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我們講的是關羽之死,到目前為止,很多人根據歷史記載,認為關羽是被諸葛亮和劉備的陰謀活活害死的。
武聖關雲長
那麼在歷史上,這到底是真的嗎?在建安24年-公元219年,劉備拿下漢中馬上自封-漢中王,同年駐守荊州的名將關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了對曹魏的襄樊之戰,拉開了北伐的序幕。
本來這仗打的挺好的,他先是兵圍樊城,困住了曹魏名將曹仁之後水淹七軍,降於禁斬龐德使敵軍援軍全軍覆沒,威震天下。可是他哪裡知道他瞧不起的東吳孫權趁著關羽防守空虛,竟然暗中聯合曹魏突然把荊州給端了。關羽萬沒想到背後捅刀子的竟然是鼠輩東吳,於是被迫敗走麥城,最終被無名小將馬忠擒殺一代將星就此隕落。
關於這一段三國演義寫的是非常精彩!關羽不卑不亢真英雄,為國捐軀,讓人側目,可是我們知道,三國演義畢竟是羅貫中-根據史書編寫的,小說肯定是有虛構的呀!你看曹操歷史上評價並不壞,可是他到了三國演義當中,曹操就變成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反派,沒辦法維護皇權需要,所以黑鍋曹操就背吧!於是揚劉貶曹痛下殺手把曹操寫成這種奸詐齷齪骯髒的敗類,實際上如果你翻看史書的話,曹操致死人家可沒登機,你猜三國時期誰先當了皇帝呢?就是那個大耳賊打著匡扶漢室的劉皇叔,他登基的時候劉協還沒死。
曹操
真實的關羽也沒有小說寫的那麼神,他有著很多的缺點,比如說真實的關羽其實很好色的,跟曹操曾經為了一個女人爭寵,他歷史上既沒有和劉備,張飛桃園結義過,也沒有溫酒斬華雄更沒有過五關斬六將,這六將都是羅貫中找到的群眾演員,跑龍套的啊,歷史上沒有幾人的任何資料,而且真實的關羽,他確實有著剛愎自用,驕傲自滿的這種性格特質,不僅對主動提親以求結盟的孫權鄙視人家為鼠輩-虎女豈配犬子,嚴重違背了連孫抗曹,諸葛亮-劉備定下的大策略,對內和他同等地位的英雄,關羽也是不拿正眼瞧,壓根不屑一顧,不光和重要盟友搞不好關係,他和朝廷上的一些官員的關係也處理的非常非常差。
比如說五虎上將當中的馬超和黃忠,他內心當中十分的瞧不起,尤其是黃忠,既然講到五虎上將,其實呢,三國演義當中的五虎上將也是虛構的,那它的原型呢?其實就是劉備稱漢中王的時候,他曾經將關羽,張飛,馬超和黃忠分別封其為左將軍-右將軍-前將軍和後將軍,根據正史記載,當時荊州的關羽聽到這個訊息之後是非常的不高興就說出了針對黃忠的那句話,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是不肯受拜,就是根據史書當中的這句話,羅貫中就添油加醋的,將黃忠描繪成了一個鬚髮全白的老將形象。
五虎上將
這也是羅貫中根據當年戰國名將廉頗的形象,強行給安上去的。因為根據目前各種資料顯示的,當時依然能夠率軍衝鋒陷陣,攻城拔寨,一馬當先的黃忠不僅不老,而且非常符合年輕將軍的特質,你想想看,如果按照三國演義的想法,黃忠一定年近六旬,就算他再想立功也不至於總跟年輕人搶著攀登逞強,所以可以肯定他的實際年紀並不大,或者說啊,其實是有些年紀,但是肯定比關羽小故而關羽不肯受前將軍稱秋雨同屋,實際上真實的原因並不是關羽覺得黃忠太老,而是埋汰黃忠的身份太次,認為他不配當後將軍,其中呢?還有點兒吃醋的味道。
因為根據正史三國志還記載說:關羽手有個人看出關羽的心思,勸說關羽-劉備是為大業考慮才如此封賞黃忠,並不能代表什麼,您和劉備的關係豈是區區黃忠能比的,再說你威震天下黃忠跟您比差遠了。關羽聽後釋然,可見關羽自滿並非空穴來風,就是由於他過於驕傲,導致他這個人偏聽偏信很難聽從別人的意見,故而目前有一種觀點認為說關羽大意失荊州,就是他自個活活作死了,唉如果當初聽了王甫的建議,那他的傳奇也許不會因此而終結,關羽當時要率大軍襲擊襄陽,之前王甫就曾告訴他,將軍萬萬不可,孫吳可能在背後捅刀子,提醒關羽要小心對代。
可關羽壓根不聽,結果贏了幾場大仗不假,可是丟了荊州,也導致自個身首益處,實在是咎由自取,目前這個觀點的也是主流觀點,可是緊扣著我們今天題目,有不少人提出了另外一些不同的看法,說關羽之死,其實背後有個大陰謀,這一聽起來好像不太靠譜,可是如果要是仔細去琢磨琢磨琢磨,好像真有這麼回事啊?我們先看第一種陰謀論,就是說關羽-其實是被諸葛亮給活活陰死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諸葛亮和關羽一項政見不合,這是歷史上是不爭的事實,雖然不能說諸葛亮借東吳之手滅了關羽,但是他見死不救是事實。
諸葛亮
