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德十一年(1516),欽差大臣、南京工部右侍郎、前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崔文奎經過現在的微山馬坡時,發現泗河邊的梁祝墓、祠多年失修,於是決定重修。他認為重修梁祝墓、祠,“推之可以為忠,可以為孝,可以表俗”。碑文交待了梁祝傳說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和過程。這塊碑是目前梁祝遺址中立碑人官位最高、立碑時間最早、記載梁祝傳說內容最翔實的一塊碑。
據碑文記載:在昔日的濟寧九曲村,有一戶姓祝的人家,因家中富有,鄉人稱他為祝員外。在當時的社會,奉行的是男孩通過讀書求得官位,並受到世人的尊重。但祝員外家雖富,卻並沒有社會地位,他因家中沒有男孩讀書而不受人尊重。祝員外有個女兒名叫祝英臺,聰明伶俐,為了解除父親的憂愁,她女扮男裝到當時的鄒縣(今鄒城市)嶧山讀書。在去嶧山的路上,遇到了鄒縣西居村的梁山伯,兩人相見後情投意合,並一同來到嶧山。在嶧山讀書期間,二人同吃、同住,祝英臺三年衣不解帶。學業完成後,梁山伯應祝英臺之邀,到其家中拜訪,方知祝英臺為女子,於是他向祝英臺求婚。祝英臺雖內心深愛梁山伯,但因父母已將她許配給鄒縣西莊的馬家,無法迴應梁山伯的求婚。梁山伯回家後不到一年,就因思戀祝英臺鬱鬱而終。祝英臺出嫁那天,因思戀梁山伯而死在家中,馬家迎親的隊伍空車而返。
梁山伯和祝英臺因相互思戀而相繼去世的故事,在當地很快傳開,一些開明人士被梁祝二人真心相愛的故事所打動,決計把祝英臺葬於梁山伯墓中,使他們生前雖不能結合,死後能永遠相伴。後人為了紀念他們,唐朝武德年間,在梁祝墓地修建了祠堂。這就是孔孟故里——山東濟寧的梁祝傳說故事。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