位的大臣們還是有實力辦得到的。
清朝請皇帝吃飯的可行性清朝的飲食習慣不同於其他朝代,雖然之前朝代也有關於吃飯的祖訓,但相對來說清朝就十分嚴格。
首先吃飯時只能吃一碗米飯,這是清朝歷代皇帝都不能違背的祖訓,更重要的是御膳房給皇帝做飯時也只會做一碗米飯,想多吃也是不可能的。
其次在飲食上也有諸多限制,雖然皇帝每頓飯都吃上百道菜,但每道菜最多隻能吃三口,這是為了避免暴露皇帝的飲食習慣,從而造成心懷不軌之人的攻擊點,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被人下毒。
除了吃飯時要保持貴族禮儀不能只吃一道菜外,保持身材同樣成為了清朝皇帝飲食上的另一個限制因素。
滿族人從東北一個生存環境惡劣的地方稱為國家之主,靠的就是在馬上的硬功夫。為了能讓清朝長久地延續下去,清朝皇帝對自己的身材把控十分嚴格,換句話說就是對吃方面極為剋制,所以清朝的皇帝基本上沒有出現過吃貨。
皇帝沒有口腹之慾,而滿族禮儀又比較多,什麼時間吃飯都是有明確規定的。
這樣一來,在清朝請皇帝吃飯的可能性就比較小。除非是像和珅那樣特別會哄皇帝開心的人,其他人根本不可能請皇帝到自己家中吃飯。
結語:經過幾千年的文化傳承,請客吃飯在今天已經成為了一種社交方式,不論是認識或不認識的人,沒有什麼感情是一頓飯解決不了的,而中國封建時期的皇帝同樣也經受著這種文化的洗禮。
雖然皇帝高高在上,但請皇帝吃飯也並不是一種奢望。從歷代的記錄來看,只要你有足夠的實力,請皇帝吃飯還是可以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