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戰國末期韓國公子,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後世稱“韓非子”。身上這麼多標籤的他,在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活得並不輕鬆。在那個紛亂的虎狼時代,文人墨客除了能文這項技能,還要善於運用帝王之術。
韓非天生有點口吃,並不善言辭,在那個巧舌如簧的時代,這是他生存的一大缺陷。但還是那句話,上帝為你關上了一道門,必然會為你開啟一扇窗。韓非有天賦,並師從當時知名大家荀子,將他口吃的弊端付諸於行雲流水的筆端,寫出了《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等十餘萬言的著作,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他的法治思想,抒發了他不容於時的憂憤。
戰國七雄中的韓國是最弱小的國家,身為韓國公子的他,目睹了國勢的日趨衰弱,曾多次向韓王上書進諫,但均被韓王置若罔聞,這是他的憂憤。不過幸運的是,他的著作倒是名揚天下,特別是流傳到愛才惜才的秦國,受到了秦始皇的青睞。嬴政曾發出“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的感嘆,但悲催的是,他本人也死於那個愛才惜才備受秦王青睞的強秦之國,這真是一個難解的生死悖論。
韓非之死,一個天才的隕落,誰該為此承擔責任,戰國時代?秦始皇 ?李斯還是姚賈?更或者說是他自己?幾者相比,秦國佔了主要部分,畢竟他是死於秦國,前述三人的責任無論如何無法推脫。
那麼,秦國為何一定要治韓非於死地?這又是一場秦韓之間的博弈。
說起來,韓非與李斯,都是荀子的得間門生,但二者各為其主,其品行又大相徑庭,兩強同時出現在視人才為上賓的秦國,而秦國遲早是要滅掉韓國的,這中間牽扯的利益太多。但很顯然,孤身於秦國的韓非,於公於私都處於弱小的地位,於是,博弈的結果便是以韓非身死的代價,平息一場在秦國發生的無謂紛爭。
公元前233年,韓非入秦。他之所以要入秦,原因在於秦國向韓國動手了,意在吞併韓國。韓王這時想起了韓非,與他商議如何對付秦國這波猛攻,更何況主攻手是韓非昔日的老同學李斯。在這樣的背景下,韓非出使秦國。
韓非出使秦國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儲存韓國。這一點秦王和李斯都明白,韓非與韓王是同族,愛韓不愛秦,這是人之常情,但麻煩的是,韓非保韓,被捲入了秦國的一場通天大計,即一統六國。
韓非之死和秦國的這個通天大計有何關係呢?可以說關係重大,因為秦國先滅誰,不只是一個順序問題,還有立場問題。
秦國立國之後,經過三十多代國君的努力,逐漸崛起,到秦王政時,秦國的勢力已如日中天。此時的秦國要一統天下,考慮的問題是,如何統一?何時啟動?先打誰?
秦王被這些問題困擾時,韓非來了,一舉解決了秦國的困惑。甩脫呂不韋的李斯最先向秦王獻計獻策,在時間問題上,他主張立即發動,“得時無怠”,得到機會就該充分利用機會,於人於國,機遇都是重中之重。
李斯認為,此時的秦國已經到了收官的時候了,如果錯過這個黃金時段,讓六國回過神來,再來一波合縱抗秦,即使你有“黃帝之賢,不能並也”。
在這一點上,嬴政與李斯不約而同地站在同一戰線上,也因於此,李斯被升任了長史,秦國也確定了統一戰爭的時間,就是現在。
但是,秦統一六國不可能一下子將六國同時全殲,總得一個一個攻打吧,那麼先打誰呢?李斯又獻策了,說先滅韓。當時的韓國在六國之中最小最弱,離秦國又最近,攻打韓國可以說是歷史必然。
這就是韓非所不願意的事兒,他入秦的目的就是說服秦王滅趙存韓,並提出了三點理由:
其一,他說韓國對於秦國而言,就和秦國的一個郡縣差不多,完全就是看秦國臉色存在的。你秦國去打哪個國家,我都出兵跟隨,最後你秦國獲利,而韓國得到的是各諸侯的怨氣,這你還不放心?
其二,韓非主張先滅趙,因為趙國實力強,一直在不斷擴充軍隊,而且還糾集了大批合縱之士向秦國發難,因此說趙國才是你秦國的死敵。如果你先把我韓國滅了,就成了天下笑話,這等於滅了自己的內臣,而放走了外賊。天下的人也不會再以秦國馬首是瞻,轉而更看重趙國。
其三,韓非也說了韓國的優勢,別看韓國弱小,但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韓國,在四面是敵的境遇中也存活了下來,由於地處中原,韓國被魏國、齊國、楚國和秦國包圍。所以,秦國也不能小看它。如果秦國攻打韓國,那麼韓魏肯定會結盟。韓魏結盟,則有助於趙國,趙齊又盟友,到那時,你再想打趙國,那就難了。
三點說畢,韓非不僅主張滅趙,而且還給出了滅趙的策略。由秦派使臣到楚國去賄賂楚國重臣,說趙國的壞話,穩住楚國。再送人質到魏國,穩住魏國。之後,由秦率領韓國一起攻打趙國,到時即使趙齊合盟,也不足為懼。等滅了趙齊兩國,發一封書信就可以搞定韓國。這樣一來,秦國只要一次軍事行動,就可以殲滅趙齊兩國,收復韓國,關鍵見此情形,楚、魏兩國也一定會前來投降。這豈不是天大的好事!
