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康熙六十一年,經歷了殘酷“九王奪嫡”的皇位鬥爭,最終皇四子胤禛脫引而出,繼承帝位,是為雍正帝。

雍正意識到公開儲君身份存在諸多弊端,輕者離間父子、兄弟失和,重者反目成仇、家破人亡。比如漢武帝太子劉據、唐高祖太子李建成。

雍正繼位之初,朝堂政敵環繞,為了保證自己一系的合法性,不得已公佈儲君人選,以絕“大阿哥黨”、“太子黨”、“八爺黨”等勢力推翻雍正統治的幻想。

雍正元年八月十七日,乾清宮西暖閣,雍正從寢宮走了出來,手中拿著一個錦匣,神色莊重。不少官員,已經提前得訊息:今日皇上要宣佈立儲。

不過官員們之猜對一半,雍正的確是要公佈立儲,錦匣中存放的是立儲詔書,但是雍正只公佈一半:

今朕諸子尚幼,建儲一事,必須詳加審慎,此事雖不可舉行,然不得不預為之計。今朕特將此事,親寫密封,藏於匣內,置之乾清宮正中,世祖章皇帝御書‘正大光明’匾額之後,乃宮中最高之處,以備不虞,諸王大臣咸宜知之,或收藏數十年,亦未可定。

雍正見大臣們沒有反對,就讓胤禩、胤祥、馬齊、隆科多四位總理大臣留下,其他人退朝。在雍正和四位大臣的見證下,藏有立儲詔書的匣子被侍衛用梯子放到“正大光明”匾額後面,立儲一事告一段落。

雍正的“祕密建儲”是半公開狀態,即宣佈已經建儲和立儲詔書存放地方,但是沒有宣佈儲君人選。

雍正認為,不公開儲君人選,一方面可以避免皇子們骨肉相殘爭權奪利,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持皇子們之間的競爭關係,讓皇子們把皇位競爭的重心放到如何提高自己能力和品行上。

“祕密建儲”看起來無懈可擊,實際上從立儲那一刻起,儲君的小尾巴就開始暴露出來了,這裡指的不是皇子知道自己已經被立為儲君,而是皇帝對儲君的偏愛暴露出來的。

雍正剛“祕密建儲”不久,儲君人選就暴露出來了,這個儲君人選就是皇四子弘曆,從雍正對弘曆的“特殊照顧”就看出來了。

雍正元年正月,雍正在天壇行祭天祈谷禮,以禱求豐年,這是雍正繼位後的首個大祀。祭祀大典結束後,雍正將一塊祭肉賜給皇四子弘曆。乾隆後來解釋到:皇考為他日付託之本,志早先定,仰告昊蒼,故俾承福胙也。

如果說雍正賜肉給弘曆還不夠明顯的話,那麼接下來雍正讓弘曆代自己去景陵祭奠康熙的安排就足以洩露天機了。雍正元年十一月十三日,是康熙週年忌辰,按禮當由雍正親自前往景陵祭奠,但是因為各種原因,雍正命年僅十三歲的弘曆代自己前往祭奠。當時最為年長的皇三子弘時,已經二十歲,派他去代替自己祭奠康熙也是合情合理。次年同日,雍正再次派弘曆代自己去景陵祭奠康熙。雍正這三次偏愛弘曆的表現,就算再怎麼愚鈍的人,總該看出點門道了吧。

所以說,雍正的“祕密建儲”,在一開始就破產了,失去了他存在的意義。不僅滿朝文武大臣都知道,連弘曆自己也心中有數,當然最難受的當屬已經知道真相的弘時了。

雍正的子嗣並沒有康熙那麼旺盛,一生也就只有十個皇子,存活下來的只有四個,分別是皇三子弘時,皇四子弘曆,皇五子弘晝,皇六子弘瞻。雍正繼位時,皇六子弘瞻還未出生,實際上只有前三位皇子競爭帝位,這跟康熙九位皇子角逐帝位不可同日而語。

雍正繼位時,弘時最年長的皇子,其生母齊妃李氏在雍王府邸時就是側福晉,地位僅次於嫡福晉烏喇那拉氏。弘曆的生母鈕枯祿氏並不受雍正待見,一開始也只是封熹妃,直到雍正八年才被封熹貴妃。

由此分析,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弘時應該是太子的頭號候選人,但是雍正卻選擇廢長立幼。弘時之所以敗給弘曆,這跟早年雙方的經歷有關。

康熙五十九年,康熙大封世子,皇三子誠親王胤祉之子弘晟、皇五子恆親王胤祺之子昇均被封為世子,唯獨皇四子雍親王胤禛沒有被封世子。按照大清禮制,世子是親王指定的繼承人,年滿十五歲就可以冊封。此時,弘時已經十七歲了,又是雍親王最年長的兒子,居然不在冊封名單裡面,讓人費解,難道那時弘時就已經開始讓雍正嫌棄了嗎?

