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本期“誦家書,憶初心”由區文聯幹部趙倩為大家誦讀楊開慧寫給堂弟楊開明的書信《說到死,我並不懼怕》。楊開慧是革命者更是三個年幼孩子的母親,在革命戰爭的艱苦歲月裡,她有恐懼有抉擇更有大義。面臨白色恐怖的威脅,她視死如歸,盡訴母愛柔情和一腔革命熱血於書信筆墨之間!

楊開慧和兒子毛岸英(右)、毛岸青

1920年冬,楊開慧和毛澤東結婚,大革命失敗後,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開展井岡山根據地革命鬥爭,楊開慧帶著三個孩子在家鄉堅持革命,參與組織和領導了長沙、平江等地武裝鬥爭,發展黨的組織。1930年10月,楊開慧被捕,她拒絕並堅決反對宣告與毛澤東脫離關係,11月14日,於瀏陽門外識字嶺英勇就義,年僅29歲。她犧牲前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死不足惜,惟願潤之革命早日成功。得知楊開慧犧牲的訊息,正在江西指揮紅軍反“圍剿”的毛澤東寄信給楊家,寫下了“開慧之死,百身莫贖”。寫這封信時,楊開慧已經一年多沒有丈夫毛澤東的音訊了。1929年以後,楊開慧在報紙上看到朱德妻子被殺後被掛頭示眾的訊息,既震驚又憤怒。她對自己的前景很是憂慮,總覺得死亡如影隨形。她把與毛澤東聯絡上的唯一希望寄託在堂弟楊開明身上,1929年3月,帶著對丈夫的掛念,帶著對孩子的不捨,她提筆寫下了這封“遺囑樣的信”。信裡,年輕的楊開慧將自己與丈夫在分開後的思念、絕望和希望中的堅持用文字一一斟出,如泣如訴,催人淚下。既對死亡等閒待之,又訴說了對親人的無盡思念。這是一封沒有寄出的家書,是一位偉大的女性用生命譜成的心曲。一腔志士血,萬般慈母情。對死亡的這份超脫,遠遠超出了一般女子的心態和作為,體現出的是革命志士的堅定和勇敢。如此視死如歸的慷慨悲歌,足以傲視人間千難萬苦。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古代四大丑男:包拯太黑,劉墉背駝,排名第一的他竟是因為太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