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東漢末年分三國,分別是魏、蜀、吳,也許是受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都以為蜀國是三分天下中最強悍的那一個,不僅有“一代明君”劉備、“神機軍師”諸葛亮,還有令人聞風喪膽的“五虎上將”,但其實不然,不論是從領土面積還是軍民數量來說蜀國都是最弱的那一個,另外從領導人的出身來看劉備也無疑是最低的那個。曹魏創始人曹操(雖然曹魏正式建國是由曹丕完成,但是底子都是曹操打的)是西漢名相曹參之後,他的父親曹嵩曾任東漢太尉,東吳孫權之父孫堅是著名的江東猛虎,其兄孫策也是割據江東的一代諸侯,反觀蜀漢的劉備,不過是販履織蓆之徒爾,也許有人會說劉備是漢朝宗室,事實也確實如此,史載劉備是漢景帝玄孫、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不過隨著漢朝皇室子孫的綿延,劉備跟東漢正統皇室不知已隔了多少層關係,雖然有著漢室宗親之名,但跟普通百姓其實也沒多大區別。

劉備

因此整體上來說劉備的經歷是十分勵志的,從一個原本毫無軍事基礎的漢室宗親一步步成為三分天下的一方諸侯,這除了與他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優良品德有關之外,也少不了他人的鼎力支援,比如著名的五虎上將,再比如那些為他出謀劃策的謀士們。

諸葛亮

諸葛亮,是跟劉備關聯最為深刻的一位謀士,他字孔明、號臥龍,出生於琅琊望族諸葛氏,八歲喪父後便一直跟隨叔父諸葛玄,諸葛玄死後諸葛亮隱居於隆中,常以樂毅、管仲自比。建安六年(201年)劉備為曹操所敗,在司馬徽和徐庶的推薦下前往拜訪諸葛亮,去了多次之後才得以相見,並做了一番深入的交談,這邊是歷史上著名的“三顧茅廬”和“隆中對”,於是諸葛亮出山成為了劉備的幕僚。先是在聯合東吳在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後又輔助劉備佔領了荊州和益州,奪取漢中,為蜀漢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三顧茅廬

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章武三年遭遇夷陵之敗後劉備病逝於白帝城,並託孤於諸葛亮,劉禪即位後封其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大小政事皆由其辦理。主政期間諸葛亮聯合東吳、改善與西南各族的關係,軍事上實行屯田制加強戰備,並先後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最終於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死後被追諡為忠武侯,葬在漢中定軍山。

龐統

龐統,字士元,號鳳雛,與諸葛亮齊名,曾任周瑜功曹,後投奔劉備,成為其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軍師中郎將,曾獻計徵蜀,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圍攻雒城,龐統在率軍攻城時被飛箭射中,不幸去世,死後劉備追賜為關內侯,諡號為靖,葬於落鳳坡。

徐庶

徐庶,本名徐福,字元直,穎川人,出身寒門,初平二年(191年)因董卓作亂,徐庶南避荊州,並結識了諸葛亮,成為至交好友,建安六年(201年)劉備被曹操擊敗南下依附劉表,徐庶以劉備為漢室宗親前往依附,也正是在他的推薦下劉備前往拜訪諸葛亮。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軍南下,徐庶帶領家眷與劉備一起逃亡,到了當陽長坂坡是其母被曹操所俘,為了保全母親徐庶辭別劉備前往曹營,成為孝子的典範。到了魏文帝曹丕時徐庶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幾年後病死。

法正

法正,字孝直,扶風人,名士法真之孫,善於奇謀,被陳壽稱讚為可比曹操帳下的程昱和郭嘉,早期與孟達依附於劉璋,但不受重用,建安十三年(208年)在張松的推薦下法正被派往出使劉備,決定暗中奉劉備為主,建安十七年(212年)劉備在法正等人的協助下佔據了益州,並封法正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進取漢中,法正獻計陣斬了魏軍大將夏侯淵,並大敗魏軍,使劉備佔據了漢中之戰的主動權,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在進位漢中王后法正被封為尚書令、護軍將軍,次年法正去世,被追諡為翼侯。

關羽

糜竺,字子仲,原為徐州富商,後來被徐州牧陶謙闢為別駕從事,興平二年(194年)陶謙去世後糜竺奉遺命迎劉備入主徐州,並輔佐劉備,此後一直跟隨劉備,並在劉備潦倒時給予了他很大的幫助,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入主益州之後封糜竺為安漢將軍,地位在軍事將軍諸葛亮之上,位列眾臣之首,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東吳呂蒙襲取荊州,時任南郡太守的糜芳(糜竺之弟)獻城投降,關羽因此兵敗身亡,糜竺自縛請罪,雖然劉備沒有怪罪他並待遇如初,但糜竺最終還是因糜芳的背叛而慚恨不已,不久病死。

21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司馬遷《史記》:為什麼要以公元前722年為春秋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