其實,那年雍親王胤禛沒有封世子,與康熙的決定有關,康熙認為弘不夠資格做雍親王的世子。因為康熙早有傳位雍親王的打算,如果弘時做了世子,那麼將來雍親王繼位,弘時很有可能就是太子。康熙認為有一個人比弘時更適合做太子,那就是弘曆。弘曆從小天資聰穎,康熙晚年頗為疼愛這孫子,特地將弘曆養於宮中,親自教其讀書寫字,當作繼承人來培養。這就是康熙沒有封弘時為雍親王世子的原因,也是雍正立弘曆為儲君的原因之一。

雖然雍正繼位後立弘曆為儲君,但是這並不代表弘時完全沒有機會,雍正一開始也不是太子,後來通過自己的努力逐步贏得康熙的認可,才被選為繼承人,弘時一樣有機會複製其父皇當年的經歷。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雍正突然一紙詔書徹底斷送弘時的皇帝夢:

朕稔知弘時,斷不可留內,故特頒旨諸王大臣斷決,以與允禩為子。今已將允禩治罪,掣迴帶子,從玉牒除名。弘時既與伊為子,不能不掣回弘時之帶子,著將弘時帶子掣回。

雍正把弘時過繼給自己的死敵“八爺黨”允禩為嗣子,並從宗室族譜玉牒上除名,革去黃帶子。早在一個多月前,允禩就已經被雍正革去黃帶子,貶為庶民,囚禁宗人府。這意味著弘時不但失去繼承皇位的資格,連同皇子的身份也被剝奪,還成為父皇最討厭的死敵的嗣子。

雍正在上諭中沒有說出弘時被強行治罪的理由,雖然將弘時過繼給允禩為子,但是雍正還是念“父子一場”的情面上,沒有被囚禁宗人府,而是交由履親王允祹嚴加看管。一年多後,弘時鬱鬱而終,年僅二十四歲。

至於弘時被雍正嚴厲治罪的原因,不少觀點認為是因為弘時支援“八爺黨”允禩,或者說是聯合允禩及其黨羽,企圖陰謀刺殺“皇儲”弘曆,推翻雍正的統治。這是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雍正殺子”的一幕:

弘時為爭奪儲位而派刺客前去刺殺弘曆,陰謀被發現後,雍正下令將其賜死。臨死前,弘時一再哀求父皇放過自己,但對經歷過殘酷皇位鬥爭的雍正來說,他怎麼會心慈手軟,於是說道:“為了給弘曆留下一個安定的基業,膚不能留你!”

當然“雍正殺子”這個情節是虛構的,實際上弘時和“八爺黨”允禩並無太多交集。在康熙晚年,“八爺黨”聲勢最大的那段時間,弘時還年幼,不太可能跟允禩等人發生關係。後來“十四爺黨”允禵橫空出世,接棒“八爺黨”允禩,弘時也沒必要再去燒允禩的冷灶。雍正繼位後,弘時也不會蠢到投靠其父皇的死敵允禩一邊,自求速亡。更不用說弘時因為允禩被父皇懲罰而產生好感,為允禩等人求情,遷怒雍正了。

允禩在康熙時期人稱“八賢王”,身邊聚集著一大批官員,實際上就是“八爺黨”,企圖用聲望來逼康熙立自己為太子,最後被康熙瘋狂打壓,失去繼位的可能。

弘時很有可能是學了允禩沽名釣譽收買人心那一套。據載,弘時曾經拿出一千兩讓官員置辦衣物賞賜給小廟內的乞丐,乞丐對弘時感激涕零。後來,有官員上奏擴建小廟,並說“且亦副三阿哥造福百姓之至意”。雍正看到後批示:

多日來各種各樣人,各種各樣事內,此之所奏實非尋常。朕覽折甚為嘉許,著照所請施行,內務府知道。

這一批示看似同意,實際是敷衍。弘時這種做法和當年允禩託其府上的侍讀學士何焯回南方買書以博取世人的讚譽並無二致。皇子賑濟百姓本來是好事,但是在雍正看了不過是沽名釣譽。有一次,年羹堯進京,弘時託人向其借一萬兩,與其說是借,不如說是勒索,年羹堯當然不敢得罪弘時,於是就借了八千兩給他。

雍正一生最痛恨沽名釣譽和朋黨,所以才嚴厲處理弘時。但是為了穩定朝局,不能擴大事情的影響,雍正才沒有公佈處罰弘時的理由。

弘時的確是一名悲催的皇子,雍正也是一位狠心的父親,在洋洋灑灑一百三十餘萬字的《清世宗實錄》中,根本找不到弘時個人的任何記載,彷彿這個皇子根本就不存在。

除了雍正那道讓弘時墜入萬劫不復的詔書外,唯一與弘時有關的官方記錄就是乾隆繼位後恢復弘時宗室身份的詔書:

從前三阿哥年少無知,性情放縱,行事不謹,皇考特加嚴懲,以教導朕兄弟等,使知儆戒。今三阿哥已故多年,膚念兄弟之誼,似應仍收入譜片之內。

弘時的人生是一個悲劇的人生,他不像弘曆那樣得到祖父康熙喜愛,進而不受雍正待見。弘時曾有一子二女,但都在弘時去世之前夭折。在弘時去世那一年,十六歲的弘曆迎娶了富察氏,雍正為弘曆的未來鋪平了道路。但是這一切和弘時已經沒有任何關係了。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從呂后生命進入倒計時開始,呂氏全族就開啟了毀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