當時關羽被東吳圍困在麥城的時,從時間上講,當時諸葛亮真的發兵增援趕到荊州還是來得及救下關羽的,可是奇怪的是諸葛亮諸葛亮當時一兵未發,就是不去營救關羽,這是為什麼呢?那麼有歷史專家經過分析認為,諸葛亮他並非小說中吹得那樣神機妙算,關羽出奇兵進攻曹魏仗打的漂亮,諸葛亮肯定也沒有想到,關羽竟然能將小說裡的草包歷史上有名的名將曹仁死死困住,還水淹七軍力戰敵軍大將戰鬥進行的是如此順利,換言之-他想象的形勢也是一片大好,根據三國志曹仁傳記載,關羽攻樊漢水暴溢於禁等七軍皆沒禁降羽-曹仁人馬數千人守城-糧食慾盡-救兵不至-仁激勵將士誓以必死將士感之皆無二,此戰可以說一舉重創曹魏,甚至還害得曹魏差點遷都,可是誰能想到,戰局突然急轉而下,一切都功虧一簣了,很快隨著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
呂蒙
鎮守後方的糜芳付世仁因常年受關羽無端指責羞辱外加呂蒙的懷柔政策所欺騙,竟然主動地獻出重鎮江陵城。關羽南下麥城時關羽手下計程車兵為著家屬安全的原因著想全部逃離關羽投靠呂蒙導致關羽大勢已去,這些都是凡人諸葛亮始料未及的,那如果換位思考一下,荊州已經丟了敗局註定再也無法挽回了,諸葛亮經過縝密的思考是最終決定,只能對不起關羽了,因為你是荊州軍的最高統帥,丟了荊州你就應該負責任。我實在沒有必要為一個敗軍之將,而從蜀地勞師遠征。再說此時蜀地也不太平,兵力緊張,切不可因小失大。就是出於這樣的思考,諸葛亮決定一兵不發,可是這心裡這麼想-表面還不能讓人看出來,表面工作還得做到位,諸葛亮看似火急火燎的派出了大將廖化,其實也只是派出了廖化去求救於附近的劉峰和孟達。
可是這二人平日就被關羽欺負的夠嗆,關係惡劣,任廖化怎麼樣求救可是這倆人是勞神碌碌,就是賴著不出兵救援是隔岸觀火,於是關羽在沒有等到援軍的情況下,徹底完了,就是說,關羽之死-諸葛亮是絕對脫不了關係的。
還有另一種陰謀論-害死關羽的正是他的結拜好兄弟劉備,其實從史料上看,因為關羽平日囂張跋扈,他和劉備的關係搞得並不好,劉備對他也是相當的不放心,你別看他們歷史上是沒有桃園三結義過,但是當時創業之初確實劉備和關羽張飛關係不錯,同吃同睡,可那是剛事業起步的時候,眼下關羽手握重兵,我蜀漢大部分的土地都是你老兄打的功高震主。
劉備能不擔心嗎?那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他專門派自己的小舅子-親戚倪芳和關羽一起鎮守荊州就可以看得出來劉備這麼安排就是為了監視關羽。劉備不出兵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那就是公元219年春天,黃忠在定軍山斬了曹操大將夏侯淵取得了關鍵戰役的勝利,但是要知道蜀漢是慘勝,也是元氣大傷,而關羽敗走麥城就是在同一年的11月你要抽調精兵,跋山涉水,勞途遠征。所以劉備和諸葛亮想的應該是差不多的,萬一主力栽了,那留守成都的諸葛亮無兵將可用,那蜀漢豈不危在旦夕。
那麼另外還有一個細節讓人覺得非常的可疑,在小說中,當劉備聽說關羽戰死的訊息後,是大叫一聲,昏厥於地,但其實是羅貫中虛構出來的,在正史當中並沒有關羽死後,劉備哭關羽的任何記載,相反龐統死了以後有記載勇說:先主痛惜,言則流涕,這個反差相比較就太強烈了,那是你的結拜兄弟死了,你怎麼能夠如此堅強呢?這還是生死與共的好兄弟該有的樣子嗎?更奇怪的是關羽死後,作為烈士,劉備應該對他進行追封,給他諡號,可是劉備並沒有這樣做。
而是在多年後的後主劉禪。才追封關羽為壯繆侯的,這難道是劉備的刻意疏忽嗎?甚至我目前聽到一個更加暗黑的說法,說劉備雖然和關羽結拜為兄弟,但是劉備始終對關羽心存芥蒂,為啥呢?因為一切都源於關羽,他太過忠誠,本來劉備人家是想黃袍加身,他就是個大軍閥嘛,但就是因為關羽反對而遲遲不能登基為帝,關羽當初之所以和劉備結為兄弟,就是劉備當時想中興漢室,故而劉備的覺著,如果我貿然稱帝,那麼手握重兵的關羽很可能會認為他和姦臣曹操是一樣的,若是由此引起鎮守荊州的關羽不滿,佔據著這麼重要的位置,手握精兵,他萬一要是出走投誠或者是反水。
所以劉備和諸葛亮商量。想透過他人之手來除掉關羽,倆人是一拍即合,所以呢,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劉備和諸葛亮都未發一兵。其實都是這兩人的大陰謀,後來關羽死了,劉備腦袋一熱就拿著關羽的死做理由,攻打東吳自以為自個可以佔據天時地利與人和,只不過沒有想到夷陵之戰敗的那麼慘,所以他當時重兵伐吳不是為了報仇,而是真想幹掉東吳。用關羽之死做幌子,其實這樣的陰謀論非常非常多了,但今天聽我這麼一講,真正歷史上的關羽之死似乎真的和諸葛亮和劉備脫不了干係,說是有政治權力鬥爭的陰謀,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