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昂溪區是齊齊哈爾市的南大門,距中心城區18公里,是齊齊哈爾市的衛星城區。昂昂溪是蒙古語“狩獵場”之意。境內居住著漢、滿、回、北韓、蒙古、達斡爾等16個民族,人口10萬。全區幅員面積753平方公里,是齊齊哈爾市所轄7區中面積第二大區;歷史悠久,交通便利,素有“魚肥水美乳飄香,歷史文化四海揚”之美譽。
古文化淵遠流長。昂昂溪擁有7500年的歷史,1930年秋中國近代著名國學大師梁啟超先生的次子、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及考古學的奠基人之一樑思永先生,在得知中東鐵路俄籍僱員路卡什金在昂昂溪附近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後,於當年9月19日從北平出發,與助手一起前往調查發掘昂昂溪遺址。樑思永一行是考古學者首次進入黑龍江地區,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創造性地把地層學應用於昂昂溪遺址發掘工作中,為中國田野考古工作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之後,樑思永先生經細緻研究,於1932年發表了5萬字的大型考古發掘報告《昂昂溪史前遺址》,從而揭開了嫩江流域史前文化研究的序幕,引起中外考古學家、史學家的廣泛關注,並把以樑思永先生在昂昂溪發掘的墓葬為代表的文化稱為“昂昂溪文化”,確定了昂昂溪文化在中國乃至世界古代史研究上的重要地位。昂昂溪遺址現已成為中國北方草原漁獵文化、細石器文化的突出代表,1988年國務院公佈昂昂溪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讚譽為“北方的半坡氏族村落”,昂昂溪文化被寫入《中國通史》和《世界通史》,並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異國文化風情濃郁。近代以來,沙皇俄國一直把吞併中國東北地區作為既定國策,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即醞釀建設一條穿過中國東北地區的鐵路,把遠東重鎮海參崴與其國境內的西伯利亞鐵路東段連線在一起。1896年,清政府與沙俄簽訂《中俄禦敵互相援助條約》,允許俄國修築東清鐵路。1903年7月14日,東清鐵路全線通車,並開始正式營業,1920年改稱中東鐵路。昂昂溪站和哈爾濱站是中東鐵路上同時期建設的,當時都是一個村子,後來哈爾濱因地處中段,人口集聚,逐漸發展起來。昂昂溪站1902年建成時,稱為齊齊哈爾站,定為二等站,1924年齊齊哈爾鐵路通車後才改稱昂昂溪站。就是因為中東鐵路的修建,才積累了昂昂溪區濃郁的異域文化,當時俄國人在昂昂溪道北羅西亞大街建設了大量珍貴的俄式建築群落,主要有火車站、俱樂部、教堂、跑馬場、醫院以及108棟俄式民居,分佈在羅西亞大街兩側錯落有致、風格獨特,居住在此的俄國人多達4000人,現在還有後裔50多人,這些都見證了昂昂溪近代史的滄桑和與西方文明的交融。
齊齊哈爾市新聞傳媒中心編輯綜合整理自昂昂溪區人民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