韓非提出的建議的確讓秦王政心動了,條條都是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考慮,誘惑力太大了。就在秦王猶豫之際,李斯第一個跳出來反對。他說,韓國是秦國的心頭之患,距離最近,一旦秦國舉全國之力去攻打趙齊兩國,沒有人能保證韓國不會趁虛而入。他還拿出當年秦穆公兵敗崤山的慘狀來當參考,秦穆公當時未聽主政大夫蹇叔勸諫,遠襲鄭國,結果大敗,在歸途中又遭遇了晉國的背叛,晉軍將秦軍全殲。這場戰爭對於秦國子孫而言,的確是一次血的教訓。
這樣一來,李斯主張滅韓,韓非主張滅趙,這兩種戰略在秦王的心中掀起了波瀾。到底如何開啟他的統一大業,究竟先打誰才是最明智的選擇,他陷入了沉思。
李斯還是坐不住了,他又向秦王獻策,說能用錢擺平的就不必動武了。他主張派使臣到六國遊說收買那些重臣,如果有人不收錢,那就把他暗殺了,然後再派兵去剿滅它。這樣,李斯的主張又多了一重砝碼,除了軍事,還有賄賂手段,雙管齊下。
在秦王政的從政生涯中,也曾見識過金錢的威力。當年四國趙楚韓魏對秦國發動了聯合軍事行動,為此秦王召開了議事大會,有個叫姚賈的人提出,只要給他足夠的錢,他就能把這四國擺平。秦王政信了,三年後,果然姚賈將四國擺平了,返回後,官至上卿。
所以,李斯的這條“良計”很合秦王的胃口,但是卻激起了韓非的憤怒。他在秦王面前指出姚賈的三條罪狀:
其一,說他打著金錢外交的旗號,不見成效,反而中飽私囊,這就是十足的貪汙公款。
其二,姚賈狐假虎威,藉著秦王的權勢,私交諸侯,這分明就是假公濟私嘛。
其三,姚賈這個人出身不好,魏國守門人的孩子,而且在魏國還犯過事兒。到過趙國,又被驅逐出境,這足以說明這個人的人品有問題。
秦王聽了韓非的意見,把姚賈提來質問。姚賈都承認了,但秦王卻無可反駁。他說歷來聽信讒言殺害良臣,這樣的人手下不會有忠臣。但凡歷史上建功立業者,如果都以出身論處,那麼就不會有姜太公,管仲、百里奚這樣的人了,他們哪一個出身於高貴家族?但他們都輔佐國君成就了霸業。
秦王聽了趙政的話,覺得也有道理,於是也就不追究姚賈的責任了。但是卻激起了姚賈的憤怒,從此,韓非上了他的黑名單。
這樣一對比,在秦國的地盤上,韓非就有了三個對手,即秦王、李斯和姚賈,關鍵絲毫不佔優勢。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這樣記載:
李斯、姚賈害之,毀之曰:“韓非,韓之諸公子也。今天欲並諸侯,非終為韓而不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歸之,此自遺患也,不如以過法誅之。”秦王以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遣非藥,使自殺。韓非欲自陳,不得見。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從上述記載可以看出,要治韓非於死地的是李斯和姚賈,他們認為,身為韓國公子的韓非不會那麼好心的幫助秦國,這是天性所致。如果秦國不用這個人,也不能放虎歸山,秦王聽了,將其投至大獄。隨後,李斯便給昔日的老同學送去了毒藥,要求其自殺。就這樣,一代天才韓非落幕。
韓非之死,受於秦王政的默許,儘管他後來後悔了,但為時已晚。有著與李斯政見的強烈衝突,還有著與姚賈的私仇,更受之於時代的紊亂。他的死讓秦王的理清了統一六國的順序,鎖定了第一個目標:韓國,其策略是武力與金錢雙管齊下。
韓非死了,但他對韓國的忠誠可見日月。他的主張雖然條條從秦國的立場出發,但最終要保得是韓國。當李斯提出金錢外交時,他極力反對,因為他深知,一旦將金錢用在秦統一六國的大計上,其威力是巨大的。事實也證明,秦國使用金錢外交,楚齊趙都出現了奸臣陷害忠良的事件,最終這些國家也走上了亡國之路。
在國難當頭時,他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與人才濟濟的強秦搏殺一番,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儘管有點自不量力,失敗了,但他的行為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內在的人格力量,一種人性之美,而這正是強大的秦國所缺乏的。
不可否認,秦國一統天下是歷史的壯舉,但秦朝神速的滅亡,也不是一個趙高就可以承擔得起的。如果一個國家只剩下嚴以律民的法治,失去最基本的人文關懷,秦亡就是一個歷史教訓。沒有人文精神的秦國,滅亡不是很正常嗎?